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快,计算机网络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无疑成为了人们信息沟通的一种工具。本文就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发现计算机技术促进了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对该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机械制造;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推动着各行各业发生着变化。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新兴工业和支柱性产业之一,通过对计算机技术有效地运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流程完全自动化的同时,也保证了质量,节省了人力。下面对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进行分析。
1.我国机械制造领域现存问题概述
对于机械制造业而言,机械生产设备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因为机械设备的自如运用是完成生产制造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发现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现存的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计算机技术对于机械制造业的重要作用。
1.1机械设备的合理配备问题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只有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配备,即与生产产品的设备功能相一致,才能达到生产的理想状态。然而,我国当前的机械制造业的企业机械设备进行合理配备方面还比较欠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企业选择机械设备时造成的,企业人员选择设备时对设备本身了解的不够全面。第二点是由设备本身造成的,比如设备本身在设计时存在这方面的不足。
1.2产品和机械设备创新问题
无论是对产品的创新,还是机械设备的创新,都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创新意识。设备能不能及时的更新,或多或少的也影响着能不能生产出更高质量更能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对于改进生产设备和创新产品方面,我国的机械制造型企业还有待提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资金等问题,由于未能及时创新设备,导致企业生产技术不断老化,从而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1.3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维修问题
企业普遍存在注重设备的使用,而忽略设备的维护和维修问题。一些企业从短期利益出发,不考虑长远利益,不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精心维护,使得设备的损耗严重,从而大大降低设备的使用年限。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不能做到位,不能对潜在故障和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察觉,并进行相应措施,长久下去可能导致设备的突然瘫痪而不能补救,从而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机械设备中,常常是某些被我们忽略的小细节导致了大的灾难。此外,机械设备可能本身的设计也存在问题,比如设计时并没有考虑维修的可行性和方便性,这使得在后期的使用中维修起来比较困难,不易操作等。
2.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回顾与应用现状分析
结合以上机械制造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析。
2.1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回顾
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产品设计和研发阶段得到广泛应用
在机械制造业中,计算机辅助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制图和仿真模拟等技术。CAD技术已经得到基本普及,CAD制图软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制图的正确率,也缩短了制图时间,从而提高了制图效率。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具体体现为用虚拟实验来解决和分析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2)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得到广泛运用
以计算机和软件为依托生产的数控机床,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老式机床。无论是在工作效率还是精确度方面,数控机床都比老式机床要好很多,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体现了更高的价值。数控机床编码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控机床编码主要分为两种,即手动编码和自动编码。故名思议,手动编码即为人工进行编码。自动编码即为设备自行完成编码。对于复杂的零件,需要结合计算机并编写标准的数控语言来进行自动编码。
(3)ERP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
20实际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在MRP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企业资源计划,即ERP。而ERP应用到机械制造行业,使得机械制造行业的管理进入了系统管理模式。对企业生产的批次中不同零件的数量都能有所记录,并能据此进行跟踪分析,为决策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及时采取措施。
2.2计算机技术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现状分析
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使得机械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技术对机械制造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使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计算机辅助软件的使用,如CAD,使得产品的前期开发速度加快。这相比于人工画图而言,设计和开发的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了设计研发效率。机械制造行业生产流程的完全自动化,不仅使产品质量相对于以前得到了提高,也节约了人力资源,从而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2)使得机械制造业的设备维修成本降低
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对于设备能够高效的维修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机械制造行业的设备维修也变得先进高效。根据需要维修的不同情况和设备损坏程度,制定出相应的维修方案和策略。计算机技术保证了高效维修的有效性,也相对降低了机械设备的维修成本。
(3)使得机械制造行业的管理信息化
由于其零配件的复杂性,决定了机械制造行业最显著的特点是零散性,这就要求每个企业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能够有足够的掌控能力。ERP是把与企业管理相关的人员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库存管理都进行系统整合。ERP使得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有了更全面更快速地了解,这样管理人员就能快速地掌握到需要的信息,从而避免了信息延迟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一旦出现问题,管理人员能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地采取措施,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
3.总结
总之,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使该行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推动了机械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对机械制造的创新水平,生产效率的提升,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制造行业的融合程度和企业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期望。因此,也要求计算机技术能够更深入的应用到机械制造领域。
参考文献:
[1] 何振球.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中国机械,2013,(7):52-53
[2] 杜宏.浅谈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3,(8):63-64
[3] 陈亮化.浅谈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运用[J].2012,(4):33-34
相关热词搜索: 计算机技术 机械制造 领域 分析下一篇: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