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强化基础选型优化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法探讨

| 浏览次数:

摘 要:在现代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选型是一项最为基本性的工作,只有确保基础选型科学,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为提高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水平,我们需要将基础选型作为重点。本文论述了基础选型的基本要求,结合某工程方案,论述了基础选型的具体方法与对策,希望为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基础选型;优化

在当前人们日益注重审美和生活质量的今天,在房屋建筑方面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所以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只有注重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化,注重房屋结构改进,提升房屋建筑的结构美,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而基础设计又是整个结构设计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以及质量,对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基础选型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地优化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

一、房屋建筑的基础选型要点分析

(一)基本要求

因为基础设计在整个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进行建筑基础设计时,必须确保其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一是基础可以承受正常施工与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作用;二是具有较强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足够;三是一旦出现火灾,需要在规定时间中具有足够承载力;四是在发生偶然事件和事故时,其结构能确保整体的稳固性,不得发生结构连续坍塌的情况[1]。因此我们在基础基础设计中,必须考虑以下问题:一是基础由于需要长期受到荷载作用,避免由于基础变形导致承重结构发生破坏的情况;二是即便处于最不利的荷载作用时,基础也不会发生失稳的情况;三是确保其耐久性能足够。

(二)选型设计要点

在进行建筑基础选型时,必须对其选型与设计要点进行明确,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其设计水平的提升。但是现代房屋建筑的基础类型较多,以下笔者列举几种常见的基础类型,就其选型与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1、独立基础

此类基础为房屋基础选型中常见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独立基础的造价低,而且适应性强,尤其是具有较为突出的抗震性能。所以在进行实际设计时,应将基础土的特点作为其基础,避免和减少由于基础压缩而带来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一般而言,常见的独立基础的设计形式主要有阶形、杯形、坡形等不同的基础组合方式[2]。

2、桩基础

桩基础简称桩基,桩基自身有着十分强大的承载力,因此其主要是在较硬图层中使用,在桩基实际设计过程中,若房屋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就需要在基础中设置布从而有效的调整樁基础的支撑力。

3、箱型基础、筏型基础

这两类基础主要是在高层建筑中国采用,以及在基础土层承载力不均的情况下使用,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能有效的降低整体弯曲力,并把上部结构和基础作为一个整体,采取共同作业分析法来强化对其的设计。

4、桩箱基础

这类基础是将桩基与箱型基础进行综合应用。这主要是为了提升抗弯刚度的同时,还能有效的降低沉降量,所以在软基中应用较为广泛。在进行桩箱基础设计时,其核心就在于如何选择布桩的方式,由于基础的土层性质的差异较大,若采取满堂布桩的方式,将会导致桩体的桩顶的反力形成较大差异,加上桩体受力不均,因此为确保基础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就需要将地板厚度增加[3]。

(三)强化基础选型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基础选型效果将直接影响整个房建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所以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对基础选型的必要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一是强化基础选型工作的开展,能更好地稳固整个工程的基础,从而为基础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基础选型工作的实施,对于确保房建工程的项目的建设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后续房建工程的安全运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切实强化工程质量处理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工程质量效益的最优化。因为基础的强度达不到承载力的要求。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的差异较大,有的是冻土地,有的是软土地,有的是盐碱地。不同的地区的气候不同,其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情况也不尽相同[4]。有的地方容易出现塌陷、滑坡、泥石流。这些情况都对基础选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基础沉降问题进行处置。针对一些软基的房屋,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硬化处置措施,就容易使基础出现非均匀地沉降。一旦基础出现沉降或开裂等问题,就可能影响房屋结构的安全与稳定,从而给房屋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出现基础非均匀沉降、开裂或塌陷等问题,需要付出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严重的情况下,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二、案例分析

(一)工程概况

某房屋工程项目A1标段位于A市小河西侧,地块基本呈倒三角形,北临荷宴路,西临白沙湾路,东南面紧靠圭河路。地块基本平整,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本项目中建筑均为房屋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按车库及储藏室设计,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防水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五十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是二级,地基基础的设计是丙级。

(二)具体方案选择

从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选择基础形式时,因为其直接影响施工的难易性和工程的进度。因为本房屋工程的高度只有24m,所以在基础之上的建筑物荷载相对较小,但是也不难看出,其场地中的土层分布不均匀,土层的厚度有着较大的变化,而且承载性能较差,因此不适合将其作为基础持力层。中风化白云质灰岩因有着很高的承载力,所以可以将其作为基础持力层,属于该场地中较好的天然地基,然而由于岩溶地区的基础岩石硬度较高,所以在开挖时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在进行多方综合设计和论证的基础上,在本工程中确定的地基基础方案如下:首先,将中风化白云质灰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工程拟采取独立基础与部分桩基相结合的方式。因为岩溶地区与一般地区的地貌有着较大的区别和变化,地表下的溶洞与溶隙以及暗河的地理结构又十分复杂,地勘资料又难以将地下情况全面体现出来,所以针对性这样的情况,需要对每根桩进行探孔处理,这样才能提升桩底的持力层的质量。其次,在人工挖孔桩终孔时,需要对桩端持力层进行检验,且对桩底下的三倍桩径和五米范围内是否存在不良地质的情况进行调研和检查,当桩身砼浇筑之后,还要检查工程桩桩身的完整性,但是因为地基较为复杂,溶洞中需要采取一柱一桩的方式,对桩身的完整性进行检验,按照最大单柱荷载3200kn/柱的标准,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确定。最后,基底标高方面,中风化岩石面的下300mm,且在室外地坪的600之下,因此,每根柱子的标高势必不同,首层作为建筑地面,没有设置框架梁,而在首层之上的4.2m处,则需要设置框架梁,并且严防弯矩给基础带来不利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促进结构设计水平的提升,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基础选型工作的开展,并在基础选型中,切实加强对现场实际情况的调研,针对性的进行基础类型的选择,并强化对其的设计和优化,才能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立芳.浅谈桩基础的选型[J].林业科技情报,2018,50(03):116-117+120.

[2]吴永银.地下空间基础选型分析[J].交通世界,2018(22):106-107+113.

[3]黄梓良.特定地质条件下某项目基础选型分析[J].居舍,2018(21):211-212.

[4]程志辉,刘少浪.某大型综合建筑裙楼及地下室基础设计优化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8,25(05):65-67.

相关热词搜索: 选型 结构设计 房屋建筑 强化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