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地质工程勘查问题研究

| 浏览次数:

【摘 要】工程地质勘查是为了研究影响建筑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调查工作。勘察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岩土的力学性质、一些天然的地质现象等。根据工程需要及建筑物的地质环境作出科学的分析,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性能。地质勘查任务主要包括对地貌、水文、气象、地震记录及已有的勘查报告等资料进行的分析,对工程地质的调查和测绘,对相关因素进行试验测试,并整理资料编写地质勘查报告。为提高工程勘查质量,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还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的影响,为以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关键词】工程勘察;地质勘查;问题

1.地质勘查的目和要求

地质勘查主要是为了选择好合适的地理位置,适宜的土层分布和土质疏松程度是工程勘察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地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危,因此,勘查工作的准确性是最关键的环节,勘察资料作为建筑的依据,能确保全面的对地质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为建筑出合理的地基,做了充足的准备。

勘察的要求:地质工程勘察前应先进行初步勘察,对场地内拟建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对拟建建构筑物工程重要性和安全等级进行评价,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提供详细的岩土勘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对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以及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作出具体的分析。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各项工程地质勘查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对于深基坑开挖的建构筑物应提供基坑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

2.地质勘查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2.1岩土勘查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1详勘阶段资料收集不充分

大家都知道,岩土勘查工程主要是为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地基工程和施工设计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而有些勘察人员在施工现场走过程,不认真收集基本资料,如地质状况、结构特征、荷载分布、地面整平标高和对变形的要求,这样作出的勘查报告不准确,以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2.1.2勘察工作量的布置不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

(1)勘查工作中对勘察点的布置不按规定的要求随意布置,也不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把孔规定在允许范围外,勘察深度也没不从基础地面算起,使勘探孔不满足最小孔深要求,对地层划分精度不够,造成无法摸清河道、沟渠对工程的不利埋藏物和加层的分布范围。(2)对高层建筑的裙房和有地下室的建筑场地没有考虑抗浮设计要求,对高层场地勘查对基坑支护考虑很少,不能结合地基条件扩大勘查范围。

2.1.3岩土勘查报告中存在问题

(1)由于上述外场勘查作业中存在严重问题,从而导致室内各项测试指标的统计不精确,统计项目不全,造成难以分析和判断各项指标的离散程度和可靠性。(2)勘察报告中的地基评价与结论针对性不强。有的只提供基础性设计参数,对定量评价很少。当施工场地发生地质条件变化时不对具体位置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而是对整个施工场地提供笼统的建议。对报告结论中的变形验算不能准确提供固结压缩曲线满足设计计算荷载的要求。对于报告中的各项设计参数不是经过多手段综合分析的结果,而是提供的经验值,大多都偏低,对于剖面图中的地层也过于繁琐。(3)在勘察报告中的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中,如果确定勘探点与建筑位置不采用坐标,则图中应有地形、建筑物等作为参照物,可是有些报告中这两点都没有。在岩土勘查报告中应该对基础设计参数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根据施工场地地质条件,结合上部结构荷载特征和基础持力层的性质、埋藏深度,对基础方案进行深入分析。

原因分析如下。(1)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中有对勘查费用收取的明确规定,但是大多建设单位不能正确认识到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只是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率,不能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再加之经济市场中竞争激烈,相互压价,没有明确的执行国家收费标准,从而导致勘查工作粗糙,难以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2)很多勘察员专业水平过低,没有进行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其技术水平还不能达到勘察员技术的要求,从而导致施工现场各项工作出现大量不规范的要求,再加上自己不能自觉加强自身的学习与修养,导致勘查工作出现不规范的行为。(3)一些勘查单位只停留在岩土勘察工程管理模式上,其勘查工程质量不能保证,再加上内部检察、监督制度执行不严格,导致岩土勘查工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因此,要想提高勘查工作质量,在工作中就应该认真执行,做定期的交流、反馈、更改工作,加强技术人员的勘查学习与培训,掌握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及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保障勘查工作质量,为建筑基础基坑支护工作提供保障。

2.2建筑工程的地基承载力计算问题

建筑工程的地基承载力不是只用一种方法就能够确定的,而是需要以下很多种方法来确定的。根据《规范》的严格规定:静止负荷承载力的测定方法是要通过动静结合的方法进行联合确定的。根据强度计算理论的确定和相似条件的建筑物的建筑和勘测经验确定,经由上述几种方法共同测定得到地基承载力和仔细分析后得到的结果,才能作为地基真正的承载力。在上述的方法中,利用了一般的物理学定量和《规定》中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进行测算。目前的很多质量监管部门只是把现场静物负荷承载实验方法用于条件复杂和土地质量不均匀以及重大工程施工才使用的方法,而不是在一般条件和设备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根据现场静物负荷测量办法来确定地基的支撑力以及其他的具体建筑参数的正确方法有这样几种。首先是强度上的控制法,这种方法是用于硬度较大粘土和沙土以及碎石土之类的土质。相对沉降法是根据沉降的量和承压板的尺寸的比值进行确定的。而对于粘性土则采用上述比值小于等于0.02对应的压力作为地基的承载力,对于粘土的比值就要低于0.01~0.015之间的承载力。根据极限负荷承载的方法,当负载曲线上的比值界线出现后,地基的承载力很快就会达到极限的符合承载水平,用这个数值除以安全系数2和3之间的一个数值作为地基的承载力。而对于密度较大的石块土,则需要用强度控制的方法得到曲线系数,将这个数值作为产生局部性破坏的起始点,这个时候对应的压力就是负荷的压力临界值。而第一个拐点就说明是吃力层的碎石土没有收到足够的压力量而造成的,第二个拐点则使得碎土层完全破碎直至出现连续的滑动面,这种情况是非常难以达到的。相对沉降的控制方法是适用于负载曲线无法出现拐点的松土或者软塑性的粘土上的,而土质的确定是要根据土中的含水率和密度以及其他具体情况来确定的。

3.结语

总之,地质勘查工作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提高勘查质量,在勘查工作中,勘察人员必须带着对工程地质勘查的目的来解决勘察施工中的各种因素,带着最新的勘查方法对工程进行细致的勘查,以更好地为施工做足准备。 [科]

【参考文献】

[1]周汉荣,赵明华主编.土力学地基与基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孔德坊主编.工程岩土学[M].地质出版社,1992.

相关热词搜索: 勘查 地质 工程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