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李书福:汽车狂人的修炼

| 浏览次数:

zoޛ)jivSi޷6m6M9i8:;=iu5}M5ݻM5im=iky总结自己;我只能做实业。

自信的狂

1993年,李书福三十而立,这个狂人又开始有新的想法了。

1993年春节,李书福与一名员工闲聊,在装饰材料市场稳定之后,还可以进军哪些行业,他得到的消息是,国产摩托车的质量不如美国,这里面可能有机会。作为一个摩托车领域的外行,给摩托车厂造配件受到了摩托车大厂厂长的嘲笑,然而这不但没有击倒李书福,反而更坚定了他造摩托车的想法。在整个台州,李书福算是最早下海的一批人之一,从冰箱行业到装潢行业的成功,为他积累了足够的自信心和号召力。

李书福毫不讳言自己造摩托车是先买样车看原理,然后“照葫芦画瓢”造出来,接着再改进。当他注册自己的摩托车公司时,他已经看好了自己要超越的对象——本田。当员工问他公司的注册名称时,他说:日本有本田,我们就叫华田吧。仿制虽然很快让李书福造出摩托车的梦想实现,但是却在许可证的问题上碰壁了。这次,他没有轻易放弃,经历十年商海洗礼的李书福成熟了,他找到并收购了杭州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摩托车厂,用这种方式避开了许可证的障碍,“借鸡下蛋”。很快,推出了四冲程的摩托车,并且在市场上火的不得了。在台州,李书福已是很有声望的企业家,但是台州并不是摩托车企业的群聚地,大部分国有摩托车工业都集中在大城市,李书福要想在台州聚集专业人才相当困难。因此,李书福的摩托车厂,仿制如发动机这样的部件,并在外型上做相当的革新是唯一可取的道路。最终,李书福找到了突破口,率先从台湾引进了踏板式摩托车,根据国内的国情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改小摩托车的功率,成为大陆第一家生产踏板式摩托车的厂家,并大获成功。

转战摩托车领域,李书福不但没有遵照嘲笑者的路线去走,反而走出了自己的路线,成功地打出了自己的市场。然而,这一切并没有让“狂人”李书福前进的步伐停滞。三十出头的李书福心中有了更宏大的梦想。1996年,李书福开始琢磨“造汽车”这件事。那颗早已播下的“造汽车”的种子正式在李

书福心中发芽了。当时,奔驰刚刚推出新车,李书福就买了两辆;后来,他又到一汽,把红旗车的底盘、发动机、变速箱都买回来研究,最后果真“依葫芦画瓢”造出了一辆车。“玻璃钢的,红旗轿车的底盘、发动机,外观跟奔驰E200一模一样。”李书福兴奋地开着这辆车上街兜风,却很快受到警告:没有生产许可证造出来的车是“犯法的”。

在一次饭桌上的聊天中,李书福得知四川德阳监狱下属的一个汽车厂有生产经营权。他急急忙忙赶到德阳,与其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后来改名为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1998年8月8日,吉利生产的第一辆车下线,李书福专门搞了一个“下线仪式”,发出去700多张邀请函。但由于当时这辆车尚未列入国家规定的生产目录,来捧场的只有一位副省长。“我当时真想哭,办了100桌酒席,却没有来宾,这是什么滋味?”李书福在多年后谈起当时的场景时,仍有些心酸。

1999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视察吉利集团,李书福对他说:“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漫长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2001年11月,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吉利豪情登上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名录,吉利集团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自此,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正式闯入汽车生产制造行业。

战略的狂

在吉利汽车创业初期,李书福用廉价轿车打开了国内市场。正如他的“疯狂言论”:“要像卖白菜一样卖汽车”、“让中国的汽车走向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当时的吉利美日和吉利豪情,每辆价格都在3万多元,高档一点的吉利优利欧售价也不过4万元。超低价位引发了同类小轿车的降价风潮,汽车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但享有价格优势的同时,吉利却成为廉价低端的代名词。即便如此,李书福却带领他的吉利汽车掀起了一波一波狂潮,在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与奔驰同台接受碰撞试验;吉利美日载飞车狂人柯受良飞跃布达拉宫;与丰田对簿公堂大秀自主品牌……

在疯狂成长的过程中,李书福萌生了收购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念头。2002年,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不久的李书福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对员工们宣布:“我们要收购世界名牌沃尔沃!”是年,李书福一度谋划着要收购英国罗孚汽车,但因缺乏经验,又“不懂规矩”,最终慢了一步,输给了南京汽车公司。4年后,他又盯上了奔驰汽车的时尚车型Smart,但对方根本看不上吉利集团,一上来就提出了让他难以接受的苛刻条件。两次失败后,李书福终于迎来了机会。2006年,吉利集团赢得英国百年汽车企业锰铜控股公司的垂青,双方合资成立了上海英伦帝华合资公司,在上海生产知名的伦敦黑色面包出租车,实现了“英国品牌中国造”。在一步一步壮大的过程中,吉利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赢得了市场,同时也在出口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2007年,吉利开始实施全方位战略转型,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向“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2008年,李书福又趁着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拿下全球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实施战略转型的第三年,吉利汽车销量达33万辆,比2008年净增10多万辆,同比增长达48%;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8%。一个全新强大的吉利汽车品牌形象正日渐清晰起来。了解李书福的人都说,他所做的这一切,都还是为了向他的“沃尔沃梦”靠拢。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多的是,李书福为何“偏爱”沃尔沃呢?这是因为,沃尔沃几乎能满足他对汽车品牌的所有要求:首先,他需要用沃尔沃这个有着80多年历史的国际名牌,使自己走上高端路线。其次,他一直想成为中国汽车界倡导“节能、环保、安全车”理念的带头人,而沃尔沃正是以节能、环保和安全性闻名全球的。2010年3月28日,李书福终于用18亿美金成功地将“沃尔沃”收入囊中,并且已为沃尔沃制订了一份“复兴计划”……

很多人认为吉利收购沃尔沃是“蛇吞象”,是“穷小子娶了公主”,对吉利与沃尔沃的未来持怀疑态度,但李书福的回答是:福特做不好沃尔沃不代表吉利做不好,就像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都是西方起源,但在中国走向繁荣。签约仪式上,李书福说:“吉利不生产沃尔沃,沃尔沃也不生产吉利。”他说,沃尔沃是一只“应该回归森林的老虎”,要解放这只“老虎”,就需要恢复沃尔沃自身的价值。李书福已放出豪言:“吉利打算在两年内让沃尔沃扭亏为盈!”

这就是汽车狂人李书福,正如他自己说:我的路我清楚。

相关热词搜索: 狂人 修炼 汽车 李书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