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民族音乐学在中国

| 浏览次数:

zoޛ)j馟iIN4M;mM{}46}8_x_zim6ӽ66iuv:tw4iuv}}놡报告》,杨荫浏先生也对民族音乐实地调查理论及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并从民族音乐实地调查的目的任务、内容形式上分类,实地考察工作加以深入开展,音乐采集、整理范围也加以扩大。1964年,中国音乐学院成立,开设了“亚非拉音乐”专业,受当时政治环境所限,很难有真正的实地考察。但这一时期的实地考察工作已不只局限于汉族音乐“五大类”,逐步扩展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缘地区;中国学者逐渐转向对音乐学自身建设的关注,并逐渐意识到与“音乐声”相关的某些人文背景的重要;同时中国学者已把视野扩展到了整个“东方”和所谓“亚非拉”地区,体系性的学术架构在这一阶段已初步建立。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学者接受民族音乐学“田野作业”的核心思想,强调“科学田野考察”的重要性,并开始触及“局内人”与“局外人”关系等这一领域的诸多核心问题。民族音乐志学的研究和民族音乐志的修纂、文化地理学性质的研究以及文化史性质的研究等多学科理论的构建,使得这一时期民族音乐学研究更为深入、更为广阔。

3中国民族音乐学逐步与国际学术接轨,同时也逐步适应中国国情的变化,“中国经验”是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民族音乐学虽萌生于20世纪20年代,但由于当时国际、国内政治变化等种种原因,中国民族音乐迟迟才与国际学术界接轨。面对“欧洲中心论”以及中国丰富而珍贵的民族民间音乐宝库,我们的先辈不断探索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而不是一味地照搬与借鉴。

写到这里,笔者想阐述一下对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几点思考:

1民族音乐学对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的指导性作用,是大家一直都關注的地方。我们如何针对不同身份的人群,进行普及民族音乐学呢?“术业有专攻”,由于现代音乐学院以及普通学院分科过于精细,使得其相关知识不能相互联系,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在拜读先辈们文章中,我想可以从民族音乐学之一学科入手。

2民族音乐学在中国之始“欲借西学之力兴我民族之乐”,近百年的思考,我们也在探索用“中学之力兴我民族及非我民族之乐”。然如今我们在音乐学院学习中,仍沿用五线谱、大小调系统等西方之理论体系构架我们的音乐世界,我们大部分学生却对中国之传统音乐体系知之甚少,中学之理论体系化还要我辈继续努力。

3英美“新民族音乐学”兴起,我们的舞台艺术已悄悄开始接受“新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在理论上我们该如何把握?

4怎样避免民族音乐学发展过程中“去音乐化”?怎样在国民音乐普及教育中消除和克服“欧洲中心论”?等问题,还亟须我们进一步学习与探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漫漫中国民族音乐学之路,先辈们用自己的毕生心血,铺就前行的道路,后辈仍须努力前行。

[参 考 文 献\]

\[1\]沈洽.民族音乐学在中国\[J\].中国音乐学,1996(03):5—22.

[2]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4\] 周青青,郑祖襄.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 贾抒冰.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美“新音乐学”发展综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02).

(责任编辑:张洪全)

相关热词搜索: 民族音乐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