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品对联·文苑流芳

| 浏览次数:

名联与名人

很多对联之所以蜚声于世,和它所关联的人物息息相关,名人与名联,正是相得益彰的存在。

传诵最广的当属杭州西湖岳飞墓前的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联中对岳飞和秦桧的忠奸是非作了概括的评定。

诸葛亮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妙计妇孺皆知。成都武侯祠楹联很多,其中一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上联写出了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下联体现的是其政治主张,是对诸葛亮一生的概括总结,对后人亦有现实意义。

始建唐末、重修于清代的成都杜甫草堂有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读书爱书,他的书斋有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故居有一北房,谓之“聊斋”,屋正中挂有蒲翁画像,两侧有郭沫若所题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此联既是对《联斋志异》的评价,更是对蒲翁的评价。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正厅中,放着吴承恩的塑像,两侧是著名书法家萧娴撰写的楹联:伏怪以力,取经唯诚。八字楹联,言简意赅,道出了《西游记》的内涵,揭示了人生真谛。

见箸识人

筷子是中国传统的用餐工具,以筷进餐少说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称筷子为箸,它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一种餐具,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地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使用筷子也有很多禁忌,例如吃饭时不能举箸不定,不要用嘴含住筷子,也不要用筷子指向别人,更不能把筷子插在米饭中。用餐时桌面上不能摆放长短不一的筷子,这样有“三长两短”之嫌;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盘,有谚“敲碗敲筷子,讨吃一辈子”;更不能将筷子倒拿使用,这种“颠倒乾坤”的拿法给人一种“饥不择食”的感觉。

筷子在古典名著中有着不少点睛之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远渡重洋、参仙访道的途中,曾学人礼、说人话,在店里就餐时,用筷子胡乱搅起长长的面条,站在桌上、伸着脖子的憨态吃法,令人忍俊不禁。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初次逛大观园时,拿着凤姐给她准备的镶金象牙筷,沉甸甸的不听使唤,伸着筷子去夹那鹌鹑蛋,哪里夹得起,好容易撮起一个来,伸着脖子去吃,偏又滑下来滚到地上,那滑稽的动作逗得众人狂笑不已。

《水浒传》里的西门庆为潘金莲斟酒时故意将袖子在桌上一拂,把筷子拂到地下,正巧滚落到潘金莲脚边……继而引出了一场大风波。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可谓妇孺皆知,当曹操道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时,刘备大吃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幸有一个炸雷及时响起,刘备才将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

通过对一双小小筷子的用法,就能够让人们看到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

相关热词搜索: 流芳 文苑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