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生产是发电企业的基础,是永恒的主题,所以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子文化,是发电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重点,它是企业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一种新思路,是企业预防事故的重要基础工程。建设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本文从安全文化的含义、功能和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和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胡德春(1970-),女,陕西石泉人,大唐石泉水力发电厂安全监察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水力发电厂电气和安全管理;孙喆(1982-),男,陕西石泉人,大唐石泉水力发电厂发电部,助理工程师,工商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水力发电厂运行和安全管理。(陕西 石泉 725200)
企业安全文化,就是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是企业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期积累、不断总结而形成的安全理念、安全机制、安全制度、安全措施和安全氛围的综合反映。安全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快乐,更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大计。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没有安全作保障,企业就没有效益,更谈不上繁荣昌盛。因此,发电企业需要建设能与发展相适应的安全文化。
一、安全文化的内涵
“安全文化” 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英文是“Safety Culture”。安全文化的内涵,相对于广义文化来说,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安全文化是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在企业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中为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发电企业安全文化,结合工作中的体会,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描述:是基于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的特点,企业全体员工认可、接受和实践的安全核心理念、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从业行为的总称,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人类文化和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安全文化的功能和重要性
1.安全文化的功能
安全文化的功能就在于将企业的全体人员塑造成具有现代化的安全观念和现代专业安全文化知识的生产力。企业具有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安全文化具体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导向功能:指企业安全文化对全体员工的引导和指引方向的作用 。(2)约束功能:是指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制度,伦理道德发生作用,约束全体职工的安全行为。(3)凝聚功能:指把企业全体员工紧紧联系在一起显示共同的安全目标、意识和追求。(4)激励功能:指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安全标兵等多种方法,激发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
2.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安全文化是企业生成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案的土壤,是企业实施安全法规、政策、规章、作业指导书等所必备的文化氛围,是企业员工心中的信仰、感觉和情感,它既是企业的潜意识也是明规则,它是企业员工共同认知的行为准则,是企业发展应该具备的文化氛围。
三、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1.以人为本,人才强企
人、机、环和谐统一中“人”居首位。对发电企业来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人的问题。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需求十分迫切。创建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就需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宣传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操作技能、检修技能和提高全员的技术素质和技术水平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制定人员素质标准,建立培训长效机制。通过正面引导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竞争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鼓励职工把自身锻造成有优秀安全价值观,过硬技术能力且具备良好素养的优秀员工,培养企业自己的专家队伍,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干部员工队伍,为企业战胜困难、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手段
采用现代安全管理的办法,从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去更有效地发挥安全文化的作用,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一方面以改善企业的人文环境,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安全价值观,在安全意识、思维、态度、理念、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企业安全文化背景;另一方面,通过管理的手段调节和改善人—机—环的关系,建立一种在安全文化氛围中的安全生产运行机制,达到安全管理的期望目标。根据安全形势变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应用等,对规章制度进行整合和完善,找出科学的、规律性东西,健全适应时代发展的安全目标、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建立为广大职工所主动接受、自觉遵循的安全管理机制和行为规范,使安全管理机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激励干部职工把确保安全的价值和实现自身价值联系起来。
3.加强发电企业环境安全文化的建设
加强安全环境的建设,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这种环境安全文化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对职工的影响绝不能低估,所以我们应该营造积极的安全环境文化,克服消极的安全环境文化。例如“习惯性违章”这种电力顽疾,屡禁不绝,究其原因,就和消极的安全环境文化有直接联系。一些新员工出现习惯性违章行为,好多并非他们自身发明,而是从老师傅、老同事身上学来的,受其违章但没发生不良后果,省力省事的侥幸心理影响所致。所以,小到班组,大到企业,如果积极的安全环境文化薄弱,并形成恶性循环,那么职工的安全意识就会很差。反之,如果营造了积极的安全环境文化,全员牢记安全,对违章嫉恶如仇,老职工对新职工安全意识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传、帮、带”作用,全员就可以自发自觉地规范安全行为。
4.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利用先进技术和成果,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水平。例如,应用和发挥安全工程技术和先进设备,消除潜在危险与危害;用新工艺、新材料代替人的手工操作和笨重体力劳动,改善劳动环境减少职业危害。
四、对发电企业安全文化构建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1.多层面、全方位参与
要在企业中的各个层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不应该把安全文化看作是特立独行的事物,而应该在企业的总体理念、形象识别、工作目标与规划、岗位责任制制定、生产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各个方面融合进安全文化的内容,并发挥工会、党团等组织的作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融入安全文化的内容,拓展工作思路,借助自身完备的组织体系找到与安全文化建设的结合点,为企业安全文化构筑扎实的基础。
2.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
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应关注各种环境的影响,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中,为安全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大环境。要不断丰富并宣传本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通过编印安全手册、举行安全技术比武活动、举办安全知识讲座,使广大员工置身于浓厚的安全氛围中,不断丰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术,确保各项工作安全可控、在控。建立健全各类事故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工作。积极采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如安全性评价、危险点预控等,全方位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因此要以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来增强教育效果。要通过宣传栏、电视、厂内刊物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技术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引导广大员工由安全教育的客体转为安全教育的主体,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要在检修作业现场设置规范、醒目的警示标志、安全警句和停、带电范围示意图。“安全教育室”要物尽其用,而不能当作一个普通会议室使用,在企业宣传栏中设置固定的“安全宣传栏”,以此警示员工遵章守纪、珍惜生命、珍视安全。将“安全月”、“安全隐患及时拍照”、“三讲一落实”等多样化的安全活动开展好,激励员工重视安全,这些活动都应该从实际效果出发,切忌搞形式主义。另外,班组内的硬件环境也很重要,如整洁、有序、规范的班组环境等,对员工的精神面貌有很大的影响,可以将安全文化建设和“6S”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应该特别注意员工稳定的家庭建设,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
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和安监部门,人员所在部门紧密联系,建立以“安全”为重要考核内容的分配、奖惩制度,积极参与针对安全文化的建设研究,并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作为保证,比如,把对安全文化学习的效果作为职工安全表现的重要条件。对于学习效果显著的职工给予奖励,学习效果差的给予批评和帮助。密切关注人员方面的发展情况,调配整个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对作业人员、基层班值长、中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分析,将员工和企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安全文化提供思想稳固的人力依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建立员工的安全素质档案,将相关的生理、心理和有关技术素质资料存入其中,便于利用。另外,企业全员、全方位的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主要是做好人、财、物的保障工作,健全安监机构,配备能胜任的安监人员,落实安全经费,完善安全设施。要真正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充分发挥安全保证体系的作用,积极落实生产与安全同时“计划、布置、检查、考核、总结”的原则。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引导并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和接受,只有得到全体员工的真心认同和接受安全文化才有培育的土壤和发展的基础。建设优秀的安全文化,也可以增强职工事故零目标的信心,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五、结束语
发电企业安全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文化紧密相关。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具有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发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追求的安全、质量、效益的特点。实现发电企业的持续安全,既需要安全基础建设,加大科技保安全的力度,也需要安全文化的有力支持。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工作中,要善于总结思考,积极实践,在创新中求发展,发展中求规范,规范中求深化,深化中求实效,要持之以恒,不能急功近利,这样就可以探索出有效的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龙.企业安全文化的科学建构[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18-24.
[2]闻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思考[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9):61-63.
[3]张敬楠.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新境界[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32(1):53-54.
(责任编辑:麻剑飞)
相关热词搜索: 发电 建设 文化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