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正明生产的琵琶,在业界是非常的有名气。著名琵琶演奏家吴玉霞、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林石城、上海著名琵琶制作大师高占春等名家都盛赞过王正明制作的琵琶。说到王正明在业界崭露头角,不能不提1998年,那一年我国乐器界继1961年相隔37年后再次举办了民族乐器制作大赛。大赛由中国乐器协会主办,中国轻工总会乐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承办。当时有北京、上海、苏州、扬州等8个城市14家企业的36件产品参加比赛,经过林石城 、刘得海、吴玉霞等诸多专家、演奏家的严格测定和评审,在琵琶制作的五项大奖中,有四项被上海制琴师获得,另外一个奖项就是由代表北京的王正明获得,他也是北方参赛选手中唯一一位获奖的选手。
乐器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从来都是制作与演奏共同的成果。著名琵琶大师刘得海说过,一件好的乐器,它包含着演奏家50%的劳动和制作家50%的劳动。我国的一些传统民族乐器与钢琴等西洋乐器是有所不同的,我国的民族乐器虽然在形制上有了一定规范,但在一些微小尺寸,以及微调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可以说,同一个人制作出的同种乐器因各种原因在音色上都不会完全同一。考验一个制琴师功力深浅的重要标准,就是音色。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科学研究所所长杨青在一位朋友家见到一面琵琶:紫檀的背板,琵头上镶着一整块儿的白玉雕刻的花,上边还嵌了一块蓝宝石真是漂亮。上手一弹,更是令人惊叹:琴声浑厚、甜美,余韵悠长。
自感经手的琵琶也有几十把了,音色如此纯正、甜美的还未遇见过。他不禁对琵琶的制作者产生了兴趣。几天后,在北京乐器学会负责人老毕家中杨青见到了制作者 。他手里拿着一把仿古琵琶,凤尾头,背板上满雕大龙 ,配上鸡翅木天然的花纹,那音色还是一样的纯正、甜美。他不禁对面前这个憨厚的年轻制琴师产生了好感。即使是多年制琴的老师傅也不敢保证每制作一把琴,声音都好,而是或多或少都带一点偶然性。在两面材质、型状、规格都不尽相同的琵琶上,做到相同的音色和精致的外观,可见其功力之深厚。这位让杨青产生好感的制琴师就是王正明。杨青还说,王正明制作的乐器还有一点需特别加以赞许的就是音准精确。
据说,制琴人大多是继承祖上或父辈的手艺吃上制琴这碗饭的,而王正明却不是这样。他初学制琴是在南方,辗转于江苏四处求学,并曾拜名家高占春为师。1989年,他开始独立制作,先后拜名家田双琨、孙庆堂等为师。创业时的艰辛他们尝遍了。在简朴的小平房里,从早到晚听到的是一片砍背的锛凿声,成为一种噪音,影响了周围邻居的正常生活,他们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搬家。王正明说,制作一把成品的琵琶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首先将木料制成琵琶毛坯后,根据木料的干湿情况而定风干时间的长短,长则一年,短则需要七八个月。一年后再一层一层往下刨,一年最多刨两次,尔后继续风干,工序繁多,不可能一步到位。制作中最难把握的就是音色,音色对于乐器来讲就是灵魂。工艺问题是纯技术问题,比较容易解决。而音色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完全凭耳朵和感觉。于是,他就背着一把把刚制作好的琵琶在京城穿梭,踏破了许多专家和演奏家的门槛。如果没有众多的专家、艺术家为他的琵琶不厌其烦地试弹和调音,指出他的弱点和不足,他琵琶的音色绝不会有长足的长进和提高。他的每一个进步,除了自身的刻苦努力和悟性以外,其中也溶进了艺术界的老师们对他的鼓励和帮助。
制琴技艺日臻成熟的王正明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上海著名琵琶制作大师高占春就高度评价过过王正明制作的一把琵琶,著名琵琶演奏家吴玉霞使用乌木象牙琵琶也是出自王正明之手。著名琵琶演奏家林石城、李光华、张强、杨静都用过王正明制作的琵琶。新加坡、马来西亚、我国台湾等地的华人琵琶演奏家纷纷慕名而来,争相选购他的琵琶。王正明并不满足于此,现在他的厂子——北京正明民族乐器厂还涉足了筝、阮、古琴等的制作。开始制作古琴与2003年正明乐器厂承接了北京天坛神乐署内展出乐器的仿制工作有关。如今,大家在天坛神乐署内的皇家乐器展览馆(天坛神乐署——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展馆)看到的琴、瑟、筝、琵琶、萧、建鼓等几十件乐器均是正明乐器厂出品。也就是那时,正明较深入的了解了古琴文化,并被古琴优美的发音所打动,这种既不同于古筝的亮丽,也不似琵琶的清脆的声音,被正明成为天籁之音。他发誓要学会做古琴,他将乐器厂的业务交给妻子打点,自己一天到晚耗在新拜的古琴师傅处,学习如何掏膛,如何上漆,也许是因为有这多年作琵琶的功底,证明对古琴地领悟非常迅速,没过多久,他就出师了。他制作的古琴在全国首届高档民族乐器制作大赛上获得了银奖,中阮获得金奖,古筝获得银奖。并在2005年第二届全国高档民族乐器制作大赛获琵琶金奖、柳琴金奖。
热爱民族乐器制作的王正明同样也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了传统民族乐器的推广,他曾无偿捐赠过中阮和古琴。给齐齐哈尔sos 儿童村民乐队,捐古琴给古琴爱好者,他说:“我发现还有太多的人买不起琴,我正在考虑是否应该制作一批古琴,以收回成本的方式来帮助那些真正热爱古琴,而又买不起价格过高的古琴的人们。我还希望那些有困难的跟我联系,我愿意帮他们斫琴,因为我有自己的工厂,能够提供一切便利,大家可以联合起来一块儿斫琴。”
如今,正明乐器不但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人活着,就要干出点东西来,要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这是王正明的肺腑之言。
相关热词搜索: 民族乐器 后起之秀 制作 王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