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新课改形势下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论述了构建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目前制约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阻碍新课程实施的“瓶颈”,是现行的课堂教学观和课堂教学模式。现行的课堂教学观是基于教材的课堂教学观,并由此形成了全国一样的基本的教学模式,即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观和课堂教学模式下,各级学校都在想方设法提高高考升学率,于是形成了把人作为机器来训练的现象。学生是学习的机器,老师是机器的操作者。为了追求高分,老师延长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给学生布置了许多作业,以换取暂时的高分。这种一味追求分数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仅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因此,运用新的课堂教学观和评价观,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建构有效教学的新模式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目前我们使用的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贴近现代生活,展现强烈的时代气息、蕴含科技荟萃和人文情怀的特点,其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在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同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提高学生的各种素养。新教材这些特点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之余,还要注重新理念下相应的更新的教学方法的整合。在授课时借助一切可图利用的素材、媒体和其它教具,在完成语言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把课堂变成与学生情感交流、潜能开发、思想沟通、精神共享、个性发展的大舞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大量相关篇章之后,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人格,塑造其心灵,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活泼开朗的个性,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强跨文化理解和跨文件交流的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和学生主体活动及课堂内外的教与学活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学的实效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在教学理念上,有不少教师滞留在传统教学的层面,围绕高考要求转,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更多的是考纲要求,而不是以《课程标准》为准。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还有不少教师注重知识量的过密的输入,用语言做事完成任务型教学的相应措施不配套、不到位。最后,在教学手段上,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等设备缺乏或不能得到有效的综合运用。
具体说来,一是误把“自主”等同于“自流”。为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的教师便叫学生自己看书,缺乏明确的有针对性的阅读的指导和任务布置,缺乏相应的检查和反馈,学生想谈什么、怎么谈、与谁谈、如何谈等方面放任自流。二是“有效评价”变成“夸奖鼓励”。新课程强调让学生享受成功体验,并不是意味着对学生的一味表扬,而是指以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整体受益。但有许多教师经常不假思索地随意表扬,“Very good”、“Well done”之类的话语让学生习以为常,导致学生随意应付、麻木冷漠,使评价失去应有的效度和作用。三是误把“师生对话”简单演变成“师生问答”。不少教师把一些表层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充斥课堂始终,把师生问答、有针对性的输入和有意义的输出理解成简单的庸俗的问答,缺乏对reference question的设计和问答之间的深层互动,实际上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满堂灌”。四是误以为“合作”就是“配对或小组活动”。在不少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或配对活动,随意性过强,讨论的问题缺乏设计,合作活动有形式无实质内容,小组中往往是个别学生唱独角戏,小组汇报时往往只代表个人的观点,合作学习浅尝辄止,作无效功,教师本应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往往变成无为的旁观者。五是误以为“体验”就是“活动”。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学生无序操作,简单的手脚活动与积极的思维拓展脱节,缺乏反思也就谈不上真正的体验和感悟。六是有些研究性学习空泛。许多老师开设的研究性课往往只停留于英美影视欣赏﹑中外风俗习语比较这类陈述性知识的表层,探究有“浅”“俗”倾向。实际上,英语的研究性学习应着眼于学生用语言做事和实际交际能力的养成,它要求协调安排时间、空间,坚持独立性与合作性结合,要与掌握使用英语知识相配合,与各项英语交际活动相融合。许多老师开设的研究性课与Dewey(杜威)提倡的问题教学方法“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来检验想法”相距甚远。七是语法课只练不讲或只讲不练。新教材强调学习语言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淡化了学生对语言点等知识的掌握。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这在语法编排上更为明显。不少教师在上语法课时,只按部就班地完成几个练习或者照本宣科地从头到尾讲授语法纲目,讲练结合不合理,时间分配失当。学生即便听过、做过,反馈及效果依然不尽人意。针对以上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这些问题,我认真研读了《英语课程标准》,认为要构建有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改变旧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语言实践
过去的英语教学只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只是为了升学,一节课的始终都是教师唱、演、说,“满堂灌”,只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没有表现的机会,更谈不上有发展的空间,教师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上教师讲得口沫飞扬,汗流浃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一堂课下来教师疲,学生倦,师生都一无所获,从表面看完成了教学任务,实际上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学生既没有学到知识,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教师的观念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时代的要求,要抛弃传统的“教师侃侃而谈,学生昏昏欲睡”的状态,不能只是把知识全盘授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要通过点拨、启示、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联想、想象、反思、概括、类比、归纳、猜想、分析、综合等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去领会、内化知识。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也将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摸式,更新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要求,与新课改同步,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评价者。例如,我在上牛津高中英语“News Media”的listening时,要求学生按照我的平时表现写上negative和positive评价。一开始学生写出很多positive,但可能是由于我在场,学生写出的negative却廖廖无几。于是我灵机一动,借故离开教室几分钟,要求他们自动到黑板前写下自己想写的东西。我到外面,透过后面的门洞,发现平时不敢表现的男生也趁我不在时上台猛试一回,他们有的翻字典,有的问优秀生,有的查文曲星,写满了一黑板。待我回来,黑板写满了更新更多的positive和negative,甚至连neurotic(神经过敏)都给写上了。我并没有生气,而是很热情地鼓励了他们的积极性,并向他们表示感谢,说因为我看到了自己这么多的positive同时又知道了存在这么多的negative。我顺势教给他们观察方法和写作的一些关联词,如表示转折关系but,however,while,otherwise,on he contrary,on the other hand之类,布置家庭作业,要求他们从正反两面描绘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此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树立大英语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培养反思型教师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使英语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知识学习、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和情感都要渗透到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和谐作用,尽力使其合力走向良性正循环。始终守记用语言做事,交际教学并非仅指口语和听力,而是全面技能,听、说、读、写的相辅相成,语法教学必须有序进行,扎实把好基础,要在教学中重视、巩固、扩大这些基础知识并学会在语言输出中的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估量教师的态度、价值和个性对学生和学习的影响。着力于教师的自主发展,把自己的经验思考转变为以经验为基础的理论思考,有效地提高教学行为的反思水平,增强自己对真实英语的语言应用的意识,把自己在新理念观念下逐渐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见解﹑创意及教育教学实践案例运用于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进步。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每个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例如,讲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用英语表演对话,讲故事,唱英语歌曲,猜谜语,讲笑话,讲最近发生的新闻,目的是营造和谐的气氛,便于新课的导入。我们经常说“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位学生,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尊敬,学生才会喜欢该老师所授的课程。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尽量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他们热爱老师,关心集体,爱护同学,有责任感。
(2)平等对待优等生和学困生。如果老师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冷落后进生,时间长了,会形成两种极端。过分宠爱会导致学生优越感太强,容易目中无人,遇到挫折时不易适应。过分冷落会使学生失去自信心。
(3)备课时,要备教材,备教学方法,备学生。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传授不同的知识层面。面向全体学生,要以中、下等成绩学生为主要备课对象,知道他们哪些方面薄弱,应重点讲解。
(4)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对成绩好的学生,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中、下等成绩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思维障碍,可提问启发、诱导式问题。注意问题设计的坡度,使好、中、差生都能回答上来,使他们都有成就感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实现其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法,实现情景、知识和交际的过程统一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本素材、学习任务等,灵活运用讨论法、辩论法、表演法、探究性调查法和引申法。教师可就学习的话题、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发表意见,补充更新,整理汇总,互相考问。这种讨论法有其较大的操作性,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看法,相互争辩,调动各方智慧和积极性,使思路处于激活状态。我在教模块五的“Great Woman”的Reading时设计了一个话题“Imagine you’re traveling alone to the South Pole.What will you take with you?And why?”这类问题的回答因人而异,精彩纷呈。有学生说Take a Chinese national flag的理由很让人欢喜。有的学生答Take a dog or computer等回答也令人忍俊不禁。在回答“What will happen to an sixty-year old lady when traveling alone?”时,更是把课堂气氛激活到极点。再如在教授模块三Unit 3的“Life in the Future”中的“热身”时,学生围绕着一组新旧生活对比的PPT纷纷畅所欲言,我在播放一曲“What Will Be”的音乐后,围绕“What will life be like in the 30 year’s time?If you were in 2050,you would...”等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踊跃发言,并形成共识:Life will be much more comfortable,peaceful and beautiful in the future...在教Unit 4的Integrating skill中,笔者设计了“Animals experiment should be allowed to continue还是Animals experiments should be banned?Why?”,分成两组的学生分别模拟科学家和动物保护者的角色,仿照已学知识,又不囿于所学,发表了许多精彩的言语,体现了用语言做事、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机会
人无完人,金子无足赤,何况是正在成长发育中的中学生,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很可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只有在犯错误的过程中才能感悟、领会、掌握和运用知识。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实际上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例如,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起初肯定有听不懂的单词、短语、句子,但是听得多了,语言知识的积累丰富了,加之注意听的技巧,听力自然而然地就得到提高了。再比如训练说的能力,一开始让学生开口讲英语,不论是语音、语调还是词汇、语法、句型的运用及语言的习惯方面,肯定会错误百出,例如,学生往往会把“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ilm?”或“How do you like the film?”说成是“How do you think of the film?”把“What i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说成是“How much population is there in China?”。作为教师一定要耐心地听完学生的句子,不要急着纠正学生的错误,要给予他们犯错误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纠正错误时要善意地纠正,切忌批评,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指出错误,教师最后做补充。中国学生学的英语大多是“哑巴英语”,原因主要是不敢开口讲英语,一开口就怕出现错误。这种现象值得英语教师反思。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设说英语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不怕说错,就怕不说,只有多说才能在说中发现错误,在错误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最终才能做到脱口而出。训练学生读、写的技能也是一样,要让学生犯错误——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不犯错误,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六、鼓励创新,培养创新思维
鼓励创新,旨在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心理品质和创造思维品质。教师要努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意识、创造情感与创造志趣等创造心理品质;注重对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培养,为培养创造思维奠定基础;努力激发、引导学生追求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答案;积极爱护、鼓励学生超出教材之外的异想天开;注重思维多面性、灵活性、变通性、流畅性、科学性的培养;注重创造思维过程的培养和创造技法的训练与发展。我在教Unit 3阅读课时,让学生讨论如下问题:What can we find in Howard Carter as an explorer?As a student 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him?这一设计旨在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我国传统教学往往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而忽略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训练,无形之中使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和主动性的培养。通过讨论第一个问题,学生发现了主人公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讨论第二个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学生对第二个问题的反应积极,思维活跃。
七、合理加减,活用教材
新教材的主编龚亚夫先生曾说过,“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教;教的不一定要求全会;会的并不一定全考”。教师要把握的度就是新课程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较高要求,以实现学生英语学习最近发展区。
针对一般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活化教材显得尤为重要。新教材全新的、多源化的、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对于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在完成教材内容之余,可以进行拔高和拓展,如教模块五Unit 2时,教师可以补充介绍英语国家报刊新闻写作的一些基本通识,并适量地进行英美报刊导读(如《英语文摘》),甚至在单元末还可以让学生编辑一份英语报刊(素材可上网找)。而对于基础知识尚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具体分析每单元上目标底线,取舍Warming-up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Grammar,以人为本,尊重大班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大胆就Speaking和Talking作删减。即使Listening也应该有较多的听前铺垫和提示语言,并考虑改编成Multiple choice等形式。基本生词则要求掌握,如通过听写等老办法。在教会学生了解相关的语法现象的前提下,突出补充阅读,贯彻篇章整体教学,在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多花功夫。尤其是Workbook上的Talking部分,完全可以用《21世纪报·高中版》报刊等最新素材来代替更新。
八、英语课堂要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法,能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做完形填空题时,我把学生分成几组,规定15分钟内完成一篇完形填空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共同找出答案,并说出答案的理由,然后让各小组选出代表把本组的答案向大家作汇报,各小组汇报完后,全班师生进行讨论探究,最后形成共识,使意见一致。又如我给学生复习非谓语动词-ing形式时,针对学生容易把现在分词与动名词的用法搞混这一现象,列举了例句,例如,Teaching is my job.(动名词作主语);My job is teaching.(动名词作表语);That is a swimming pool.(动名词作定语);She enjoys watching football games.(动名词作宾语);The story is moving.(现在分词作表语);How great the working people are!(现在分词作定语);We saw the boys playing football yesterday.(现在分词作宾补);The smiths sat there watching TV.(现在分词作状语)我通过这些例句与学生们一起共同探讨、分析、比较、内化、归纳,最后总结出动名词和现在分词的用法与区别。这样,课堂气氛很活跃,又达到了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的目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言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了发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
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九、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资源的网络化
为了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1.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板书、录音机、录像机、电视、电脑、投影仪、网络等来呈现教学内容或练习。
2.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教学活动既要有训练活动、记忆活动;又要有理解活动、应用活动、策略活动、情感活动、反馈活动和评价活动。
3.组织形式多样化。组织形式既要有个体活动,又要有小组活动;既要有全班讨论,又要有对子活动。
4.学习方式多变,循序渐进。学习方式既要有自主学习活动,又要有合作学习活动;要运用启发式,废除注入式;要注意循序渐进,先易后难;要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角色如陈述者、评论者、接收者、思考者、谈判者等,保持新鲜感,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教学目的。
5.语言清晰精练。教师的授课语言应清晰精练,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使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e时代,计算机和英语是两大基础学科,也是两大工具学科,因此英语教学与计算机的应用整合是相得益彰、两美两赢之举。我校各班都装配有小媒体设备,加上校园网、ftp等的支持,充分用足网络资源已是可能和必需。教师运用多媒体时要做好以下事情:(1)帮助学生掌握internet的常用技巧;(2)推荐、介绍合适的英语学习网站,如中小学英语教研网、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室,中学英语合作网、英语网、高中英语网、万千英语族、英语之声,21st Century Online等。网络上的Flash动画语法教学、英文金曲、名篇欣赏、单元笔记、新闻、听力﹑英美俚语、名言隽语、学法指导等会给学生以兴趣和收获;(3)鼓励使用网络图书馆,适时完成研究性任务;(4)用好网络交互性,增强口语交际水平和笔头写作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通过网络可以得到更多自我充电的机会,提高自身语言文化、信息技术素养,提高英语素质,主动构筑终生教育体系,促进英语教学向更高层次延伸拓展。
十、教学评价多元化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评价手段的支持。教师可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及访谈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使他们能从评价的反馈中获取信息,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热情。不论是教师评价、自我评价还是访谈,教师要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出色表现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或是通过口头表扬,或是通过肯定的眼神或动作;对其不足之处则应委婉地提出一些建议。
2.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旨在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诊断、给予激励。教师可以通过表格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有每节课的自我评价也有期中(终)考试后的自我评价。教师可以对每一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也可以对前一阶段或某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加以诊断。也可以针对不同的课型设计自我评价表。若是阅读课,教师可以就听、说、读、写几方面掌握情况加以诊断和鼓励。注意设计的问卷要明确,评价要及时。
3.访谈。访谈即沟通。沟通永远都是教学的核心。与优秀生访谈能使优秀生更优秀,与学困生交谈能使学困生学有进步。关键的一点是通过访谈了解他们的优缺点,鼓励他们保持优点,克服缺点,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提出期望。实践证明,期望值应恰当。期望值太高,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期望值太低,不足以激励他们成长。
十一、结语
“有效教学”应首先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和课堂教学模式。新的课堂教学观是基于课程的课堂教学观,是教师共同参与和制定的基于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教学”应是“三高”教学:一从时空上看应是高效,即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效果;二从成果看应是高效益,即教学结果能使学生有较多的得益;三从关系看应是高效应,即通过教学在师生之间的心理、人格、思维、情感等方面能产生高效应。总而言之,“有效教学”能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与发展,使学生在思维、心智和身心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明确的教学目标,优化的教学过程,灵活的教学方法,多元的教学评价,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这种教学模式能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创造的本领,使学生离开了学校既能持续发展,又能快速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既有即时效益,又有长远的发展效益,具有明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官步芳.“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黄和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译林出版社.
[3]王坦.合作学习——理论与策略.学范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及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赵淑红.小学英语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5).
[7]钱希洁.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观察与思考.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2).
相关热词搜索: 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 有效性 提高上一篇:黄立行:原来只是粒软糖
下一篇:2018你不能错过的25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