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跪拜是文化沉渣的重泛

| 浏览次数:

一组北京凤凰岭书院开学典礼上学员跪拜老师的照片近日引发争议。在这些照片里,一群穿着灰色长袍的学员齐刷刷地跪在地上;他们前面的“教师”穿着黑衣坐成一排接受跪拜,其中还有“老师”戴着墨镜,威严十足。

面对质疑和批评,凤凰岭书院教务长韩国栋表示,这是对跪拜的曲解和误读。跪拜的目的在于“尊师重教”,“古代手工艺相传,徒弟一定要跪拜师父,这种形式本身就来自于儒家传统文化。跪拜是传统文化师徒关系的一个承诺,弟子诚心诚意接受老师的教诲,老师将毕生所学倾心传授,这种承诺神圣而崇高,师生双方也都是自愿的。”

凤凰岭书院这样做属不属于以集体跪拜来博取眼球达到广告推广的效果,我们尚不得而知。在“行为艺术”中植入广告方式被广为使用的今天,我们对类似的出位行为都应保持警觉。

但无论如何,集体跪拜的做派都让人想到帮会入伙仪式或朝拜皇帝的情景。在全民“热爱”书画的当下,这种书院推广得力,很容易变成一棵“摇钱树”,因而“传销”的联想也未必没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多数现代人的心目中,跪拜是下对上的谦卑行为,甚至是屈辱的身体语言。当一些人有求于他人,当一些受冤屈者遇到“包青天”式的官员时,他们就常以跪拜来博得同情,获得帮助,获得施舍和表示感恩。当一些强者要凌辱弱者时,常用的方式是命令弱者跪下。

跪拜有时还被用以羞辱奸臣坏人。在杭州栖霞岭下的岳飞墓前,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王俊这五个陷害忠良的权奸铸像,就被塑成反剪双手、赤身长跪的雕像。从公元1475年开始,秦桧这个奸臣的跪像竟历铸12次之多。2005年10月,当代“艺术家”金锋为秦桧夫妇雕塑站像,并在上海证大艺术馆展出,马上遭到无数唾骂,使秦桧夫妇的站像悄然退场。

说明在人们的情感认知中,跪拜不是一种体面的行为。在汉语成语里,卑躬屈膝、奴颜婢膝都与跪拜有关,常常被用来描述奴才的情状。而像“正直”“宁死不屈”“昂首挺胸”这样的褒义词,都与挺直腰杆关联。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意思就是男人不轻易跪拜。1949年,毛泽东的一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就让许多人激动万分。

跪拜是下对上的单向动作。我们几乎看不到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施者对受者的跪拜。与握手、作揖、拥抱、敬礼等平等交互行为不同,跪拜的行为模式是,一方昂首在上,一方匍匐脚下;一方俯视,一方仰视,跪拜的身体态势就散发着强烈的不平等信息,这一简单的动作蕴含着不简单的不平等符号。实际上,跪拜或许已很难扯断与卑躬屈膝、奴颜婢膝、低三下四等词汇的关联。也许只有一种跪拜算是平等的,这就是结婚时夫妻互拜。

有人也许会说,只要是由衷的求情、崇拜和感恩,跪拜就不是一个问题。然而跪拜也会变成习惯。尤其在我们这样的国度,一旦有人做出榜样,就会引来众多的效仿,更不用说当学校把它当做规定动作了。

哪怕出于虔诚的信仰和崇拜,跪拜也不是一种良好的表达方式。信仰应该在心头而不在膝头,而我们却主要把信仰诉诸膝头。我们鲜有贵族,却不乏跪族。跪拜是一种腐烂的糟粕文化,我们如果还要重拾和强化这种“跪族文化”,那只能说是糟粕文化的重泛。

(编辑/郑文龙)

相关热词搜索: 沉渣 跪拜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