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高棉民族的山崇拜信仰初探

| 浏览次数:

摘 要:柬埔寨在历史上深受印度文明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即表现为宗教所带来的影响。但其实在印度教和佛教传入高棉大地之前,高棉民族已经有了自己的原始信仰—对大自然以及神灵的崇拜。山崇拜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自然崇拜。高棉文化中具有浓厚的山崇拜观念,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君主还是普通民众,其中柬埔寨历代王朝君主对山的崇拜的事例更为突出,并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文章试追古溯源、寻找历史事迹以浅析高棉普通民众和上层君主的山文化,及窥探山崇拜的根源。

关键词:高棉民族;民众;君主;山崇拜;文化

柬埔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东方文明古国,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据史书记载,在公元一世纪柬埔寨就有了相当发达的文明。经过高棉人民长期以来的发展和传承,创造了绚烂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高棉文化。柬埔寨自古以来也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家,高棉民族的原始宗教崇拜信仰与后来印度传来的婆罗门教、佛教的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今天独具高棉特色的民族文化。

一、高棉人原始信仰中的山崇拜

高棉人对山崇拜的信仰由来已久,山具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一方面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俗话说,“靠山吃山”;另一方面它的高大神秘又为先祖提供了神灵想象和情感寄托的物质载体。有研究表明,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存在有对山的崇拜。因此,山崇拜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说过:“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一切民族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的。”人类在科学知识匮乏,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面对变幻莫测、威力无穷的大自然,往往感到无力与恐惧。人们无法控制自然的力量便对自然界产生无尽幻想,随之出现了各种自然崇拜。山崇拜作为自然崇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最初的宗教意识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柬埔寨是多山国家,受万物有灵论的影响,古高棉人很早就形成了“山是有灵魂的”这样的原始崇拜。在印度文化进入柬埔寨之前,高棉人对山崇拜的思想很早就已产生,因为史前的高棉民族信仰祖先,对自己的先辈、水神、土神举行祭拜仪式,在他们的心中,认为水和土不可分离,就像在人们心中,印度神话中的铁围山和天是联系在一起的一样,他们具有浓厚的万物有灵的宗教观。他们相信灵魂是存在的,灵魂是不死的。人活着是因为灵魂依附于肉体,死后灵魂与肉体永远分离。于是,高棉人民便把灵魂当作神秘的依赖对象加以崇拜。和人具有灵魂一样,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也无具有灵魂,如日月、山川、星辰、河流、树木等,其中,山川最受高棉人民的尊崇。

二、印度文化影响下的高棉君主的山崇拜

印度早有源自生殖崇拜或泛灵崇拜的对山的崇拜,这种崇拜也融入到婆罗门教之中。比如:对雪山的崇拜,尤其是对“大雪山”(指喜马拉雅山)的崇拜,对宇宙的中心众神的聚居地“须弥山”的崇拜等。在印度的影响下,东南亚地区原已存在的对山的崇拜也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崇拜。

史前历史时代,由于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来东南亚半岛地区(“黄金地”)寻找金子,期间受到印度的第一次影响;接着混填的到来,建立了扶南王国,引进了印度统治观念以及文化,柬埔寨随即受到第二次印度化影响,“两次印度化”对柬埔寨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思想,婆罗门教的山文化也加深了高棉人对山崇拜的认识。印度文化的“山崇拜”影响明显的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为了使帝王和上天息息相通,他们总要把国王的宫殿建在最高处的山上,如果周围没有山,也要人工堆砌出一座山。在高棉人的意识里,山高大雄伟、深山险阻,又有奇禽异兽栖息于内,具有人难以接近的神秘性。因此,山常被高棉人看作具有神力或者是神灵的居所,或者是通往上天的通路,所以受到崇拜。另外,古高棉人之所以用山来命名城市和自己的国家,是因为他们认为山是不朽的象征,用山来命名国家是希望自己的国家永存不灭。

根据中国古籍史料记载,公元1世纪,柬埔寨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扶南国建立,有学者认为”扶南”即是柬埔寨语中“山”(phnom)的音译,phnom是现代柬埔寨语,源于古高棉语vnam,用山来命名国家,可见山对于柬埔寨人有多么的重要。国名反映了高棉人的原始信仰,即对山的崇拜,反过来,这种山川观更有力地体现了了古高棉人对山的崇拜。

印度教和佛教传入柬埔寨之后,柬埔寨大多把寺庙修建在高处,山无疑成了最佳的选择,因此,这时候的山便带上了宗教色彩。有时候为了建造寺庙,还得先人工造一座山,例如现在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的塔仔山就是为了建造寺庙而人工堆砌的。再者,随着印度文化影响的深入,印度皇室的统治思想(“王权与神权高度统一”)也随即影响到了柬埔寨,如《剑桥东南亚史》中写道,在吴哥王朝,君主“认识到了关于印度教诸神、印度教和佛教的各种形式的祈祷以及政治空间的宇宙论概念。”吴哥君主把婆罗门教中湿婆神作为王权统治的工具和象征,以维护和加强自己的政治统治,也就是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制度,其中由于传说湿婆住在吉罗婆山,而林伽又是湿婆和国王的象征,所以林伽应该被供奉于山顶或者高地,如果没有这样的地方,可建造高高的山庙,以供众生崇拜,高棉人认为处于首都中心的山庙就像须弥山,它是宇宙的中心。至此,山对于高棉人又多另了一层意义。

吴哥王朝的开国君主—阇耶跋摩二世(意为“胜利”的守护者),是一位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君主,他领导柬埔寨摆脱了爪哇夏连特王朝萨摩罗统迦王的控制、获得独立,并统一了全国。他为王朝后来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将婆罗门教中息瓦神的神权与自己的王权联合在一起执政后,他所建造的第一个神庙—隆镇神庙即被建造在高高的荔枝山上,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再如, 公元889年,因陀罗跋摩一世驾崩,太子耶输跋摩一世登基继位。他是吴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国王之一,在处理国家要务、保卫国家和建设国家方面显示出了卓越的才能,执政期间,做出了很多重大决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把都城洞里萨湖边古都诃里诃罗洛耶城(罗洛士)迁移到西边巴肯山所在的一片平原上。这个新都城是吴哥地区建立的第一个都城,名为“耶输陀罗补罗”,其都城中心即是巴肯山,现在的遗迹位置为以巴肯山为中心的方圆36平方公里的区域,当时认为它就是婆罗门世界的宇宙中心—须弥山,是还说是国王死后恢复原身居住的地方。之前说过自吴哥王朝开创以来,在高棉人的意识里,神与王是相通的,而山具有崇高地位,因为在山的高处,国王觉得能与神灵想通相会,而在山上建寺,可供民众崇拜。公元893年,耶输跋摩一世在巴肯山建造了巴肯寺,用以供奉林伽。吴哥开国君主引入婆罗门教湿婆派和林伽崇拜同王权有机结合起来,提倡神权政治,即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在这种体制中,我们可以看出,林伽成为国王、王权和湿婆的象征,而婆罗门世界的宇宙中心是须彌山,那里被认为是天地神圣的会合之地。所以林伽应该被供奉于山顶或者高地,如果没有这样的地方,那么就用石头垒成土堆、高地,造成山形,再在山上建神祠,以供众生崇拜。所以山又演变成林伽崇拜的重要载体,所以说林伽、山、神灵与王权是紧不可分的。其中的“山”文化代代相传,影响深远。

三、结语

如上所述,山崇拜信仰在高棉民族信仰中由来已久,来自于原始人的实用心理期待,并不是印度文化影响下产生的结果,只是说印度文化的传播,伴随着高棉君主对印度王室统治模式的借鉴,使得高棉族对山的崇拜在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多增添了一些宗教和政治含义。这种“山”文化最初植根于高棉族的原始宗教中,后来接受了两次印度化后,印度宗教的引入与发展,同这里的当地原始信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柬埔寨普通民众眼里抑或是以前的高棉君主眼里,山是神圣的地方,山也是高棉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为高棉人民提供源源不断的必要的生活物质。山是可敬的,山中物产丰富,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的必要物资,山是可畏的,它崇高峻极,直插云端,建架起人神相接的桥梁;山是国家之本,“国必依山川”,君王有德,才可保山川常在,国泰民安。

参考文献

[1] [新西兰]尼古拉斯·塔林,等.剑桥东南亚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2] 陈显泗.柬埔寨两千年史(第一版)[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 邓淑碧,彭晖.柬汉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 李晨阳,主编.柬埔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 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6] 梁志明,等.东南亚古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相关热词搜索: 初探 崇拜 信仰 民族 高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