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 浏览次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后工业时代后国家调整了战略发展方向,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但是在研究和发展中总结出,旅游业的发展会受到金融危机、自然灾害、政治动乱、恐怖主义和战争的影响,除此之外,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比较薄弱,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下面就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好的发展策略,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支柱产业 旅游业 发展对策

旅游业在以后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加以重视,在良好的环境中为旅游业的繁荣努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我国已经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由此就可以看出国家对其的重视,当前已经将其定位于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情况在之前是前所未有的,这表明国家对以后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调整,当前的工作就是怎样发展好我国的旅游业,为国民创造财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1、对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理解分析

对于战略性支柱产业而言,其在一个国家的产业群中是主导地位,如果该产业发展不顺利,或者受到一些影响,也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发展,对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支撑作用。战略产业可以说是攸关一个国家不得不发展的产业,能够称之为支柱产业的,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一定会占有很大的份额,同时对不同的产业群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我国将旅游业定位为国家的战略支柱产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旅游业应对金融危机、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的作用,其发展的好坏,也将直接关系着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必须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旅游业的发展[1]。

2、分析当前在发展旅游业时所面临的问题

2.1 旅游业的脆弱性容易出现波动

通过对各个地区、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分析,其经常会受到自然灾害、战争、经济或金融风波、政治动乱、恐怖主义的影响和干扰导致之前本国旅游业发展很稳定,在这些因素的影响变得非常混乱,打破了之间经济发展的平衡性。通过对细致问题的分析,发现造成旅游业脆弱性主要有下列几方面的因素。第一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而且这些事件在发生之前都是不能预见的,对于旅游业而言,在发展过程中,其对周围环境有高度的依赖性,对周围的综合市场有一定的依赖性[2],很多外界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对其造成意想不到后果。当其中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后,非常容易发生连锁反应,在社会发展中可以说旅游业是最敏感的一环,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非常被动,而且其在市场中缺乏引导消费的能力,导致旅游业的脆弱性非常明显。第二方面,旅游业在发展中经常出现波动,这有事实依据,例如对于我国在2000到2012年,中国旅游就出现了两个非常明显的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在2003年出现的,这一年入境的旅游人数、入境的旅游外汇收入、出境的花费增幅、出境人数的增幅等,和上一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3],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例如在出境花费增幅方面,出现了历年中波动最大的情况,属于历史最低值。对于其中的第二个转折点,就是在2008年出现的,和2003年相比,虽然下降幅度缓慢,但是一直都处于下降的趋势,通过对这些关键年份的分析也可以发现,在2003年中,发生了非典疫情,而在2008年的时候,发生了世界金融危机,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外界不确定因素对旅游业的影响。不仅是我国,这些情况的发生,也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导致市场萎靡不振。除此之外,在2008 还出现了两件大事,就是南方出现了冰雪灾害,汶川发生了5.12大地震,这些都是突发事件,事发之前都没有任何的预兆,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当年我国的出入境市场呈现大幅度的下降,通过这些实际的例子可以证明,由于旅游业的脆弱性,再加上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导致旅游业发展很困难,其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4]。

2.2 和战略性定位还有很大的差距

对于战略性支柱产业而言,其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第一点,就是产业的规模非常大,通常情况下,其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会占到国内GDP的5%以上,在当地地区有很高的影响力,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第二点,对于战略性支柱产业而言,在需求方面有很高的弹性,通常情况下弹性系数会达到1.0,除此之外,该市场还具有非常强的扩张能力,和其他行业相比,发展速度非常快。第三点,劳动生产率持续快速增长[5],导致我国的生产成本开始下降,这样也增加了就业机会,可以解决当地人们的就业问题,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有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度高,在发展中得到长期的支撑,可以有效诱导新兴产业的崛起。

2.3 旅游产业中的一些其他问题

在旅游市场中,国内旅游群体消费水平低,因此对经济市场的刺激有限,在旅游业中一般白领、蓝领是旅游的主体,而农民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没有拉动农村人口进行旅游,因此旅游人群单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短,在经营中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问题,例如小散弱差是当前旅游业的现状,在旅游业中缺少龙头企业,由于大型旅游企业的缺失,导致不能形成品牌力量,在当地的影响力偏弱[6]。

3、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3.1 旅游危机管理模式必须满足我国的基本国情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得知,旅游业天然就具有其脆弱性,这一客观事实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改变的,其是旅游业的内在属性,也是在发展中遇到的最为矛盾的问题。在对旅游业进行经营发展中,必须突破其运营不稳定的瓶颈,如果在某一时期发生突发事件,当无法有效的应对之后,非常容易酿成旅游危机, 造成严重的产业风险,直接制约旅游产生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建立旅游危机管理模式,有效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除此之外,由于全球气候开始变暖,在一些地形复杂地区经常发生地质灾害,进而对当地的旅游业产生影响,针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旅游发展过程中[7],相关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提高危机意识, 建立规范的应急机制,该机制还应该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这样就可以强化旅游业自我修复能力,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后,其可以在该机制的框架下,严格按照规范应对突发事件,将其对旅游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以后的经营发展中,一定要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第一点,在实践中要积极对旅游脆弱性理论进行分析,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旅游危机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其处理的经验,分析其处理的方法,以及临时应变能力,推动我在这方面的应对能力,增加国内应对旅游危机的成功案例,稳定旅游业的健康、长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旅游业应对自然灾害、战胜政治、迎接经济动荡的力量,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点,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机关部门,都要提高应对旅游危机事件的能力,在日常工作培训中,都应该加强这方面内容的培训,完善政策、资源的储备[8],与此同时,在机制、组织方面也要进行危机管理的完善,设定权责明晰的旅游危机反映机制,只有在这方面多做准备,平时加强这方面内容的培训,经常事件演练,才能在事件发生后,准确对旅游危机进行干预。第三点,设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如果在某一时间段发生了突发事件,而对广大的旅游人员有负面影响,或者会威胁到其个人的人身安全,当这一信息得不到官方的证实,或者广大的旅游团体不清楚事件的真相时,就容易造成恐慌,进而取消到某地区的正常履行路线,极大地影响了旅游的发展。但是建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后,当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平台等及时发布,对一些信息进行核实,加强和外界的沟通,这样公众就能准确及时地了解旅游危机,消除公众在这方面的恐慌心理[9]。

3.2 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大型旅游企业

我国旅游业发展出现的瓶颈,就是没有大品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在管理方面也没有优势,直接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当旅游业形成不了规模后,将其上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无从谈起,也不能从当前的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针对这一情况,一定要建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在发展策略方面,应该结合当前旅游市场的运行规律,使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积极发展我国特色的旅游业[10]。在当前情况下,一定要依托现有的旅游企业,通过产权作为和市场之间的纽带,企业大型化发展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可以进行合作合资,或者是利用资产划拨、企业兼并等,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创新企业集团的经营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为以后向旅游强国迈进打下鉴定的基础。针对一些对旅游业发展有束缚的产业,必须进行产业重组,或者是进行产业优化,推动全国旅游业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在转变过程中,保留各自的核心价值,例如企业的差异性、特色等,重新组建一批拥有较大品牌影响力的大型旅行企业集团。除此之外,当地政府要予以支持,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一二产业中不同的企业,可以结合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让其向旅游业转型,有效利用现有资源,通过相关政策扶持,让这些企业向第一、第二产业中融合,开辟旅游集团化发展的新空间[11]。

3.3 在旅游业中引入信息化技术

对于我国的旅游业,在发展中想要迈向现代化,成为国际中的佼佼者,就必须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提高旅游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加强网络方面的宣传和业务推广,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旅游者可以利用计算机,登录该旅游公司的旅游平台,预订系统(CRS)、3G技术[12],到互联网上进行旅游信息的调查,或者直接登录内部网站,进行相关事宜的咨询和查询,了解和旅游有关的旅游产品、旅行社、旅游景点、路线交通、食宿问题、景点名胜等,除此之外,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还可以很好的实现 在线预订、在线咨询、在线交流、在线投诉处理 在线支付,这些都是电子商务中所具备的功能,通过利用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后,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而且旅游价格信息也更加透明化,在进行费用支付时[13],操作方便,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有利于旅游业以后的发展。除此之外,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可以利用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以及相关的客户数据库,对客户的信息加以归类整理,分析其在旅游方面的一些需求,针对游客的喜爱和偏好,进行量身定做制定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水平。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在进行旅游业开发发展过程中,旅游业容易受到外界的干预,对外界的变化非常敏感,如果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或者经常性的波动,导致旅游业的发展不稳定,进而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上述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旅游事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东艳.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 2015(2):73-77.

[2]吴殿廷,王丽华,王素娟,等. 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战略对策[J].中国软科学, 2010(9):1-7.

[3]罗明义.对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认识[J].经济问题探索,2010(6):145-149.

[4]邢宝学,李亮.战略性支柱产业视角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30(4):28-31.

[5]刘睿,李立华,唐伟.旅游是战略性支柱产业还是独立经济增长因子?——关于国外旅游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综述[J]. 旅游学刊, 2013, 28(5):35-42.

[6]王玉川,姚启俊(图). 旅游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J].江淮, 2010(6):39-40.

[7]何建民.上海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要求、路径、潜力与对策研究[J]. 旅游学刊,2011,26(5):30-39.

[8]吕本勋,罗明义.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涵与外延[J].旅游论坛, 2011,04(6):40-44.

[9]林水富,兰思仁.福建省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路径探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1):49-53.

[10]方敬华, 窦晓军. 把旅游业培育成我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J].政策瞭望, 2013(3):23-25.

[11]王航宇,孙玲,王计平.基于ARCH和GARCH模型的重大事件对中国旅游业影响研究——以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1(4):76-80.

作者简介:

刘升福 (1973-),男,管理学博士,教授。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力明波 (1977-),男,湖北钟祥人,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热词搜索: 支柱产业 战略性 旅游业发展 对策研究

【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