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公立医院深入参与区域化党建的对策研究

| 浏览次数:

zoޛ)j馝߮8iOiߟiuM8zn6Ӎ5~㾵m{Z总结分析,提出目前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改进路径和方向。

(一)加强组织共建,形成联动协同机制

区域化党建工作涉及到市委市府、区委区府、区县卫生计生委、街道社区党工委、二三级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个行政管理和医疗服务部门,二、三级医院参与区域化党建的成效,也取决于上述部门的各司其责,多方联动。

1.加强顶层设计,落实制度保障

调查问卷显示,二、三级医院的医生和管理人员认为,区域化黨建的更好推动,最需要得到区委区府( 63.6%)的支持,其次是市委市府(56.3%)、区县卫生计生委(53%)、街道社区党工委( 49.9%)、二三级公立医院(40.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5%)(见图二)。

同时,在二、三级医院的医生和管理人员中,有54.3%的被访者认为参与区域化党建服务的医护人员应该获得一定的报酬,并认为200元-500兀/4小时最为合理(57.6%)。

由此可见,二、三级医院参与区域化党建服务工作,虽然参与主体是二、三级医院,服务主体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普通百姓,但是区委区委、市委市府的宏观政策制定和经费支持落实非常重要。推动社区化党建工作的动力关键来自于区级和市级层面,其次是具体操作层面的医院及社区服务中心。政府层面前瞻性、系统性的规划,和相应激励机制、经费保障的跟进,将有助于此项工作走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通道,从而为更多的百姓带来福祉。

2.加强部门联动,提高管理水平

调查显示,有47.6%的二、三级医院医生表示自己无法参与区域化党建医疗服务项目的原因是“时间和形式不同定,不能提前安排”,有35.6%的医生表示“相关活动安排的信息渠道不易获取,错过参与机会”。(见图三)

在老百姓方面,认为自己“总是能够”及时获得公益活动信息的占22.2%,有43.4%表示“经常能够”获得,而“偶然能够”和“几乎不能”的比列分别为30.2%和3.9%。(见图四)

与此同时,二、三级医院的医生也对政府和医院管理者提出进一步要求,他们认为区域化党建工作应该有全面、系统的规划(82.2%),各医院、医生资源要进一步整合(65.4%),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要创新(57.4%)。(见图五)

数据说明,无论是医疗服务的提供方还是接受方,都对区域化党建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专人专岗,在系统规划、周密部署、宣传告知、成效评估等方面进一步做深做细,使医务人员感觉有价值,老百姓感觉得实惠。

(二)发挥资源共享,服务社区广大群众

如前所述,老百姓对目前区域化党建服务工作的满意率达到84%,但认为仍有提升的空间(47.6%);目前老百姓享受区域化党建公益服务的频率大多为一季度一次(41.4%),有些为一个月一次或以上(29.9%),而老百姓预期的服务频率,选择一个月一次或以上的占49.6%,选择一季度一次的占38.9%;与此同时,医生则认为公益服务的开展频率一季度一次最为合适(52.6%),选择一个月一次或以上的较少( 15.5%)(见图六);调查也显示,影响医生参与区域化党建医疗服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参与”( 71.4%)。由此可见,老百姓的期待和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弥补这一差距的办法,不可能是简单地提高服务频率,增加医务人员负担,这样的做法有可能影响二、三级医院的医疗安全,影响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对老百姓并无益处。既然“量”的提高目前有困难,那就在“质”上做文章。

1.量体裁衣、需求定制

目前,区域化党建公益服务的形式丰富,包括学科齐全的大型义诊、专题化小型义诊咨询、科普宣教或健康讲堂、慢病免费筛查检查、二三级医院医生坐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等等。调查发现,老百姓对这些服务形式的认同度都很高,其中老百姓最喜欢的是“科普宣教或健康讲堂”(72.6%),其次是慢病免费筛查检测(69.6%)(详见图七)。调查同时发现,不同区域的老百姓,对服务形式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比如静安区居民对“健康宣教和健康讲堂”更感兴趣,而闵行区居民最喜欢的形式是“慢病免费筛查检测”。因此,各二、三级医院在服务社区百姓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前期调研,实现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将二、三级医院的优質医疗资源用在刀刃上。

2.服务下沉、长效机制

在对比老百姓已经得到的服务和希望得到的服务(图七)后发现,二、三级医院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目前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深度,医院均已从百姓需求出发安排医疗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但是在“二、三级医院医生坐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这两方面,服务覆盖到的百姓分别为31.9%和23.9%,而希望得到该两项服务的百姓分别为47.6%和43.6%。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坚持医联服务模式,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优质资源下沉,这是国家对二、三级公立医院提出的要求。此项工作的推进涉及各级党政部门和医疗机构,需要全盘谋划、持续推进。而区域化党建作为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及百姓需求有效对接的一个渠道,必将成为推动分级诊疗的有效途径之一。

3.前期策划、后期评估

如前所述,有很大一部分百姓表示公益服务信息的获取渠道不够畅通,有70.5%的百姓希望提前1-2周获取信息,其中62.9%的居民希望是通过“手机短信和微信平台推送”,67.3%希望“张贴宣传广告”,53.1%希望“通过街道党工委、社区联络站通知”;在医务人员中,45.1%的被访者认为政府和医院管理者应该在“媒体宣传进一步加强”方面有所改进。(见图八)

现有的区域化党建公益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是数据显示前期的宣传工作尚有改进的空间。此外,目前的公益服务较少开展后期评估。百姓在享受服务后的获得感,和医务人员在提供服务后的获得感,应该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这将有助于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促进人才共育,培养优秀人才队伍

1.建立激励机制,培养青年人才

在二、三级医院参与区域化党建服务的医务人员中,78.3%为党员,21.7%为高级职称,45.6%为中级职称。这些医务人员既是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也是临床业务骨干。他们参与公益服务的动因主要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90.3%)和“党员先进性的体现”(72.3%),但同时也希望以此“拓展病源渠道”(22.6%),“开展课题调研”(25.5%)。在被问到“通过参与区域化党建项目,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收获”时,“个人价值感的提升”是排名第一(80.8%),其次是“业务能力的进步”(61.2%)、社区资源的共享(44.1%)、社区治理的参与( 40.45)、病患资源的积累(38.3%)。这些数据都表明,医务人员参与公益服务首先是出于个人责任感和价值感,同时也伴随着个人成长和业务发展的需求(图九)。区域化党建工作要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必须是政府、医院、医务人员、百姓多方共赢的局面,其中医务人员的获得感也至关重要。管理部门要加强激励,建章立制,将区域化党建公益服务作为考核医务人员的重要指标之一。

2.授人以渔,夯实基层医疗队伍

目前已经开展的区域化党建服务项目,80%以上都是大型义诊和健康宣教,服务对象基本是以社区百姓为主,而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基层医务人员的项目较少。百姓对二、三医院医生资源需求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的医疗水平与百姓的期待存在差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后可以在社区(家庭)医生培养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通过课题申请、临床教学等方面的指导,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水平和质量。

(四)开展理论共研,提升思想引领水平

1.多维度、多视角,提升区域化党建研究水平

习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全体人民紧密连接,“健康中国”成为多方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在区域化党建框架内,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可以实现多方联动、优势互补,共同开展党建理论及实践合作研究,为区委、区政府及医院党政各项决策提供更为全面的科学依据和更为多元的利益视角。

2.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丰富党建引领的形式和载体

以往,二、三级医院的党建工作一般都局限在医院内部,开展对象为医生、护士、管理人员等医务工作者,因此党建工作形式单一,载体有限。通过区域化党建的平台,各个共建主体之间可以实现党建项目共同参与,相互开放,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的党建工作网格化联动机制,提升各单位思想引领的水平和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五)促进发展共赢,提升区域党建品牌

1.服务项目品牌化

调查显示,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社区百姓,都希望区域化党建服务的项目能够提前预告,加强宣传,提高质量,注重成效。因此服务项目的品牌化建设势在必行。区域化党建要从松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各级相关管理推进部门要注重项目的前期孵化和后期培育,整合以往服务形式,努力打造百姓和专家均认可的服务项目,形成品牌效应。

2.区域党建属地化

调查显示,有84.8%的二、三级医院医务工作者认为,区域化党建的主要服务内容应该是“为医院所在区域的老百姓提供医疗资源”,76.2%认为应该“为医院所在区域的社区医生提供专业指导”(见图十)。区域党建属地化,形成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和街道、百姓的良性互动,发展共赢。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化党建共建合作,老百姓享受到便捷、质优的医疗服务,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得到提高,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进一步融入社区、共享公共资源,二、三級医疗机构得到百姓认同、医患关系更加融洽,社区实现共管共治、和谐发展,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目前的二、三级公立医院参与区域化党建的实践,距离医务人员、市民百姓的理想预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尚有改进的空间。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公立医院参与区域化党建的调查研究及对策分析,达到促进发展共赢,提升区域化党建品牌的目标,逐步形成“社区街道党工委+医院+区卫计委”三位一体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使区域化党建内涵更丰富,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强烈,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杜彬伟区域化党建及功能定位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127(4).24-25

[2]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N]人民日报,2016.08(21),01版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5] 38号,2015,05,17

[4]上海市市委组织部、上海市党建研究会区域化党建带动“两新”组织党建的实践与探索[N]组织人事报,2016,6,28,12版

[5]王远鸿上海市委组织部区域化党建要重视“八项注意”组织人事报,2016年3月29日,第12版

相关热词搜索: 党建 参与 区域 对策研究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