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物质以时间和空间的形式存在,以时间和空间的形式发展和变化,其根本动力是能量的震荡。生命作为一种物质,它的发展和变化(即生老病死)也是能量的震荡引起的、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及排列组合的不同。时空医学以此哲学逻辑立论,吸收古今中外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有关成果,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删繁就简,独辟蹊径,以人体内部“两身”(肉身、元身)和“五焦”(上焦、中焦、下焦、内焦、外焦)的时空物质能量震荡变化为核心,辅以人与外界(包括个体病人本身以外的其他一切事物)的能量震荡变化,来分析判断人体健康程度和得病原因。时空医学认为,人之所以得病或亚健康,是因为能量在人体中的平衡分布状态被打乱了,治疗的方法就是调整被打乱了的分布,使之重归平衡,就这么简单。
【关键词】 替代医学;时空医学;两身论;五焦能量学说;无相病学;新疾病观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00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101-05
时空医学是一个完整的新兴医学体系,她填补了中西医的空白,是现代医学的有力补充,是最具潜力的“第五医学”或“替代医学”,将会成为21世纪医学的主流。
1 时空医学的内涵
1.1 “时空医学”之命名
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时空之中。人体生命的内部时空,属于医学的研究范畴。
生命和时空,是一对互根互存的概念,不存在没有生命的时空,也没有脱离时空的生命。这是因为,“时空”囊括了一切事物,生命是感知事物存在的主体,事物则是因生命的感知而存在的客体,感知的结果便体现为“时空”。时空并非绝对存在,而是与生命相对存在。
不同时空维度存在不同的生命,所谓“一花一世界”。不同生命又具有不同的时空特性。
人体生命,是宇宙中最具代表性的生命,宇宙所有的时空维度在人体上都有交集,故被称为“万物之灵”。人体生命活动,是存在于不同时空维度的物质相互交织、转化的结果。这些物质根据其特性归类为两大类,一类是“可见”的实体物质,另一类的是隐性的“暗物质”(或“反物质”)。实体物质具有空间三维性和时间一维性,空间上体现为长、宽、高,时间上体现为不可逆的衰老或衰变(粒子性);暗物质或反物质刚好相反,占有三维的时间和一维的空间,时间上表现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空间上是不具固定形态的波动性存在。这两种物质的本质都是“能量的振动”,因而能相互转化。在人体生命的内部时空中,实体物质之间、暗物质(或“反物质”)之间、实体物质与暗物质之间的能量转换,形成生命的产生、孕育、落地、生长、衰老和死亡,构成了生命活动的全部,完成了一个生命的“轮回”,在起点和终点,生命呈现一样的状态,空间性消失(实际上是转变为一维的波动);孕育到落地长大成人,是时间换空间的过程;衰老直至死亡,是空间又回归到时间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时空弯曲”在生命中的体现,可以说,人体生命的实质,是人体内部时空不断发生弯曲的过程。
这也是宇宙演变的基本概貌——不同特性的物质交织在不同的时空维度中,物质“进进出出”,能量状态不断发生变化,时空转换一刻也未曾停止,在起点(大爆炸)和终点(湮没)之间不断“轮回”。正是因为将宇宙的时空演变进程“浓缩”在人体中,人体被称为“小宇宙”。在人体“小宇宙”中,也有类似宇宙天体的“自转”、“公转”现象,以及“湮没”、“黑洞”等宇宙现象,与中国古代先哲圣贤探索宇宙的结果——“天人合一”的观点完全吻合。因此,研究人体生命,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探索宇宙;反过来,探索大自然,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解析人体生命。天体“大宇宙”与人体“小宇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成“一一对应”关系,彼此之间的许多物质相互“映射”、在对方的空间形成“投影”,从而产生“暗物质”(或“反物质”)的特性物质现象,由此造成了许许多多宇宙奥秘和人体生命的不解之谜。有“奥秘”、有“不解之谜”,才有探索的基础,才有探索的必要,才有探索的结果。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永远不会停止探索宇宙奥秘、探索生命不解之谜的脚步。
(有关“自转”、“公转”以及“湮没”、“黑洞”等宇宙现象在人体时空中的具体状况将在《时空医学基础理论》一书里有专门的阐述)
综上所述,研究人体生命,探索不解之谜,离不开“时空”二字。此即“时空医学”命名之缘起。医学的初衷是对治疾病,殊不知,疾病只是人体能量活动发生异常的外在表象,进一步讲,是人体时空发生了非常态弯曲,空间向时间加速转换,体现为人体加速走向死亡。医学的主要任务是维持人体时空的动态平衡(健康状态),实现机体的正常死亡。
1.2 “时空”的哲学思考 解析汉字,“时”为方寸之间的日之升降起落。日温心火同属性而心日一体,方寸之间的升降起落即为动念。念之延续为时,体现生命的存在;念之息灭为空,则是生命的本来。此“空”是空性之空,而非顽空、真空,是生命的深层特性。
本原,即根本,是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是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依据。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那么,生命的本原究竟是什么呢?
生命的本原,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精神”和“物质”这对概念,犹如好和坏,上或下,善与恶,是人为划分的结果,是后天意识的产物。既然是本原,就不该存有二分的分别,而应当实现无二之统一。着重强调,此“一”是用于理解所有事物的同一特性而称为“一”,并非代表某一具体事物,因为时间万物的共性不可能是某一具体事物。而万物的同一特性又是客观存在,否认其存在,等同于否认世界有起源,否认生命有起源,这显然不符合逻辑。那么,这种特性是什么呢?
这种特性就是“空”。空是时间万物的根本特性,但此空不是真空,不是空无一物的空,不是龟毛兔角,不是不存在、没有,相反,空也表征着存在,是妙有。为帮助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时”来理解“空”。
相关热词搜索: 试论 时空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