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基于旅客舱位选择的航空收益管理

| 浏览次数:

摘  要:当前,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很多航空公司都开始寻找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途径,正在不断加快收益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步伐。航空公司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收益管理,那么该公司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当前,旅客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航空公司应依据旅客的现实需求开展收益管理工作。文章基于旅客舱位选择,重点分析了航空收益管理问题。力求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航空公司收益管理效果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旅客舱位  航空收益  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有很多行业都开始关注收益管理,尤其是航空运输业。收益管理理论及相应的方法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在规定的期限内将不同的产品销售出去,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将产品销售完,那么就会给其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航空收益管理指的是航空公司借助多种多样的手段将每一航班、每一航段的每个座位以最合适的价格进行出售,从而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营经济效益。

一、 影响旅客舱位选择的因素

(一) 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是指:与旅客无直接关系或者说旅客无法自行决定的因素。包括:地区经济及政策因素、舱位等级因素等。1、地区经济因素。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业的发展状况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则这些地区的人们往往会选择比较舒服的商务舱;而如果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则他们往往会选择经济舱,有时候还会选择打折机票。2、政策因素。当前,旅游乘客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公务出行所占的比例较大,通常公务乘客往往都是公费出行,因此他们会根据公费选择不同等级的舱位。3、舱位等级因素。航空公司会依据物理舱位设定相关的限制条件,并使之成为旅客选择舱位等级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 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指的是:与旅客有直接关系或者旅客可以自行决定的因素。包括:旅客的实际经济收入、旅客出行的主要目的、旅客的时间价值等因素。1、旅客经济收入。一个人的经济收入状况会影响到其实际购买力。当旅客在购买机票时,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经济收入来选择舱位等级。2、旅客出行目的。旅客的出行目的有很多,如有的人是出于旅游目的;有的人是为了公务;而有的人则是为了探亲。对于自费出行的旅客而言,其在选择舱位等级时会考虑到经济性;对于公费出行的旅客而言,其在选择舱位等级时,通常会考虑其舒适性以及便捷性。3、旅客时间价值。时间价值高的旅客,他们往往会选择较高的舱位等级;而时间价值不高的旅客,则他们往往会选择较低的舱位等级。

二、以旅客舱位选择为基础的航空收益管理

(一)航空收益管理的内涵

所谓收益管理是指将市场作为导向,通过仔细划分市场,分析消费者的行为,确定最合理的出售价格,以此来提高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航空公司要想灵活运用收益管理理论,则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为应用;第二个条件为理论;第三个条件为技术。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航空运输业呈现出以下的特点:私有化、自由化。由于航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旅客需求的特征也逐渐多样化,因此,收益管理问题变得日益复杂。

(二)航空收益管理途径

第一阶段,借助“剩余座位”,推动航班收益的不断增加。由于受到顾客需求的影响,航空公司不可能将所有的票都出售出去,因此每一航班都会有余票。此时航空公司就需要管理好余票,以此增加自身的经济效益。具体管理方法为:1、借助超售技术提升经济效益。航空公司要借助超售技术,达到减少剩余座位的目的。2、借助折扣票提升经济效益。航空公司只要保证折扣票的价格高于变动成本即可,但是该方法往往适用于高密度航班。

第二阶段,借助多级票价结构,推动航班收益的不断增加。旅客舱位选择行为是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的研究方向。当旅客在购票的过程中,发现没有令他满意的舱位,此时该旅客有可能会放弃购票,还有可能选择次优的舱位,然而这个次优舱位的出售势必会提高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随着旅客需求的不断变化,划分航空运输市场的准则也逐渐增多。究其原因在于在管理剩余座位时,航空公司依据不同的价位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此时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是此处需要注意的是,航空公司所采用的多级票价结构存在一定的风险。航空公司为了更好的规避风险,其就要为商务舱、全价票的乘客提供较为优质的服务。

第三阶段,借助流量控制,推动航线网络收益的不断增加。航空公司航线结构的变化,会减少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但是联程航班以及多级票价的出现,都会直接影响到航空公司的实际经济收益。对此,航空公司要合理划分旅客性质,区分出商务旅客和休闲旅客。同时,针对不同性质的旅客,航空公司可以为其提供不同等级的舱位选择。此外,航空公司还要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了解出行旅客的特征以及旅客在舱位属性方面的选择偏好,然后再对各个舱位等级的选择概率进行计算,最后依据概率确定不同等级的舱位。如此,既有效满足了各类旅客的实际需求,又减少了机票的剩余量。

三、结束语

由于每位旅客的出行目的、支付费用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他们的需求也存在差异。不同的需求导致他们对舱位的偏好也不同。在具体选择舱位时,旅客会依据自身的经济情况、自身的偏好来进行合理选择。面对这种情况,航空公司要为旅客提供不同等级的舱位,以此不断增强自身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 李金林,雷俊丽,冉伦,贾慧颖.航空收益管理柔性舱位控制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04).

[2] 陈蓉,刘向荣,樊玮.基于旅客选择的航班座位优化分配模型[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4(04)

[3] 李金林,雷俊丽,冉伦,贾慧颖.航空收益管理柔性舱位控制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2(04).

作者简介:

王  璇  (1968.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北京市,当前职务:北京化工大学运营管理系主任,当前职称: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冯志猛  (1988.9-),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西省高平市,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供应链与收益管理。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市  100029)

相关热词搜索: 舱位 旅客 收益 航空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