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特种设备的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浏览次数:

[关键词]特种设备;现状;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种设备与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涉及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锅炉每年消耗掉全国煤产量的70%,是工业生产的“心脏”;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附属设备的投资额在石油化工项目中,约占项目设备投资总额的40%-50%;起重机械、场(厂)内机动车辆作为现代生产资料的主要搬运设备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力、港口、建筑、制造业等各个领域,其拥有量和配置已经成为上述产业装备水平的重要标志。这些特种设备,有的在高温高压下工作,有的盛装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010年6月,在国务院颁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一周年的日子,国家质监总局等七个部门联合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特种设备“没户口”

特种设备的数量及其安全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其拥有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其安全状况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管理水平。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从1955年起,我国就对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督管理,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章。2009年,国务院又正式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有序开展,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然而,在现实中,仍有不少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或业主不认真履行安全义务,不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其他法规、规章,导致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多多。特种设备“没户口”,非法制造、非法安装、非法使用问题突出。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应当向市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注册登记。少数单位的特种设备在未办理使用登记证和未履行报检手续的情况下,非法安装、非法使用,尤其一些小豆腐作坊、米粉坊,用汽油桶自制“土锅炉”,建筑工地自制升降机,给特种设备安全带来隐患。

二、特种设备“带病运行”

国家对特种设备使用实行强制检验和定期检验制度,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同时,不同的特种设备有不同的检验周期,如家庭用15公斤的气瓶每4年要检验一次;压力容器3-6年检验一次;锅炉每年要检验一次;电梯每年检验一次。我省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或落实不到位。最明显的是对使用的特种设备或到期应检的特种设备不报检,致使大量未检的设备在使用,造成事故隐患。为了确保特种设备检验率,检验机构以往采取催检的办法督促企业检验。这样做一方面增加了检验机构的工作量,使本来就少的人员显得更加紧张另一方面又容易淡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形成一种错觉,好像检验机构是为了挣钱而去求着企业检验。在特种设备检验期限届满后,不向质监部门申请检验、检测,继续使用,导致一些特种设备“带病运行”,超期“服役”。

三、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作为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人群,虽然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逐渐得到大部分企业的认同,但事实上,有不少的企业在这方面认识不足,舍不得投入。一是认为对新进厂的员工进行的“三级教育”已包括了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再组织特种岗位个人参加特种作业培训是重复培训,存在抵触情绪。二是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流动性大的事实,使企业对在职操作人员的培训存在顾虑,企业有时刚培训好一个工人就提出离厂。导致企业不愿在每个岗位上加强对员工持证培训。三是企业本身盲目降低生产成本,不愿增加安全生产的投入,对所有操作工进行培训。产生的问题就是,一个特种岗位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只有一个有证,以应付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没有按规定持证上岗,尤其是在培训普查过程中发现有个别企业甚至存在几十人无证操作特种设备的严重问题。另外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复审不重视。企业不重视特种作业人员复审工作,认为取到证后就一劳永逸了,没有定期复审,每年实际复审的人数占应复审人数的比例较低。某些人员已离开原操作岗位多年或证件早过期了,没有进行再培训,就直接上岗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主要的原因一是安监部门在培训宣传教育的力度上还没能渗透到每个企业业主和员工中,监管与处罚并举的措施还不完善。二是企业法人、主管领导和员工本身的持证上岗意识差,存在侥幸心理。

四、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生命无价。是什么导致特种设备安全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呢?首先是企业对特种设备安全意识的淡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部分企业受地方保护,厂门都不让进。不少企业尤其个体业主安全意识不强,拒绝设备检验,拒绝培训考核,管理水平低下。客观上为安全监察工作增添了难度。此外,目前的特种设备监察体制给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增加了工作难度。特种设备涉及各行业、各部门,仅仅依靠质监部门单一的安全监察,没有形成全社会的齐抓共管,是难以取得较好的监管效果的。目前,特种设备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期待全社会共同关注特种设备安全,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使用责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给人们一个安全的天空。

(编辑: 穆杨)

相关热词搜索: 现状及 特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