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落幕,脱欧阵营以51.9%的比例胜出,卡梅伦随即辞去首相职位。与此同时,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和欧洲议会议长舒马茨发表联合声明,欧盟将尊重民众意愿,希望英国尽快启动脱欧程序。
一时冲动还是理性选择
英国脱离欧盟并不是一时冲动。实际上,早在1975年,英国就曾经为此举行过一次全民公投。当时,67%的英国人选择了“留欧”。
此次脱欧公投,始于2011年卡梅伦否决欧盟财政条约。当时,卡梅伦政府提出,以欧盟放松对英国金融监管换取英国对该条约的支持,但由于放松金融监管可能导致欧盟应对欧债危机的努力落空,因此欧盟拒绝了这一提议,卡梅伦随即强硬地否决了该条约。
2013年,卡梅伦提出,如果连任,将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英国是否退欧。卡梅伦连任后,脱欧公投提上日程。从某种程度上说,英国脱欧是卡梅伦给自己挖的一个大坑。
总体而言,导致英国脱欧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民族情感上来看,由于“日不落帝国”时期的辉煌,英国存在着巨大的民族自豪感和主权意识,一直存在追求独立的思潮。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也认为英国并不是忠实的朋友。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期间,英国并未积极参与救助,这使得欧盟的一些国家对英国十分不满,双方关系降至冰点。
高昂的成本是英国考虑脱欧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根据有关资料,在2015年欧盟1450亿欧元预算中,英国贡献约182.3亿欧元,占12.57%,仅次于德国和法国。不少英国人认为,这样的付出与英国从欧盟获得利益相比很不划算。
欧盟统一的农业政策也让英国十分不满。在欧盟内部,对农业实行贸易保护和反倾销制裁,并且对自身的农产品给予补贴,这就使得原本具有一定优势的英国农产品丧失了竞争力。此外,欧盟在渔业领域实行配额管制,导致了英国渔业资源的浪费。
近年来,英国与欧盟一些成员国摩擦不断。英国倡导清洁能源与欧盟的东欧成员国家相互制衡较劲,欧盟推进的银行业改革触及了英国从业者的利益,欧盟预算案谈判也因为英国不满而险些落空,英国不同意欧盟有意向其输送大量难民等。
英国长期奉行实用主义原则,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忽远忽近。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使得英国在欧盟中的影响力逐步下降,丧失了话语权。
英国民众担心大量移民涌入会夺走自己的就业机会。同时,由于无法阻止欧盟对其输送大量难民,自身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公投前半个月在德国发生的枪击案更是导致了原来摇摆不定的人坚定了脱欧的决心。
对英国航空业的影响
根据英国航空航天、防务、安全产业的行业组织ADS的报告,2015年英国航空航天产业直接从业人员12.8万人,营业收入310亿英镑,其中27亿英镑为出口所得。
英国脱欧对本国航空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英国脱离欧盟后,一些国际制造商可能会将生产线转移到欧盟内部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空客曾在致旗下1.5万名英国员工的信中提到,英国在自由贸易和员工雇佣方面具有强大优势,继续留在欧盟有利于发挥这些优势。脱欧将导致英国的投资吸引力下降。空客英国总裁也表示,若英国脱离欧盟,集团将重新考虑在英国的投资,但不会立刻关闭在英国的工厂。
在英国作为欧盟成员时,英国企业可以在欧盟范围内自由高效地调动雇员,企业间的跨国合作与本国企业间的合作一样便利,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与竞争力,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多交易。一旦英国正式脱离欧盟,这一便利条件将不复存在。而立足于欧洲大陆的航空制造商在选择供应商时,英国作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盟友,英国企业在与欧盟以外的企业竞争时具有明显优势。例如,罗罗是空客A350XWB发动机的独家供应商。但英国脱离欧盟后,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
近年来,欧盟每年向英国提供约1亿英镑的研发资金,支持英国的创新、就业和出口。其中,大部分资金都流向了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离开欧盟后,英国将失去接受投资的资格,同时也增加了与欧洲其他国家间技术与人才交流的障碍。此外,英国退出欧盟单一市场后,所有英国制造商出口到欧盟的航空产品都将被征收关税,这对英国的航空企业无疑是极大的打击。
总而言之,英国脱欧后,可能会面临由于在规则制定上的影响力降低而侵害到市场竞争力、贸易障碍增多、在不同地域间调动员工变得困难、丧失许多投资机会等风险,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极有可能会影响英国航空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罗罗公司在公投前表示,如果英国离开欧盟,公司的一项6500万欧元航空发动机测试厂房投资计划可能就岌岌可危。事实上,对于罗罗、BAE这类国际性企业而言,英国脱欧的影响可能在短期内并不明显,但长期来看,其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与其他行业对于英国脱欧一事各持己见的情况不同,航空产业基本对此事保持同一态度,即希望英国留在欧盟。在ADS对其成员企业的调查中,82%的英国企业和95%的外国企业认为留在欧盟更有利于企业繁荣发展。
英国拥有罗罗、GKN、BAE等一些大型航空制造商,在空客、波音、庞巴迪等主制造商的供应链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据《里斯本条约》第50条,英国脱欧需要经历至少两年的谈判,甚至更长。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英国的经济、政治、贸易关系等都会处在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处在复杂局势中的英国航空制造企业会增加供应链的不稳定性。
当然,最先受到英国脱欧事件冲击的会是欧洲航空工业。欧洲航空产业具有高度一体化的特点,分布于欧盟各国的各大航空企业以空客为轴心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跨国航空企业为了经营便利也大都将资产分布在各个国家。作为欧洲航空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英国脱欧会打破这种紧密而顺畅的合作关系。因此,包括空客、罗罗在内的多家知名航空制造企业都在英国公投前发表声明,呼吁英国留在欧盟。
对空客公司的影响
空客的客机制造工厂遍布法国、德国和英国,其发言人曾表示:“欧洲无障碍流动的产品、人才和创意是空客业务模式的基础。”令人担心的是,英国脱离欧盟将从根基上破坏这种模式。
自1979年加入空客后,英国一直是空客生产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客在英国拥有16000多名员工,间接给英国400家企业带来了约10万个工作岗位。
空客投资了4亿英镑建设了布劳顿工厂,负责所有机型的机翼生产工作。菲尔德工厂则负责空客机翼、起落架、燃油系统等的研制和测试工作。布劳顿是空客的重要物流集散地,许多部段通过此地运往法国或德国的总装厂。此外,GKN、罗罗等空客的重要供应商也扎根英国。
在科研上,空客在英国建有菲尔顿设计部,2000多名工程师在此从事机翼集成、空气动力学、结构、系统方面的研究。空客与英国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等高校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此外,空客还与英国科研机构合作进行多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如下一代复合材料机翼项目等。
具体来说,英国脱欧对空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成本上升
英国包揽了空客飞机很大比例的制造任务,包括机翼、起落架、燃油系统、飞机结构、发动机等。空客利用欧盟“单一市场”的便利,在英国制造部件,再运送到德国、法国进行装配。英国脱欧可能会增加空客使用英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
二、改变投资战略
2014年,空客计划投资1亿英镑,用于布劳顿工厂和菲尔德工厂的研发工作和员工培训。在得知英国可能离开欧盟后,空客于2016年5月表示要重新考虑这项投资。脱欧前,英国在自由贸易和员工雇佣方面拥有一定优势。离开欧盟后,这些优势将减弱甚至消失,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资吸引力,让空客不得不转变其投资战略。
三、技术人员流动受障碍
离开欧盟会给英国和欧盟国家间的人员流动、资源共享和市场准入方面都带来障碍。让空客颇感为难的是,英国脱欧限制了其技术人员在欧盟国家与英国之间的自由流动,降低了效率。此后,如果空客要从英国引入一名技术人员,可能要花两三个月去办理签证。
四、部分订单暂时流失
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公布后,空客股票下跌6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的担忧——英国脱欧或许会影响经济发展,从而间接影响航空公司对飞机的需求。
维珍航空曾在今年1月表示要从空客购买12架A350-1000飞机。然而,6个月过去了,维珍航空依然没有确认这一订单。IATA的研究表明,脱欧会导致英国的航空旅客在2020年减少3%~5%,而英镑贬值会使英国的出境游乘客减少5.6%。如果IATA的预测准确,那么维珍航空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减少运力,而不是购买新飞机。
相关热词搜索: 英国 空客 脱欧后上一篇:高校化工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