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里氏90级的日本大地震,意外引发了对世界各国核能发展战略的质疑,大部分新核电站项目被搁置。事实上,核工业近年来总体上—直保持着不错的安全记录,但核能始终存在着人类不可操控的风险,却仍需与世界——尤其是亚洲国家——对能源供应同益增长的迫切需求作艰难博弈。
美国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核能生产国,其产量占比超过全球核发电量的30%,供应了全国电能的20.2%。虽然1979年3月发生的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导致美国长达30余年都没建起新的核电站,但电能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全球变暖的压力,使美国近年来出现了一股核能复兴的势头。在日本核泄漏后,奥巴马也表示,核能将依然是美国能源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长期核能政策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但短期内,核电站建设却会因此次事故而放缓。据悉,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目前已开始重新审核美国12家企业提交的20多座核电站执照申请。
日本
早在1973年,能源匮乏的日本就将核能确定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其中三太核电工程制造巨头——东芝、日立及三菱重工更成为排头兵。日本核能产业的一大特色就是“官民体”,雄厚的财政力量是推动发展的基石,也正是由于体制的呵护,这里还有众多超期服役的核电站存活了下来,因而留下了安全隐患。目前,该国是仅次于美、法的第三六核能发电国,未来20年还计划新建14座核电机组。而除了在本土,日本近年也抓紧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扩张其核能版图。
法国
法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核电生产国,占发电量的78%,它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出口国,每年可获得超过30亿欧元的收入。法国核电站平均运行时间达25年,而最“高寿”的两座反应堆于1977年投产。福岛核电站泄露后,这也成为反核人士担忧的焦点。实际上,法国总理已宣布将逐个检查所有核电站反应堆的安全性。今年,该国多座已投产30年的反应堆将停产数月,接受10年一度的大检。但尽管如此,事故发生后,法国两大核电工业巨头——法国电力和阿海珐两家公司的股票连续两日持续下跌。
俄罗斯
对于日本目前面临的核危机,俄罗斯和其他东欧国家可以说是最为感同身受的。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爆炸事故至今在很多俄罗斯人心中还是一段抹不去的阴影,其泄露的核燃料,影响了整个欧亚大陆乃至大西洋西岸的生态环境。虽然此次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俄总理普京坚持俄罗斯将继续其核能战略。但该国很多专家已建议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核能发电。目前,核能源占到俄罗斯发电能源的16%。
德国
日本的核安全危机,已促使谨慎的德国人改变了其核能政策。该国总理默克尔已宣布,暂停2010年通过的核电站运营期限延长计划。去年10月,该国刚刚宣布将17座核电站的服役时间平均延长12年。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德国的核电站运行到期后都不再延长运行,那么它可能在2022年就会全面退出核能的使用,这标志着该国能源政策发生重要转变。目前,其核能产量占电能总量的25%,而根据其最新能源方案,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于2050年在德国的能源结构中占到80%。
中国
中国原本将核能置于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的头号位置。目前有20余个核电机组正在建造中,包括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反应堆,将使得中国的核能源增强十倍。但核电厂建设如此之快,也造成运营方难以培训足够的合格人员来运行新的反应堆。福岛事故发生后,中国已要求全面检查核设施安全,暂停审批新核电项目。而正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建设的第三代核电站,也吸取了福岛核电站的教训,将预防和缓解堆芯熔化作为设计上的必须要求。
瑞士
日本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瑞士成为第一个宣布将暂停建设和更新换代核电站的欧洲国家。实际上,瑞士对核能源素有质疑,今年2月,Mǔhleberg核电站增建核反应堆的议秦刚刚以51.2%的微弱优势获得通过,但日本核危机发生之后。瑞士又掀起对核电站的讨论。以瑞士民主党和绿党为首的左翼,号召重新考虑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包括Mǔhleberg核电站在内,该国目前已暂停三所新核电站的审批,直至新的安全标准评估出台。瑞士核电厂现供应该国能源的40%,但其能源大臣表示“安全和人民的福祉才是最重要的优先级”。
相关热词搜索: 怪兽 原子上一篇:中国质量信誉之星
下一篇:周恩来主持中央专委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