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间于我院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7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加单独激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以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代替单纯激素治疗。一年后对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效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肾小球肾炎效果安全有效。
关键词:麦考酚酯 糖皮质激素 肾小球肾炎
MMF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of glomerulonephritis Clinical efficacy of
Yan Bin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ycophenolate combined with glucocorticoid therapy of glomerulonephriti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70 cases for treatment of glomerular nephritis from August 2009 - August 201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35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5 cases).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and separate hormone therap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on the basis of mycophenolate combined with corticosteroid co-medication instead of simple hormone treatment. After one year the relevant clinical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rapeutic effect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uperior to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0.05)
Conclusion:Mycophenolate combined with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of glomerular nephritis effect is safe and effective.
Keywords:Mycophenolate Glucocorticoids Glomerular nephritis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030-02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间于我院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7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5指定的肾小球病病理学分类标准确诊并分类。实验组3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区间25~42岁,平均年龄37.5岁,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7例,狼疮性肾炎7例,紫癜性肾炎6例,糖尿病肾病5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慢性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5例,膜性肾病3例,膜增殖性肾炎3例。入院时尿常规检查均发现蛋白尿,尿蛋白量平均为3.7g/24h,Scr平均为127.3μmol/L,eGFR平均为60.1ml×min-1×(1.73m2)-1。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24~46岁,平均年龄33.44岁,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6例,狼疮性肾炎8例,紫癜性肾炎5例,糖尿病肾病6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8例,慢性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5例,膜性肾病2例,膜增殖性肾炎1例。入院时尿常规检查均发现蛋白尿,尿蛋白量平均为3.9g/24h,Scr平均为126.6μmol/L,eGFR平均为60.6ml×min-1×(1.73m2)-1。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本病情,另外比较肾活检病理,免疫荧光检查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案。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必要环节为预防水、钠潴留,控制循环血量,从而达到减轻症状;控制并发症;保护肾功能,治疗感染灶以及防止各种诱发加重因素,促进肾脏病理组织学及功能上的修复,在以上基础上单用激素治疗。
1.2.2 实验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以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代替单纯激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方案前后尿蛋白量、Scr、eGFR的平均水平,评价肾功能改善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其中,采用MDRD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eGFR[ml×min-1×(1.73m2)-1]=175×[Scr(mg/dl)]-1.234×[年龄(岁)]-0.179×性别(男性=1,女性=0.79)。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差(X±S),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1年随访,对病人的尿蛋白量、Scr、eGFR统计计算发现,对照组治疗后1年的尿蛋白量平均水平为3.8g/24h,Scr平均水平为122.7μmol/L,eGFR为59.8;实验组治疗后1年的尿蛋白量平均水平为1.6g/24h,Scr平均水平为94.7μmol/L,eGFR为82.4。两组治疗后一年的尿蛋白量、Scr、eGFR的平均水平差异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发现,治疗效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后尿蛋白量、Scr、eGFR的平均水平
组别例数尿蛋白量(g/24h)Scr(μmol/L)eGFR[ml×min-1×(1.73m2)-1]
对照组353.8122.759.8
实验组351.694.782.4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为擅自更改激素用量,引起病情反复,其余病例未见肝功能异常、感染等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有一例使用MMF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其余病例未见肝功能异常、感染等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是发生于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为常见的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最终可能发展到肾衰竭、尿毒症等,需采用常规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麦考酚酯(MMF)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口服吸收迅速,并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MPA。MPA具有强大的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对白细胞-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也有影响,因而具有潜在的浸润阻断活性。目前,MMF的主要临床用途针对接受肾脏和心脏移植术后的患者,具有维持免疫抑制治疗和作为移植术后的患者接受环孢霉素治疗产生严重的肾毒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等毒性时的替代疗法。本次研究发现,针对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用药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激素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黎磊石,王海燕.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476-479
[2] 袁敏,等.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抵抗特发性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8,24(11):787-791
相关热词搜索: 激素 疗效 临床 观察 治疗上一篇: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