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学习与思考

| 浏览次数:

重温新文化精神气韵谱写新时代川美华章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也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不断繁荣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新民主主义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团结了全国进步力量,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作为一名艺术类高校专业教师和基层党支部书记,通过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等重点书目,延伸精读《毛泽东选集》等经典著作,对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我坚信,惟有回望党史百年、砥砺初心使命,重温新文化的精神气韵,才能真正担负起谱写新时代川美华章的历史重任。

毛泽东同志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708页)。下面,我将围绕民族、科学、大众和新四个特点,谈谈自己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思考与感悟。

首先,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这里强调的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从内涵上讲,这种文化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尊严和独立的;从形式上讲,它又是中华民族的,带有民族的特色,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决不能和其他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结合,但并不排斥外国的进步文化。通过对文化的民族性学习,更加深刻理解从三个自信四个自信理论谱系不断完善的必然性。因为,文化自信是根植于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更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结合本职工作,我认为文化自信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文化自信是社会、人民对自身文化的一种肯定和确信,教育则是夯实文化自信的主渠道。育人先育己,正本先清源。作为一名艺术院校普通高校教师,必须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在言传身教中传播文化,让艺术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扎根,才能催生出有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作品,才能培养出能代表中国话语的人才

其次,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这里强调的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容和性质。从内容上讲,这种文化反对虚无主义,主张实事求是,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从性质上讲,它代表了先进的思想觉醒,对传统文化的吸取要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决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通过对文化的科学性学习,要更加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更加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更加认识到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会长期存在。必须擦亮双眼、提高警惕,不断提高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的能力。

结合本职工作,我认为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的原则,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决守住课堂红线,在秉承川美开放、包容、自由教育精神的同时,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

再次,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这里强调的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对象和主体。从对象上讲,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人民文化的代言;从主体上讲,人民是文化的主体,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将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主体。通过对文化的大众性学习,更进一步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大命题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坚守与创新,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坚持与深化。

结合本职工作,我认为要不断强化伦理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关心民生,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的使命担当。

最后,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文化这里强调的是新民主主义文化阶段和特点。从阶段上讲,是相对于“1840年到1919”期间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文化;从特点上讲,是相对于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和塑造的新文化。通过对文化的新文化性学习,要更加体会到文化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一切创新文化必须结合实际、立足当下、引领未来。也更加坚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创新文化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迈上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途。

结合本职工作,我认为在学科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中,惟创新方能行稳致远,要想紧跟时代节拍,必须深深扎根一线,提升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必须跑出创新加速度,探索出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路子”“新点子”“新方法,出新品、育新人,为谱写新时代川美华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新的贡献。

以上是前阶段党史学习教育的一点思考和感悟,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关热词搜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文化建设 时期 思考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