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问题探讨

| 浏览次数:

报告指出,受一些国家(主要是土地、水资源短缺国家和人口大国)消费需求增加以及生物燃料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1990-2007年以来世界农业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以每年3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接受投资的东道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即“南-南”投资增长迅速,并且这一趋势还将持续②。可见,农业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会是未来全球投资的亮点。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投资优势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是作为世界农业生产大国之一,我国在农业领域的对外投资具备良好的国内产业基础。多年来,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指引下,我国不仅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农业科技水平也得到迅猛发展。我国在育种、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生物农药、灌溉技术等不少技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我们在农业生产上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发展中国家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借鉴价值。

二是中非友好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为我国在非洲、东盟等地区进行农业领域的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从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提供的数据看,目前吸引外国农业直接投资存量最多的国家主要是非洲和东盟国家③。进入新世纪,中非友好合作进一步加速,而农业是新世纪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在继续对非洲国家进行农业援助的前提下,发挥双方优势进行投资和合作是今后的工作重点。截至2009年10月,中国已与十多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农、牧、渔业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并与埃及、南非、苏丹等国家建立了双边农业合作工作组机制④。中国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先进实用、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合非洲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也会极大促进双边投资的增长。东盟国家中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都是水、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并且这些国家都是吸引农业直接投资的大国。中国对这些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具有地缘、文化、经济等多方面优势。

政府应该针对农业领域对外投资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推动中国农企到非洲、东盟等发展中国家投资。这样不仅能在优势互补基础上与东道国共享投资合作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有利于保障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进一步加大采矿业对外投资规模,促进投资区位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以石油为例,2009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53.6%,能源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今后,我国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与开发、黑色金属矿和有色金属矿采选等领域的投资还会进一步增大。在投资区位选择上,应避免投资在某一区域的过度集中,防范投资风险。具体而言,应注重与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在资源领域的投资合作。

资源领域的投资活动受政治因素影响强烈,政府首先应该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手段与东道国建立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并通过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为投资者提供保护。其次,企业在也需要积极回应东道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参与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慈善公益等活动,建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赢得东道国好感。

(三)细化行业和地区投资促进政策,推动国内制造业中的“边际产业”向周边国家转移

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中,美国学者威尔斯(L. T. Wells,1983)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小规模的制造技术。英国学者坎特维尔和托兰惕诺(J. A. Cantwell, Paz E. Tolentino,1997)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受其国内产业结构和内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在产业和地域分布上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变化。在产业分布上,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从区位选择来看,发展中国家企业受“心理距离”影响,其对外投资会遵循从周边国家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再到发达国家的投资路径。上述理论都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必须立足于本国产业发展的现实,并以促进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基本导向。

当前,我国家电、食品、纺织、轻工、冶炼、化工、机械等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行业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面临着竞争激烈、产能过剩、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等问题,已属于我国的“边际产业”。并且在我国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任务更为紧迫。而我国周边国家如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不仅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而且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政府可以针对相关国家和行业,制定更加细化的投资促进措施,帮助企业向上述四国转移。

从企业角度看,企业应积极利用政府主导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一对外投资合作新模式,加快走出去步伐。目前,我国已经在东盟、非洲、墨西哥、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地建立了1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政府提供信贷支持、税收优惠、信息服务、人员培训、保险、政策协调等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从已建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运作来看,这一模式是很成功的。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利用“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一平台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可以减少对外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成功率、确保投资收益。而且随着合作区模式的进一步推广,未来它的产业集聚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广大中小型制造企业可以借助合作区这一平台,实现企业海外发展的目标。

(四)通过在国内市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同台竞争,提升服务业竞争力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历史短、基础差,入世的十年是我国服务业巨变的十年。在外资的冲击下,我国服务业迅速实现了人员素质、经营理念、工作效率、服务网络、服务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提升。可以说,国内服务业的迅速成长是服务业对外投资的产业基础。我国要想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投资的技术含量,必须依托于国内相关服务行业的成长。因此,当前政府应从政策上对服务业和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给予支持,而企业自身则要通过在国内市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干中学”,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注释:

① 数据来自商务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后文中数据若无特别说明,均来自2006-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或经计算得出。

② UNITED NATIONS,《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09

③ 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斯威士兰、马拉维、赞比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柬埔寨、越南、坦桑尼亚、巴拉圭、纳米比亚、甘比亚。其中有6个非洲国家、2个东盟国家。

④ 商务部网站

相关热词搜索: 直接投资 分布 探讨 对外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