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分析钻井机械设备故障成因及维修保养措施

| 浏览次数:

摘 要: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更多的先进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普及。尤其是在石油钻探行业,液压驱动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交流变频技术广泛应用于钻井机械设备使用中。但在石油钻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利用多种质量控制措施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展,促进石油企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分析钻井机械设备故障成因及维修保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钻井机械设备;故障成因;维修保养

1 引言

钻探行业是一个投入较高的行业。由于石油开采环境十分恶劣,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而钻探工作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我们要引用先进的钻井工艺、钻井技术,选择优质、高效的钻井设备,从而确保钻井的质量,保证从业人员安全作业,进一步延长目的井的安全使用寿命,提高钻井的经济效益。

2 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的现状

2.1 石油钻井机机械设备的现状

首先,我国开始引入国外先进的石油钻井技术以及先进的钻井经验。在引入先進国家的技术之后,加大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力度,从而将一些先进的技术、经验广泛应用于钻井作业中。例如液压驱动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交流变频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保证石油钻井的质量,还能满足钻井从业人员的作业要求,达到无人作业的效果,从而避免高中作业的危险,给钻井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保障。其次,落实好“国产化”的工作。国外先进国家在研发钻井机械设备时,往往是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充分考虑自身的石油地质条件。在中国,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分布的地域特别广泛。例如 :新疆的沙漠地带及盆地储备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青海的高原地区以及南海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油层。由于我国的石油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石油开采的难度因此,不能一味模仿国外的石油开采方案,应对引入的先进钻井机械设备进行开发设计,充分考虑到石油开采的地质环境,符合石油开采条件才能进行钻井作业,从而达到钻井施工工艺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有效的开采石油,降低石油开采的生产成本,实现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 机械设备中出现钻机故障的原因

3.1 传动系统频发的故障原理

一般情况下,联动机支承轴承的表面温度较高,故而在运作过程中容易发热、在短暂时间内温度极高等情况。另外,还有一些存在诸多油脂并具有金属粉末,导致以上情况的原因通过分析能够得出:有缺少润滑油脂、油脂内部具有杂物,抑或转动皮带较紧,严重的也许是轴承破损。减速箱齿轮啮合不恰当时,很容易出现较大响声及振动振幅,而且响声与振幅与减速箱转速的提高成正比,导致此类故障的主要因素是轴承磨损过多、传动齿轮点蚀。

3.2 绞车频发的故障原理

绞车刹车鼓的外部存在龟裂及又大又深的裂纹症状时,表明绞车刹车出现差错,在绞车进行正常的运行过程中,刹车一般在刹那间产生较多的热量,一般来说,解决此类症状的措施就是用水冷却,因此,较大的影响因素也许是未正确地使用冷却水。绞车于高低气胎离合器挂合变换时,短时间内会产生严重的振动现象,表明绞车底座未加稳固抑或使用固定的螺栓不牢固。绞车链条和齿节的距离相隔较远,其容易导致绞车在运转中出现任一档时快速振动或抖得厉害。绞车振动的状况还将出现上侧与下侧的振动幅度各不相同,上侧的振幅远远高于下侧的振幅,当绞车负荷与转速发生改变时,轴系逐渐摇摆,主要原因是三根轴的固定螺栓不牢固。

4 钻井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

4.1 提升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技术,做好日常保养维护工作

在实际维修保养工作中,为了改善机械设备的运行工况,需要保持设备表面的清洁和干燥状态。设备表面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沉淀物遗留在设备表面的状况,因此,应做好常规检查工作。要求在常规检查工作中,应将机械设备相互摩擦的部分及轴承部分作为检查重点,同时密切关注液压油箱、齿轮箱温度变化情况。若检查中发现机械设备的温度超过 70℃,应立即停机,直到机械设备温度达到 70℃以下,则可重新恢复运行。在日常保养维护工作中,还有一项工作是关注机械设备是否出现异常声响。此外,在日常保养维护工作中,还应当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密封状况,避免出现渗漏或堵塞故障。检查维护机械设备中安装的各类软管也是重要内容。经常检查油箱中的油品、机械设备中液压系统等。在保养与维护钻井机械设备时,注意一级、二级保养工作的有效衔接。一级保养工作需要做到,设备每运转 600h,实施一次一级维护保养。具体保养包括:①检查、拆卸及清洗机械设备的局部配件;②疏通油路;③更换密封性不良的配件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毡垫;④调整设备间隙;⑤维修设备的电气部分。二级保养需要做到,机械设备每运行 3000h,实施一次二级维护保养。且具体保养交由专职检修人员完成,具体保养措施包括:①解体局部;②擦洗设备;③调整设备测量精度;④修复或更换易损配件;⑤清洗设备中的润滑系统;⑥检查修理设备中的电气系统;⑦刮研处理磨损较轻的部件。通常,机械设备的中修每隔 1 年~3 年安排 1 次;几年或十几年进行 1 次机械设备的大修。

4.2 改善机械设备的润滑条件,科学运用维修方法

为了做好机械设备的润滑保养工作,应该先确保采用正确的方法操作机械设备。在维修钻井机械设备时,应用合理应用维修方法。具体而言,就是采用研磨、焊接或机械加工工艺完成零件修理。在此基础上,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润滑。在选择润滑剂时,需要注意四点,第一,考虑机械设备的结构特征;第二,选用质量达标准的润滑剂或其他代替品;第三,考虑季节与环境对于润滑剂的影响;第四,定期检查润滑剂的质量。

4.3 发挥智能监控设备的作用

在从业人员进行钻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风险,特别容易引发井喷事故,井喷事故带来的危害不可估量,严重时会危害到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以发挥智能监控设备的作用、应用 HSE 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避免安全问题。因此,设置安全监控智能系统具有必要性。不仅可以提升石油钻探的自动化水平,而且还可以普遍使用模拟培训系统,对于石油钻井中的溢流、井喷、进漏、井涌事故现象进行模拟,管理人员可以对以上事故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更加方便相关人员对模拟培训系统进行科学、有效的定位。通过 PLC 对培训井进行严格控制,在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的上位机应装置触摸屏,利于对钻井过程进行监控管理。这样的操作系统安全性明显提高,使得从业人员能正确处理机器的界面,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易懂,进一步保证石油钻井工作的安全性,有效控制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的质量。

4.4 参考国内外先进的规范,制定高质量实施标准

在控制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的质量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施工内容。为此,在引入先进国家技术的同时,还要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规范来制定严格的高质量实施标准,进一步保证设定的制度能够有效的实施。在钻井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中,质量标准规范是全部机械设备生产加工的基础。同时还要从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再结合先进国家的质量控制标准规范,从而设立既符合国情又不脱离国际发展的标准规范。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钻井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是促进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直接石影响石油企业的运行状态。因此,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时,必须结合石油企业的现状与发展特征,并且制定相关规定对实施行为加以规范,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基本素质。另外,努力落实好监督工作,保证机械设备地正常运转,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我国的石油企业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晓程,国伟,郭庆钢.浅谈钻井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S1):22.

[2]张友.对钻井机械设备故障维修保养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172.

[3]贺洪强.浅谈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维修保养[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2):217.

[4]苟占朋.钻井机械设备的故障排除与维修[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20):12-13.

[5]贾占峰.石油钻井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3):90.

相关热词搜索: 钻井 成因 维修保养 机械设备 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