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面向石油石化行业开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实际,探讨高等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培训需求调研为基础、针对企业成人学习特点、校企合作多模式做好成人短期培训项目教学设计和项目运行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校企合作:专业技术人才;成人培训;教学设计
现代社会的竞争,特别是现代企业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人才的竞争,这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教育和培训是培养人才、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已从过去单一的学校教育向多种教育形式过渡,从一次终结性教育向多次开放性教育过渡。这种终身教育的思想和理论,已逐步贯彻到企业培训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的实践中。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适应这种变化,通过校企合作开展企业高层次人才继续教育,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由于石油资源的特殊性,世界各国都将发展油气工业、保持和增加对油气的拥有量和占有量作为重大战略问题。根据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要求,迫切需要对高层次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为满足中国大型石油企业迫切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继续教育的需求,中国石油大学积极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各大石油企业合作,全方位开展多元化、多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多途径、多模式为石油企业高层次人才开展继续教育。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培训市场意识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迫切需要开展高层次员工培训。一方面,企业为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大企业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此,企业对员工开展继续教育的内在动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员工需要通过继续教育不断进行“充电”,接受新思想、新理论,了解新材料、新工艺,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为此,需要对专业技术人员广泛开展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更新培训,同时积极开展学科内复合及学科间复合知识的培训,拓宽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成本和效益意识。
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领域,同样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服务市场,适应市场需求,增强对市场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做好市场定位,满足市场需求。市场经济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要求高校继续教育引进竞争机制和效率原则,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树立超前、竞争和服务的思想意识及观念,进而做好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首先,树立超前意识,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应把握社会环境及企业发展变化的趋势,不断通过市场调研,预测企业培训需求和继续教育市场发展的趋势,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策划谋略。其次,树立竞争意识,培育市场,驾驭市场。在树立竞争意识中,一方面要做好市场定位,确立品牌战略;另一方面,要能培育市场,快速应变与快速决策。第三,强化服务意识,塑造形象,确保信誉和质量。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职能,变传统“管理”为“全方位服务”的需要,让学员满意、教师满意、用人单位满意,真正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进而全面提高培训质量,满足市场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
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科技进步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就是继续教育提供服务的攻坚任务。总体上讲,继续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要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突出培养创新型、实用性人才;在培养类型上要多层次、多规格,培养复合型、综合型人才。教学内容应突破传统普教化的模式束缚,不以追求学科体系完整为目的,而以满足社会实用、急需为目标!实行模块化教学。在课程设置的形式上灵活多样,教学可以以课程讲授、专题研讨、专家讲座等形式交融进行,体现继续教育的针对性、适应性、效益性、终身性。
二、以培训需求调研为基础,提高培训针对性
培训需求情况调研与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方案设计的基础,准确而多层面、多角度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做好培训方案设计的前提。面向企业开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同样需要从组织分析、工作分析、个体分析三个层面进行培训需求分析。通过调研,重点了解企业背景、培训需求、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等资料,以便针对企业具体情况,设计培训项目;通过具体了解企业相关培训的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学员背景等与培训紧密相关的信息,在进行培训项目设计时予以充分考虑;同时,了解企业相关专业专家情况,根据培训需求,选聘企业具有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为兼职教授,并合作开展培训工作和技术交流。
在开展企业培训需求情况调研时,调研的对象一般为企业干部人事部门及培训主管部门、企业基层岗位、相关行业专家教授、拟接受培训的学员等。首先对企业培训情况及培训需求进行调研;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合作意向;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及生产中出现的困难、故障等,探讨校企合作、专项攻关及培训有关事宜。在包括专家访谈、组织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召开座谈会、分发培训需求调查表等具体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对调研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编写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情况,对调研结果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调研结果决定培训目标和重点;二是确定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学时等如何优化;三是确定培训师资结构和培训组织方案。根据调研报告制定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并及时与企业沟通,校企合作,修改完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的针对性。
三、以成人特点为出发点,用“双主模式”理念指导培训教学设计
培训教学设计作为培训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训项目成败的关键。教学设计要与培训需求相适应,培训不仅仅在于培养人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训与开发人的创造力与潜能。为此,需要充分考虑成人群体培训特征,提高培训有效性。
根据对成人学习者特别是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认识,可以总结出成人群体培训的一些特征:
(一)经验共享
把学习者视为培训课程的学习资源,而且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在这一前提之下,受训者既是培训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培训资源的携带者。特别是在岗位培训与专业培训的项目中,受训者大多具有在某一领域内的丰富的工作经验。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每个人所具有的经验也不同,通过共同的学习,能使所有的学习者充分分享各自的经验。
(二)岗位相关
绝大多数参加培训学习的成人,都有自己现有或理想中的岗位。他们学习的目的性很强,学习是为了用。参与同一个培训项目学习的学习者,有着基本共同的背景与目标,所以,在选择培训方法时,把这种共同背景考虑进去,既能照顾到个体与群体的差异,又能充分照顾到这种相关的岗位关系。
(三)自主学习
由于参训者的经验是培训活动的重要资源,那么,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应当有一个主动的态势。选择方法时,必须把学习者作为一个真正的学习主体考虑,而且还应当把他们放到学习主导的位置上来。带着自我经验来参加培训的学习者,除了有一定共性特点之外,个性化是必然的。要使每一个学员实现自主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
(四)能力为主
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培训也有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层次的目标。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成人培训应以提高能力和转变态度为主。技术培训的目标体现是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并注重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提升。
中国石油大学在进行石油石化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教学设计时,以当代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在分析研究成人学习者的主要特点、成人群体培训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现代培训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对“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了分析,针对成人特点采用“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模式’”。这种“双主模式”的运行机制是以国际化企业人才素质要求为中心,充分考虑成人学习者特征,利用“双主模式”理念,将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需求调研与评估、培养目标确定、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评价”的五个阶段系统工程培训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优化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进行培训教学设计时,不仅考虑培养人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训和开发人的创造力与潜能,遵循“素质必备与高低适度,立足现实与着眼发展,个性与共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相对稳定与适时变化相统一”的五个原则,按照“知识复合、突出能力、适应需求、适度超前”的原则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在师资配备方面,做到“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校内教授与现场专家相结合,教师与学生互动互补相结合”。在培训方法上,改变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方式,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互动式教学,做到教师讲授与师生互动交流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专题研讨、学术沙龙结合。
四、以校企合作为特色,多途径多模式开展石油企业高层次人才继续教育
根据石油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校企合作,提出和实施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训模式。既有专业技术培训又有经营管理培训;既有单项专题培训又有知识复合培训;既有理论研讨又有经验交流;既有学员到校集中培训又有学校到现场讲学;既有国内教师主导的培训又有国外专家主导的培训;既有中国员工培训又有外籍员工培训。
根据不同需求,采取以下三种主要培训模式:
(一)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把握石油技术前沿
通过举办相关国际研修班、聘请国外专家到中国讲学等,开展技术和理论的交流研讨。参加人员构成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其下属企业的高层技术、管理及研究人员。
(二)进行超前培训,培养和储备骨干人才
主要针对石油企业地质、物探、钻井、采油、油建、机电仪、商务、安全环保等各类专业技术岗位及其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重点进行国际经营理念和知识的培训、外语应用能力培训(包括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和能力)等。
(三)通过国内培训与国外攻读学位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企业高层次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中国石油大学面向石油石化行业开展高层次人才培训在如下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培训项目覆盖了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主干学科及上下游主要工程领域,为我国现代石油企业开展成人短期培训提供了充分必要的保障条件;
二是培训项目依托我国石油工业最高学府主要学科学术力量,在石油石化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新工艺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培训;
三是培训项目体现了中国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高层次工程技术管理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项目培训起点高;
四是培训项目既有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新工艺的培训,又有岗位技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五是培训项目紧密结合现代石油企业发展需要,在为现代石油企业培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的各类人才培训中,培训了大批国际石油对外合作人才;
六是培训项目来源于生产实际,又在培训实践中发展与完善,培训内容日趋合理与科学;
七是建立了一支知识及年龄、学历及职称结构合理,经验丰富,作风严谨,专兼职结合的培训师资队伍;
八是在培训管理和服务方面,努力借鉴和尝试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经过不断探索,转变了思想观念,树立了市场意识、现代意识和效益意识,强化了形象意识、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规范了业务工作流程,从而在制度和管理上有创新,确保了培训项目质量。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王红军】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 高层次 专业技术人员 导向 石化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