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自建城以来史》评析

| 浏览次数:

摘要:古代罗马著名的历史学家李维所著的《自建城以来史》,是为后人所景仰的史学巨著。此著的写作与李维的成长环境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虽然史学界对于李维及其著作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但总的来说《自建城以来史》不仅是罗马文学宝库中的伟大著作,更是西方古典史学中的宏大通史性著作。

关键词:罗马;李维;《自建城以来史》;历史观

《自建城以来史》,学术界又简称《罗马史》,是古代罗马著名的历史学家李维尽其毕生精力所著的重要著作,至今仍被视为罗马历史宝库上的一部伟大著作。该书所记述的史事时间跨度十分之广,从罗马早期到李维本人所生活的年代,可称得上是一部通史之作。其以优美的文笔,将罗马历史用优美流利的散文写作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其在继承了罗马优秀史学传统的基础上,又加之以自己爱国主义和道德教化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罗马早期和中期历史不可或缺的史学材料,更是我们走进罗马人生活和观念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自建城以来史》简介

《自建城以来史》是李维一生的主要著作。本书以特洛亚英雄埃涅阿斯在祖邦特洛亚被希腊联军攻陷后漂泊到意大利后为开端,讲述罗马建城以来的发展史。李维的叙述在公元前九年奥古斯都的第二个妻子的儿子、奥古斯都非常喜欢的德鲁苏斯去世时中断。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第一卷到第十卷、第二十一卷到第四十五卷,其中第四十一和第四十三卷还有残缺之处。除此之外,后人写了关于全书各卷的提要尚有保存,传世部分主要叙述罗马建城、罗马共和国前期发展和扩张的历史,至第三次萨姆尼烏姆战争止。之后是罗马与北非古国迦太基争夺西地中海霸权向巴尔干半岛及西亚等地扩张、国家体制也随之发生转型的历史。这使得我们得以略知《自建城以来史》全书的梗概。[1](P31)

由《自建城以来史》各卷内容分布不难看出,《自建城以来史》主要按照年代的发展顺序记述,李维在关注历史纵向发展脉络的同时也注重历史事件的叙事方式。透过各卷记述史实的年代跨度我们也可以注意到,该著作有明显的略古详今的特点。经过李维的细心打磨,《自建城以来史》终成西方古典史学史上一部宏大的通史性著作。

二、研究史与重点研究问题

(一)国外

从古至今,西方关于李维问题的研究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也是非常广博,并且随着史学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根据研究者所处的不同视角对李维及其研究的重点和方法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对李维及其著作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研究古典文学时就对李维的著作产生兴趣。李维及其著作研究肇始于德国,以客观主义诉求相标榜的兰克学派兴起以后,对李维及其著作的研究多在于史料考证方面,这时,李维历史学家的地位受到了质疑。[2](P36)19世纪到20世纪是其鼎盛时期,以史料研究派为主要研究派别对李维著作的史料研究方面的困境之外,实际上还影响了李维史学研究的方向,直到20世纪中期,关于李维的学术研究再度成为热点。他们得出的结论都对李维作为历史学家的地位形成了挑战。由于,前期的研究只是对李维的著作进行研究中只是片面的对他的研究重点和方法进行解读,进而否定他的历史学家的地位。但1977年,卢斯在其著作中《李维:李维史的构成》(Livy:The Composition of His History)又对李维的学术研究方向进行深入解读,认为应该把李维重新作为历史学家进行评价。卢斯的这篇著作在当时的研究领域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也为今后对李维的著作研究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促进了李维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

(二)国内

我国的希腊罗马史研究起步比较晚。直至上个世纪,我国国内学者们才逐渐对于李维史学问题进行研究,大致有阎宗临、郭圣铭、王敦书、王乃新、张广智、郭小凌等学者相继在西方史学史领域著书立说,对李维史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2](P35-42)郭圣铭先生编著的《西方史学史概要》廓清了西方史学发展的源流与规律,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各个时代的历史学家。该书评价了李维史作的特点,同时也指出李维作为一位史学家的严重缺点。另外,王敦书先生在其《外国史家名著选》之《李维<罗马史>》一书中,对李维的历史观、道德标准、爱国情怀以及文学成就都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帮助读者能够近距离的理解和感受李维的历史观点。王乃新也在他的著作《外国史学名著评介》中,对李维的著作进行探究,阐述了该书的写作风格,并分析了李维作为历史学家的优势和不足。张广智先生在其《西方史学史》一书中对《自建城以来史》进行分析,从通史体例、垂训思想、文笔优美等几个方面对李维的史学思想及其对史学史上的贡献进行解读。郭小凌先生的同名著作《西方史学史》一书中指出,李维的《自建城以来史》不是政治家、军事家们的回忆录,而是注重以治史为己任的书斋学者的自觉之作,他通过对罗马人和罗马民族的深入探讨,探究罗马民族的特点,该民族具有什么样的令人尊重又让人畏惧的品性和道德,其落脚点也决定了著作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很大不足。总而言之,我国国内学者对《自建城以来史》的探究,包含了李维研究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李维史学专题的研究不断兴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蔡丽娟(复旦大学)在其博士论文《李维史学探微》中对李维史学进行研究,并于2014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李维史学研究》,被黄洋所称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缺。它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李维史学的著作,并对李维史学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3](P4)王悦(东北师范大学)在其以《李维史学研究》为题的博士论文中以李维书中描述的第二次布匿战争为例,以其中所运用的史学方法及史学思想入手,深入剖析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民族精神、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4](P4-6)

笔者认为,李维是保守的贵族共和派,有浓厚的复古的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爱国思想。他赞扬共和国制度,但面对尖锐的阶级矛盾与共和国的覆灭,他感到无能为力,于是,他决定撰写历史,歌颂共和制度下罗马社会的生活和道德,从而希望为读者们从中得到自己的行为指南。

三、李维的史观与历史地位

本部分,笔者拟从李维的生活背景谈起并结合早期罗马史学传统,分析李维史观的形成原因以及特点。

(一)史学思想

李维史学思想的形成,是与其生活的年代息息相关的。他希望通过他的写作使读者忘却现实的不满意。在李维看来,历史的功用在于为现实社会提供各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同时他认为应该在历史研究中得出经验与教训,用来指导人们未来的言行。这一垂训史观受到了历史学家的重视。威廉.安德森(William S.Anderson)认为,马基雅维利受到了李维的垂训史观的影响,而创作了《论李维罗马史》。他认为:“马基雅维利想用罗马的历史来劝诫意大利的政治家。但是,因为马基雅维利不认为道德是左右政治家行为的一个参考因素。他认为道德只是一种政治手段,而对道德的重视确是李维史观的一个重点。在李维的笔下,罗慕路斯因为对罗马城邦的有益行为而受到赞扬,被作为道德楷模。因此,马基雅维利在这个层面上说是误读了李维。”[5](232)综上,李维是共和政治的维护者和倡导者,但是他处在罗马社会变革期间,目睹了罗马共和国晚期的纷争与倾覆,这使他对于共和制度更加怀念。

(二)写作特点

李维将把文学技巧应用于历史写作当中,其历史学家兼顾文学家的写作手法,引起学者们的探讨。有学者质疑其历史学家的地位,但仍有学者对其予以肯定。Carawan高度赞扬了李维的写作,用他的话来形容李维的写作:“李维写作的艺术性,让那些即使对李维史料的真实性存在质疑的人都不得不对其进行称赞。”[5](131-141)王焕之在《罗马史选》中的序言中:对于李维的写作风格与叙述特点进行叙述:“散文家,很高的文学素养和修辞造诣,有热情且富有想象力。文体流畅精炼,词藻典雅富丽,叙事栩栩如生,使读者身临其境。有很多的演辩论,当时的罗马学者对其评论很高,尤其是高卢战争的那一段受到史学界的推崇。”[5](6)穆启乐通过两个相同故事的叙述相对比希腊同辈史学家狄奥尼修斯《罗马的古代》总结出李维的叙事特点:“在细节上描写并不完全,叙事较为简洁,李维集中于人物的情感反应和道德态度上面。通过由直接引语的简单片段所强调的戏剧性场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1](21)

虽然他是保守的贵族主义共和主义,有浓厚的宗教道德觀念与迷信思想,爱国者的立场使得他对于罗马人的功业和品格有所夸张,对于罗马人的失败和错误多进行掩护。即使他写的东西,史实不甚可靠,但他仍然是古代罗马的杰出的历史学家,受到了史学界极大的推崇,对罗马早期历史的研究更具有参考价值。[6](P102)

李维的《自建城以来史》在继承了罗马优秀史学传统的基础上,又加之以自己爱国主义和道德教化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罗马早期和中期历史不可或缺的史学材料,更是我们走进罗马人生活和观念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维.建城以来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蔡丽娟.李维史学研究述评[J].古代文明,2012(02):35-42.

[3]蔡丽娟.李维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王悦.李维史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5]吴于廑.外国史学名著选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杨英法,张骥.借力汉语国际化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98-102.

作者简介:

安雅楠(1995年—),女,河北石家庄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世界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希腊罗马史。

相关热词搜索: 古罗马 历史学家 评析 自建 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