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如果无线通信受到干扰,将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文主要分析了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的现状和影响无线通信的技术性能,提出了几种无线通信抗干扰的措施,从而有效保障无线通信的质量[1]。
【关键词】无线通信 抗干扰 技术性能
【中图分类号】TN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38-01
1.前言
随着个人移动电池的发展,用户摆脱了有线终端,实现了个人终端的移动性。在无线通信中,跳频技术和扩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也日趋成熟。然而,无线通信的干扰源和干扰性能也在不断发展,无线通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电子对抗明显加剧。无线通信中需要抗干扰技术的发展,并且对无线抗干扰技术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2.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的现状分析
在研究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的性能之前,我们应该对现有的无线系统抗干扰技术的现状进行一定的了解。在对无线抗干扰技术的探索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就是抗干扰测量算法和工作中如何评估系统的性能。其评价方法有以下三种类型:(1)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算法和系统的算法公式。通过理论分析来得出系统性能,这样具有高精度,也可以应用于数据采集。但是这种方式的限制条件比较多,更有理论分析,所以就不能很好地使用复杂的情况。
(2)通过计算机模拟来得出相应的数据。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解放人类劳动,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和降低成本。但因为计算机不能够完全有效地模拟实际的通信场景,因此,其实用度就会缺乏一定的安全性能,不能够在实际的无线通信设备抗干扰工作中给出一种稳定的数据分析方法。
(3)通过各种硬件测试平台去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这种方式能够减少算法分析的时间和系统性能,可以更好地模拟实际场景。但是由于其成本比较高,在论证阶段的参数和测试周期比较长,不能够高质量地保证数据的完整性[2]。
3.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的性能影响因素
3.1无线网络通信的传播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无线通信的传播环境比较复杂,可以从地理条件的复杂性和传播环境的多变性这两个方面反映出来。在无线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地理距离存在差异性,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复杂的地理环境,这样会使信号出现损耗问题。例如,当信号穿过山脉、河流和高层建筑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终端接收机不能够得到一个稳定的信号,或者信号减弱甚至完全消失。除了地理环境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其它信号的重叠干扰,从而使得原有信号失去原来的质量或者出现信号消失的状态。
3.2互调干扰对无线通信设备的影响
在无线通信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当出现几个不同的信号时,其频率经过非线性电路时将会产生一个具有相同频率的信号,多组信号之间的冲突将会使得信号受到干扰。常见的是受到发射机、接收机和信号干扰等外部因素引起的。这三种类型的干扰对无线通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无线通信设备将会无法正常进行运作。
4.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分析
4.1频谱扩展抗干扰技术
(1)DS直接序列扩频。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扩大有用信号的频带宽,降低单位功率,减少功率谱密度。热噪声和信道噪声功率谱也会比较低,噪声信号就会淹没,这样就会使信号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传输的信号,其被截获概率比较低,好隐蔽和多路径抗干扰[3]。
(2)FH跳频技术。这种技术属于多个频率的键控,是通过代码序列进行选,它可以通过跳载波进行频谱扩展。这种技术的抗干扰手段相对成熟,抗干扰能力强,已经广泛用于今天的公民通信和战术通信当中。自适应跳频主要有两部分:一是自适应频率,可以实时监控干扰频率,并且技术上采取措施以确保有效频率能够顺利进行传输;另一方面是功率的自适应,它指的是无线通信的信号发射方能够自适应信号的传输功率,这样能够保证正常接收较低的输出功率。自适应跳频技术还包括FCS频道的搜索方法,能够监视空闲信道,保证干扰频率可以及时恢复正常通信。
4.2非频谱扩展的抗干扰技术
(1)天线自适应技术。自适应天线在理论上是随着时间变化,而且其数量很多,这是最智能的天线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用信号来处理算法,并且能够定位和跟踪不同类型的信号,可以动态抑制干扰信号,能够获得最大的输出信号。当受到空间运动干扰源干扰的时候,自适应天线将会使得波瓣的位置进行变化,使其转到零点的位置,这样就能抑制干扰信号。当遇到宽带干扰信号时,自适应天线就能够形成相应方向的广角切口来进行对抗干扰,能够有效保障传输信号的质量[4]。
(2)通信猝发技术。当无线信号在空间的曝光暴露时间相对较长时,信号受到干扰的可能性就会越大。通信猝发技术可以使通信速度加快,能够减少信号的传输时间,使得信号被检测到的概率大大降低,使破译难度增加,能够减少信号被假装或者被欺骗。猝发通信需要先存储信息,然后以数十倍的速度发出信号。它可以使用抗干扰的高功率脉冲,因为信号传输的时间比较短,使得信息被截获的概率减少。
5.结论
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的性能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朝着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向全面发展。在进行无线信号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预测和分析当前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的发展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使用一些先进的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提高无线信号的抗干扰性能,有效保障信号的正常传输。
参考文献:
[1]征惠玲.国外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研究进展[J].电讯技术,2014,04:524-528.
[2]李莉.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及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2010,20:186.
[3]刘洋,李燕南,兰关军.浅析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的新发展[J].中国新通信,2013,08:15.
[4]沈颖.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及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18:73.
相关热词搜索: 抗干扰 无线通信 性能 研究 技术上一篇: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
下一篇:空管应急移动指挥平台配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