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对中职\技工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思考

| 浏览次数: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职中技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实际的分析,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进行了全面反思,并探讨分层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中职中技学校;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以往的职业学校是学生接受计算机教育的起点,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和知识教学的进一步推广和内容的拓展、完备。以及网络化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多渠道,在这种新形势下,中职中技学校以WINDOW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基础课的教育和课程设置都应当重新论证。中职中技学校的学生继续开设计算机基础课。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显然是必要的。其原因是:首先,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其次,全国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同时,部分省市都在推行在校学生必须参加省级或市级技能鉴定中心或劳动部门组织的计算机基础的统考或考证考试。以贵州省为例,全省组织以在校中专生、技校生为对象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也是以Window,Office,Internet为主;再次,中学的教学毕竟不同于技校的教学,受高考的影响,从学校领导到学生都没有把计算机基础的学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最后,中小学主要以信息技术知识教学为主,而职业教育是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特别是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与技能教育。因此,技校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应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自学计算机的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职中技学校中,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有些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当地的教学设施跟不上,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则知之甚少。对于前者,学习内容的重复,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对其来说是时间的浪费;而后者则需要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帮助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可见中职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那么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必须创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跨越“零起点”平台,实施分层教学。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这个学习理论为我们进行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分层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中职中技学校的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以分层教学理论的基础思想为指导,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才能体现分层教学的良好效果。以等级考试大纲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分层教学理论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和目的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内容则是实施教学设计的关键,也是计算机教学的基础。按照等级考试大纲规定,将计算机基础课内容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操作系统,Office办公组件、Internet、PowerPiont等若干个模块。

以入学计算机模块考试为基础,进行编班分层,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如果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或者分组,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分层教学。新生入学以后,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申报一个或若干个模块参加考试,考试通过的模块可以免修。通过考试,就能够清晰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然后依据计算机基础能力划分组成不同的层次或组,实施分层教学。当然这种划分是动态的,学生通过模块化考试,就可以进入其他模块班学习,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以分层的班或组为教学对象,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教学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根本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授课内容按难易程度划分出相应的几个层次,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讲授.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基础相对较好并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对其提出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或协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完成学习任务,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组成“一帮一”或互助小组的形式,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帮助和带动基础差的同学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完善教学环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评价、不同的教学目标必然有不同教学评价,不同的教学评价由不同教学目标来支撑。在教学环节中,必须克服传统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应依据不同的分层、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考核、评价。在实际教学评价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作为一个基准,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进行考核、评价,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三、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老师,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接受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手段,不断改革创新,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分层教学以各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为教学的出发点,符合教育科学的理论和原则,但是必须从实际出发,灵活使用,不能形成思维定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因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对象的变化,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分层教学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通过分层教学,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他们的应用创造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对象,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需注意的是分层教学应与其他教学手段密切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综上所述,在中职中技学校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理论,不仅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而且更好地解决了统一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李晓莉,张苗,王莉.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新模式的探索[M].

[3]陈士凡.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M].作者简介:张小玲

相关热词搜索: 技工学校 计算机专业 中职 思考 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