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基与胜任力模型的科技第二课堂建设

| 浏览次数:

计划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选题、开题、研究、结题等方面的工作。这一阶段的教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和成功感,另一方面则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内在兴趣和团队精神。

(3)创新能力提高。该层次主要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目的是“提高”。大四学年阶段,部分学生将进入到各个研究工作室和实验室,直接参与到实际科研项目中,通过这一阶段学习直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实习实践基地,通过让学生到这些企业实地考察和实习,调研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创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

2.2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筑多层次实践创新平台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良好的研究平台。由计算机学院承建的计算机实验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利用中心及科研资源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既能保证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能扩展到研究层面,实现科学研究的实验训练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心根据自身特点,构建了基本理论验证型、综合设计应用型和研究创新型三个实验层次。通过独立实验、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训练与实习、学生创新活动等多种形式,我们构筑了多种规格、不同学时的培养体系。

基本理论验证型实验看重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如何加以应用;综合设计型实验,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实验等,重视知识融会贯通和自行设计,强调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提倡开放式的自主实验。通过一些自行设计的锻炼,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一些有应用价值和前景的作品,训练了学生分析、设计、开发与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及创新研究意识。

研究创新型实验,以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心为依托,着重系统解决方案和自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研开发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续升项目开发与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训练计划、教师科研项目、各种竞赛、自主项目等开放性项目训练。自2009年学校进入全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以来,中心接纳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省级7项、校级12项。

2.3结合科技竞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大学生科技竞赛是考查学生某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比赛,它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之一,对学生的就业有直接影响。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和检验课堂实践创新教育,促使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提高实验实践教学在整体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处理资料以及表达观点的能力。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竞赛的方法,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磨炼意志,增强自信,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促进学生内在素质的提升,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计算机学院已经建立了数学建模、程序设计、多媒体、信息技术、“挑战杯”等多种竞赛项目,形成了校级、省级、国家级3个层次的竞赛体系,竞赛组织与管理体系健全,竞赛基地与资金保障完备,学生参赛与教师指导奖励政策合理,激发了学生的竞赛积极性和创新潜能。

2.4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实践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为促进管理机构、指导教师、项目参与学生三方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信息传送的效率,最大程度发挥大学生创新性实践活动在全院学生中科技创新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在院内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并构建交流平台是十分重要的。

(1)搭建大学生创新训练平台。创新训练平台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①信息管理发布平台。搭建大学生创新信息发布网站,为信息发布、师生互动、项目展示、成果展示、经验交流创造一个理想的平台;②资源发布平台。该平台主要为学生训练提供各种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资料库、集成实训库等,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开展自我学习活动,该平台有.NET软件工程路线资料库、JAVA EE软件工程师训练资料库等;⑧专业训练平台。该平台主要针对各种专业学习提供练习、设计活动,例如ACM在线训练平台等;④过程管理平台。该平台负责实现项目的过程管理。

(2)创建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创建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可以更深、更广地渲染和烘托创新氛围,是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有力推手。目前学院建有聚萤工作室、卓越工作室、IT行者工作室等7个工作室,分别从事.NET方向、JAVA方向、PHP方向、界面设计方向、网络方向等多个方向的研究开发工作。工作室隶属于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心,每年划拨专项运行费,日常具体事务有招新、举办学术沙龙等活动。创新工作室面向全院学生招收会员,会员原则上为学有余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具备一定科研和动手能力的会员实行终身制。工作室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如创新论坛、专家讲座、专题研讨、科技沙龙等。工作室会员可以优先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工作室部分项目来源于软件企业,部分项目为教师的研究课题,同时,会员可以自行组成研究团队,提出研究项目。在项目研发过程中,会员将在教师或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活动。创新工作室可以使得计划项目所涵盖的知识和技术面更广,所涉及的问题综合性更强,有利于学科交叉和融合,可以解决要求知识复杂、技术多元性综合性问题。同时,通过项目,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对软件项目研发的热情。

(3)定期召开交流会,举行专题研讨。学院定期组织召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经验交流研讨会,以座谈、汇报、答辩、成果展示、现场参观等多种方式开展经验交流研讨会。同时,各工作室也不定期开展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不同工作室的学生之间以特定项目为依托,进行交叉组合,组成新的创新团队。

3.结语

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了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科技第二课堂的实践体系。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获得全国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大赛、挑战杯、多媒体技术比赛等省级三等奖以上10多项、80多人次;承担了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0多项、企业研究项目6项;两年中有100多人到印度塔咨询服务公司、中软国际、南京润和等知名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就业,在知名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就业人数与在企业表现出的能力较前几年有了明显提升。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是在巩固目前成果的基础上,加强与软件企业合作,进一步细化相关操作的细节并形成科学的训练体系。

相关热词搜索: 胜任 模型 第二课堂 建设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