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关于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的几点建议

|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从前期规划、基本设计原则、基本建设内容及建设效果等四方面,提出了关于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能源管理;设计原则;基本内容;建设效果

随着当前社会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企业在自身发展方面的各类投入不断加大,尤其在研发制造领域,相关企业在设备、厂房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巨大,很多企业的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已经接近或相当于中小型工业园区,整体运行成本高,能源消耗巨大。作为企业生产的基本资源,能源是企业的生命线,其供给、流动、转换是否能够按照经营生产的需要进行高效合理的安排至关重要,随之带来的问题或挑战即是能源系统是否能够受控平稳运行,此时能源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1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的先决条件

能源管理系统是为了保障企业实现能源安全高效、科学合理使用的。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能源管理系统建设应与企业整体条件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对主要业务涉及的各类能源介质(水、电、燃气、热源、冷源等)、能源传输与能源转换相关设备、能源消耗设备等应着重分析研究,管理对象应紧密围绕上述内容,明确系统建设的核心关键节点。若规划设计阶段未能系统考虑上述问题,后期运行过程中增补能源管理系统是难以实现对场区全面覆盖、统筹管理的,建设效果将大打折扣。

2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的一般设计原则

在系统整体设计过程中,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目标,做好实用性、先进性、经济性等三方面的设计平衡,保证能源管理系统具有较长的使用周期,统筹考虑与企业其他信息管理系统间的融合衔接,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从而满足近期使用需求,提供远期升级改造空间,能够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长久的支撑保障。

3能源管理系统的基本建设内容

能源管理系统一般包括能源计量系统、能源数据采集管理系统、能源监控系统、能源调度系统等。能源计量系统、能源数据采集管理系统是能源管理系统的构建基础,可按照时间、能源种类、耗能建筑物等管理需要,计量并收集整理各类能耗数据。能源监控系统是能源管理系统当中的关键环节,可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根据综合能源消耗信息,可对能源消耗总量进行有效预测。能源调度系统是将能源系统的历史数据实时数据信息综合评判,管理人员可根据评判分析内容建立相应的系统平衡模型并且对系统发生的介质以及使用状况等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能源系统调度方案,确保能源系统实现安全高效的合理使用。

4能源管理系统的主要措施及对策

4.1制定拉动式三级指標分解和检查考核体系

(1)指标拉动:生产管理科将公司下达能耗指标(月度能耗定额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到车间(车间能源消耗考核标准),车间依据能管系统历史数据为依据进行科学细化分解到班组(岗位)。(2)车间自查:各车间部门按操作层、维修层、管理层、职能层每日、每周开展四级检查,针对检查出现问题,将实时列出整改清单,整改情况分级反馈至各管理人员处,确保设备运行、能耗情况持续向好。(3)调度巡查:每班结束后调度通过电话沟通+现场巡查的方式对设备开关情况进行确认。同时当动力车间接到生产调度结束生产的通知后,将会及时关停供能设备或将大功率供能设备切换成小功率供能设备。(4)能管倒查:每日能耗管理员对能源管控系统实时报表、日报表进行分析,发现异常逐级上报,对操作不当或人为原因造成能耗浪费,将对相关涉事部门进行投诉。(5)支撑体系:建立三级考核机制,将指标分解配套考核,厂部与车间签订绩效合约,车间与班组签订绩效合约,实现能耗指标拉动各层级为能源消耗付出努力。

4.2优化生产节拍

为更好的管控全厂能源消耗,加强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开放能源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MES系统通过开放的通讯协议与能源管理系统互相通信。能源管理系统能接收MES系统的每日产量、批次、作业时间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节能症结点,从而达到优化生产组织模式,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全厂能源消耗的目的。(1)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并及时动态调整:对整体生产计划进行分解与排产,科学、详细的编制全厂月度生产计划,加强与能源使用生产车间、职能管理部门的横向沟通联系,减少换牌次数,减少因为换牌待机而产生能源浪费。(2)提高停产复工效率:首先是建立健全基于生产管理系统的停产复工管理机制,其次卷包车间提前进行试机试样为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卷包车间每月在复工前开展设备“大洗澡”活动,设备有效作业率进一步提升。复工前一天进行设备检修,增加产前试机环节,通过机组试机试样检验设备保养与检修成效,完成卷包机组“热身”。

5能源管理系统的基本建设目标

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因各企业具体经营发展需要各异,但不论何种建设内容都应达成以下六项基本目标,这也可以作为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基本评价标准,即可实现对能源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和有效利用;在企业层面对能源系统采用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优化相应业务管理流程,可形成能源消耗的客观评价体系;可有效控制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可提高系统的故障处理能力,增强对企业能源事故的反应能力;可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

能源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其一,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并各个车间及职能部门针对厂部文件制定本部门能源管理制度;其二,将公司能耗指标做到三级指标分解,相应的配套三级考核机制;其三,建立能源倒推机制并定期召开能源对标分析会,加强异常能耗管控;其四,优化生产节拍,提升生产效率,减少非生产性能源浪费;其五,加强非生产区域能源管控;其六,开展能源工艺测试。

6结语

能源管理系统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发突出,是企业降本增效,开展精益生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各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应提前谋划,早作打算,尤其是在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后更应高度重视,适时建设。

参考文献

[1]戚彩虹,边冰.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构想.科技创新导报

[2]沈兵,冯为民等.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及其标准化.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3]楚恒伟.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及其标准化的思考.智能城市.

相关热词搜索: 管理系统 几点建议 能源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