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党员队伍日益复杂,党员思想日趋活跃,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势,党员管理难度明显增加。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和健全能够使广大党员提高素质,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机制。
[关键词] 党员管理 途径分析 核地质部门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核工业地质单位在属地化、企业化的进程中,其产业结构、内部机制、职工队伍等出现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当前核地质单位党员队伍的现状如何?给党组织带来哪些新的挑战?我们就核工业地质单位党员队伍现状,在核地质行业某大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我们调查的大队隶属于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是一个有四十多年历史、并曾为国家核工业地质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核地质单位,现有职工1300余人,目前主要从事道路、桥梁、桩基等建设工程产业,也涉及天然色素、环保机械和商贸服务业等领域,地质找矿业退居次要产业,年创产值超过1个多亿。该队现有党员246人,流动党员占12.1%,离退休党员占党员总数的58.1%,混合经济体党员占党员总数的14.5%。
我们编制的调查问卷设计了有关大队(企业)党的建设、党组织战斗力、党员队伍的现状、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廉政建设、队(厂)务公开、下岗职工再就业、下岗及流动职工党员管理、企业改制后混合经济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25个问题,每个问题设4个不同层次的选项。我们还编制了针对该大队三级党组织(支部、大队党委、上级局党组)和党员个人、党员领导干部的征求意见表,侧重征求在思想、组织、作风、工作等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等。问卷及调查表一同发放。调查对象包括:干部党员(15%)、职工党员(15%)、非党员干部(10%)、职工(10%)、离退休党员(10%)、离退休职工(10%)、下岗职工党员(10%)、下岗职工(10%)、家属(10%),发放问卷及调查表各120份,收回有效问卷调查表107份。
一、党员队伍现状:
根据调查,认真分析该队党员队伍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探寻其根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党员队伍日益复杂。调查显示,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党员,其身份主要有三种:一是生产者,二是管理者,三是所有者。从总体上来说这些党员对党是有感情的,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拥护和支持的。但具体来说,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思想观念也有所不同。处于劳动者地位的党员普遍存在着被雇佣的思想,有的党员怕影响与雇主的关系。在外单位就业的党员不愿暴露党员身份,不愿把党员关系转到所在企业而长期放在口袋里,成为“口袋”党员。而雇主与雇工由于在企业经济利益上的不一致,必然产生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使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党员作用弱化。
2、党员思想日趋活跃,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势。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党员思想也日趋活跃,这既增加了党员队伍的活力,同时也增加了党员教育的难度。表现在:一是党员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一些党员由于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不强,对社会上一些错误的东西缺乏抵制力,而对党组织的正面宣传教育却不一定能接受。对于片面认为社会平等程度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的观点,一些党员也给予“道义”的附和。例如,我们调查“对大队分配制度改革为多种分配制度并存”是否合理的问题,认为合理的和较合理的仅占36.2%。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严重挫折,引发一些党员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发生动摇,对政治教育有抵触情绪。问卷中,在企业经济、政工、精神文明、后勤等几项工作中,政工工作的满意度只有10.5%。三是一些党员拜金主义、党内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抬头,特别是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使得一些党员对党的前途有消极悲观情绪。四是由于经济收入的不平衡,社会分配差距拉大,也导致一些党员心理失衡,使党员教育工作难于取得应有的效果。我们设计的问卷调查中关于企业内部人员高、低收入之间的差距,认为较大和很大的高达85.6%。五是当前干群关系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使一部分党员群众,特别是下岗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动摇,组织观、纪律观削弱。
3、党员管理复杂多样,管理难度明显增加。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人才的自由流动,部分职工党员下岗或提前内退,党员管理也面临许多新问题。一是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一方面有些党员组织观念淡薄,组织关系迁走后迟迟不到新的基层党组织办理手续。另一方面有些单位或企业的党组织不健全,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不知迁往何处,从而给流动党员的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二是非公有制企业和转制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不顺畅,造成一些转制企业党组织无人管理的涣散状态。在对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上也碰到了新问题。由于这类党员往往有一种政治失落感,对组织生活不关心,再加上他们要为自己的生计寻找出路,到处奔波,基层组织对他们难于管理。
二、党员有效管理的途径
党员队伍出现的上述问题,对于保持党员先进性提出了挑战,要求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当中去,从制度上为保持党员先进性提供保证。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和健全能够使广大党员提高素质,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机制。党员思想观念的多元化,需要从就教育抓教育,转变为紧密结合思想实际和时代特征抓教育;新时期党员从业领域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与党组织习惯于静态管理的方式成矛盾,需要党员管理从静态封闭式转为动态开放式;党员队伍的不纯洁性,需要从治党不严转到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任务的日益繁重性,与渐趋薄弱的基层工作力量不适应,需要从过去只注重党务干部的使用,转变为使用和培养相结合。以上这些都是加强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党员管理的关键是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和健全能够使广大党员提高素质,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机制:
1、通“出口”,“吐故纳新”,使党员队伍保持活力。做好发展新党员的工作,是提高党员队伍的基础。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把好“入口关”。为了党的事业充分发展,增加党的生机和活力,必须重点做好混合经济体员工、知识分子、年轻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员队伍最基本的组织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要疏通“出口”,要按照党章规定标准处理不合格党员出党不畅的问题。据我们调查统计,近五年该企业不合格党员退出党组织每年不到0.25%,这也说明有部分不合格党员滞留党内。这必然会影响党员队伍素质的提高,严重削弱党组织的战斗力。因此坚持从严治党,必须建立正常的党员“出口”机制,解决好不合格党员及时出党的问题。
2、做好经常化的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从严治党,除了必须把好“进口”,疏通“出口”之外,还要加强中间的管理,要着眼于对绝大多数党员进行经常化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要组织党员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教育做到经常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多层次、多渠道,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其次,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要坚持和健全组织例会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谈心活动,认真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帮助党员克服缺点,纠正错误。
3、建立党员激励机制和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要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责任感、创先单位等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在改革和建设中建功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应该有新的要求。他们应该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献身改革开放的现代化事业、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带领群众不断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实绩的先进分子。要大力表彰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同时,对于不履行党员义务,模范作用不好的,该批评的就要批评;对于违纪的党员必须从严查处,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
4、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探索建立流动党员的管理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成分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性,流动党员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如果一味放任自流,必然会出现党员管理的空白,影响党的战斗力,但采取以往旧的管理方式也难于奏效,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积极探讨流动党员有效管理的新路子。要本着有利于党员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对党员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来建立流动党员的管理机制,做到管活、管好。近几年,很多地方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创造了一批有效方法。如发放流动党员证、调整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在经济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加强社区的党建工作。要把党的工作扩展到社会领域,使党员走到哪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就管理到哪里。通过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先进模范作用。
责任编辑 晏蔚青
相关热词搜索: 地质 党员 现状及 党员队伍 途径下一篇:冬季森林防火应急预案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