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在全区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材料

| 浏览次数:

同志们:

这次全区的科技创新大会,是在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前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今年“全国科普活动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议的主题很明确,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科技三会”、省委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新发展理念、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落地生根,为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望城加快建设名望之城提供强有力的创新动力。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工作,大力实施科技强区战略,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1.2%,我区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全省知识产权建设强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坚强领导的结果,凝聚了全区科技战线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科技战线和科技工作者,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我区科技事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为开好这次会议,区委、区政府就科技创新进行了系统谋划,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汇报,审议通过了《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今天又把部分科技型企业、服务机构、高校创业团队、创新人才的代表请到一起,共商科技创新大计。刚才,会议向12个在全区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的企业和团队颁奖,为省海智基地、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示范众创空间授牌。焱斌区长对近年来我区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目标很明确,措施很得力,我完全赞同,请大家按照会议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创新引领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未来,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定不移、蹄疾步稳向科技强区迈进。

1.创新引领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首位要求。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居于首位的就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三步走”的路线图,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集结号。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凝聚起大创新、大开放的磅礴力量。今年7月,省委召开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对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进行了研究部署。市委、市政府大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着力打造“三个中心”,出台关于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致力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中争当示范区和排头兵。这些都为望城加快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创新为引领,推动五大发展理念在望城落地生根。

2.创新引领是推动产业兴区的关键之举。当今时代,拼资源、拼劳动力的粗放发展模式越走越窄,旧的发展动能越来越式微,只有创新才是升级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形成发展新优势的唯一途径。特别是当前,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而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成为拥抱新经济时代的“窗口期”。未来几年,能否抓住这个“窗口期”,实现区域转型创新发展,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和创新。望城作为极具潜力、活力的省会新城区,只有坚持不懈向创新要动力、要推力、要红利,依靠科技创新做大做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才能赢得应对发展新变化、培育发展新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的主动权。

3.创新引领是赢得区域竞争的制胜法宝。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各个城市、各个地区都在抢抓机遇、你追我赶,奋力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地区和周边地区相比,我区科技创新还存在不少短板,特别是研发投入还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我们必须增强“小创新小发展、大创新大发展、不创新没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只争朝夕、奋力赶超,努力在创新发展上走在全市全省前列,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

二、精准发力,加快落实科技创新的战略举措

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神经末梢”,望城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施策,突破重点难点,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构筑创新发展新高地。

1.加快激活创新主体,大力构筑产业创新高地。推动科技创新,必须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潜力。特别是望城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高端制造基地,必须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这一产业强区的第一选择,推动优势产业优先创新,大力提高企业创新供给质量和效益,推动望城制造向望城创造、望城产品向望城品牌转变。一是要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体。引导企业强化“不创新、无未来”的忧患意识,加大力度抓投入、抓研发、抓技改,把资源集中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上,做到以创新取胜、以质量取胜。比如,长沙戴卡智能制造产业园之所以成为世界铝轮毂生产行业自动化程度最高、智能化技术最新的工厂,就是因为在自主创新上舍得投入、下了功夫。二是要引导企业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鼓励企业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前沿、面向发展重大需求,积极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真正依靠创新在市场中“游泳”、在竞争中取胜。重点推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优先创新,着力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一批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一批骨干企业进一步做优做精做强。比如,晟通集团开发的全铝轻量化汽车,金龙铜业研发的再生铜铝材加工电工产品,技术水平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企业升级发展打下了基础。三是要引导企业成为成果应用的主体。以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比如,澳优乳业、长高集团、中联消防等企业,成功将一批国内领先技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产品、“真金白银”的效益。

2.加快拓展各类平台,大力构筑开放创新高地。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创新。要加快拓展各类平台,以开放促创新、促发展。一是要抓国家战略平台。抢抓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湖南湘江新区“五区叠加”机遇,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平台,让更多有含金量的创新政策落地落实。二是要抓园区平台。推动工业园区“一体两翼”协调发展,发挥国家级望城经开区“一体”的示范带动效应,支持经开区向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迈进。加快铜官循环工业园和乌山中小企业园“两翼”建设,围绕主导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铜官循环工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三是要抓共建平台。继续深化与北京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共建,加快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发中心、标准中心、检测中心等,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四是要抓“双创”平台。建立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培育专业化创客团队,完善供应链创业服务,使之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科技企业成长基地、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成为望城的“创业聚集区、创新孵化器”。

3.加快聚集资源要素,大力构筑创新创业高地。科技创新是一场人才和资本的比拼。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揽天下英才。望城要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关键在人才,胜券也在人才。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发挥紧邻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在望城竞相奔腾。落实长沙“人才新政22条”,创新人才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下大力气优化服务、优化环境,打通干事创业的“肠梗阻”,让望城成为落户最便利、创业最宽松、生活最舒适的城区。望城籍院士专家数量多,这是我区的优势,也是创新的“富矿”。要以真情实意把院士专家请回来、坐下来,为望城创新发展争取强大的智力支持。要用务实有效的机制撬动资本力量。创新必须依靠资本的力量。要完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发展政策,撬动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要素资源支持企业创新创业,为科技创新插上金融的翅膀。要改变过去财政专项资金的“九龙治水”,把各部门各方面的财力整合起来,通过“资金变基金”、利用金融工具等方式,发挥资金对创新的“乘数效应”。

4.加快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构筑区域创新高地。始终坚持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基本方针,把科技创新更好地融入区域发展全过程、全领域,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一是要推动科技与经济建设的融合。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科技创新的着力点放到振兴望城实体经济上来,实现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加快形成创新引领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二是要推动科技与社会建设的融合。围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智慧城市、畅通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把创新理念、创新成果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特别是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应急管理、民生事业等,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要推动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望城是全市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要进一步做好科技和生态文明结合的文章。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治理、水环境保护等领域核心技术转化应用力度,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三、浓厚氛围,积极构建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没有良好的创新生态,就建设不出充满活力的“科技绿洲”。要坚持体制和政策同向发力、服务和法治双管齐下、宣传和普及同步推进,下大力气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更加开放包容的生态环境,以良好生态汇聚创新的磅礴力量。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第一动力、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科学谋划推进创新发展工作。各相关部门要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共同推进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政绩观,切实做好科技创新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不断提高落实科技政策、把握创新规律、推动科技创新的能力水平。

2.完善创新机制。要让创新“引擎”开足马力,就必须让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要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金融支持体系,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本多方投入创新的新格局。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努力做到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增幅不低于财政支出增幅。前不久,衡华书记专题调研知识产权工作并作重要讲话,强调知识产权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保护,一是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二是要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三是要切实保障知识产权事业蓬勃发展。我们要以望城获批全省知识产权建设强县为契机,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切入点,大力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与应用,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与服务,力争走在全市、全省前列。特别是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联合执法力度,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构建集成果展示、技术评估、供需对接于一体的技术市场体系,打通技术到效益的“最后一公里”。

3.优化创新服务。要下大力气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减少对创新创业的管制和干扰,最大限度降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风险,最大限度优化创新创业的服务和生态。特别是各产业园区作为开放创新的第一平台,要着力打造“智慧园区”,建立全方位、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主阵地和主平台。

4.浓厚创新氛围。弘扬创新文化,努力营造崇尚创新、鼓励探索、敢为人先、敢于试错的文化氛围,在全区形成以崇尚创新为荣、以追求创新为本、以推进创新为要的良好局面。强化正面宣传,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科研人才、创新团队、创客组织,真正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和时代风尚。坚持把科普工作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让蕴藏于望城人民中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同志们,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名望之城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相关热词搜索: 全区 大会上 讲话 创新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