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结合中职学校新媒体文书写作教学实践,提出了构建新媒体文书写作教学有效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语文 新媒体文书 写作教学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101-02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手机已经成为我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更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人们逐渐习惯于依赖手机获取各种信息,进行沟通交流,新媒体文书因此应运而生。中职生几乎每天都在使用新媒体文书,那么,如何让他们掌握新媒体文书的写作要求,并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呢?
一、中职生使用新媒体文书现状
随着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中职生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有些学生甚至与手机形影不离。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加上互联网沟通的便捷,使中职生的人际沟通方式发生了改变。以笔者教学的班级——护理 187 班为例,全班 50 名学生全部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使用率达 100%;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 QQ 或微信,并开通了QQ 空间或微信朋友圈。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们习惯通过 QQ、微信和他人进行交谈,喜欢在 QQ 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记录生活,寻找存在感,寻求关注度,其中一部分学生对网络交流的依赖和迷恋程度很深。可见,中职生使用新媒体文书的频率很高。
不过由于中职生年龄普遍偏小,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加上认知和分辨能力不强,在使用新媒体文书时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文书书写随意,不规范
现在的中职生从小生长在网络兴起和智能手机开始盛行的时代,大部分人从小学开始就接触手机短信、QQ 等,并开始写新媒体文书了。但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新媒体文书写作学习,他们处在一种随意书写的状态,出现了文书书写随意、不规范的现象。这从他们的 QQ 和微信昵称、个性签名、说说、日志以及给好友说说的评论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有的学生所用的昵称艰涩拗口、不知所云;有的在书写说说时过度使用网络语言,不管恰不恰当,盲目跟风使用;有的过度使用表情符号,经常是一堆表情符號凑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有的随意使用标点符号,与现代汉语中标点符号规范使用的要求相去甚远。跟传统文书的规范格式比起来,新媒体文书书写显得过于随意。
(二)文书内容五花八门,不筛选
处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每天都被各种信息包围着,同时也成为各种信息的发布者,加入了自媒体时代行列。在各种信息唾手可得、发布信息易如反掌的年代,年纪不大、分辨能力不强的中职生也在信息的海洋中随波逐流,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大多数人手比脑快,不经过认真筛选就发布信息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看到自认为有点意思的东西就转发,觉得无聊了就发个自拍或几个文字,要吃东西还不忘记给手机先“吃”,即先拍照上传后再吃,甚至旁边走过一个他觉得看不顺眼或是有点特别的人,都要拍个照再加一两句自以为是的评论发到 QQ 空间或是微信朋友圈……新媒体文书的内容五花八门,让人不免觉得混乱和无序。
(三)文书格调低级庸俗,不高雅
发达的网络让人们拥有发布各种信息的便捷途径,也许是跟风凑热闹,又或许通过这一途径为自己减压,几乎所有中职生每天都会使用新媒体文书,有些学生因此提高了写作能力,有些学生从中获得了鼓励和理解,其中的正面影响是值得肯定的,但相比之下,因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有相当多的学生把网络当成负面情绪的发泄地,一有什么消极情绪或是不满就在 QQ 空间或微信朋友圈随意宣泄。通过新媒体文书反映出来的东西不高雅,需要教师及时引导。
(四)文书质量参差不齐,不乐观
中职生普遍文化基础不好,这在新媒体文书质量上也表现得比较明显,语句不通顺、经常出现错别字、不使用标点符号或是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词不达意等现象屡见不鲜,只有通过教师及时规范的引导,才能扭转这种局面。
二、中职学校新媒体文书写作教学的现实意义
在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这门学科中,安排了新媒体文书写作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了解新媒体文书的文本特征、成文特征和写作要求,并在 QQ空间、微博、微信和手机短信等新媒体文书写作过程中学以致用。这是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社会进步趋势的具体体现,也是职业教育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特色的体现。通过学科教学,让学生正确掌握新媒体文书的书写方法,正确利用网络表情达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增强新媒体文书的规范书写意识,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引导中职生规范书写新媒体文书,这是新时期下提高中职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也是中职生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成为市场所要求的实用型人才的必然趋势。
二是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提高中职生的网络素养。网络素养也是网络时代里人们需要具备的一种重要素养,有针对性地引导中职生书写新媒体文书,让他们正确地通过网络表情达意,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网络意识和文明习惯,是新时期下育人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国家大力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引导中职生规范书写新媒体文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通过规范书写新媒体文书,对鼓励中职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争当中国青年好网民,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都是极其有利的。
三、中职学校新媒体文书写作教学有效课堂构建的实践和体会
(一)要有新理念
处在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不能因为它有消极的一面就抵制它、拒绝它,因为它已经渗透到多数人的生活中。同样的道理,对于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使用网络,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而是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规范书写和正确使用新媒体文书,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一个具体任务。
当代中职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同以前相比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上还是囿于传统思维和单一模式,很容易出现满堂灌现象,这与有效课堂是背道而驰的。为此,在新媒体文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樊篱,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学活动,用新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大胆借助信息化手段,让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实用,让教学形式变得生动活泼,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从而达到构建有效课堂的目的。
(二)要有新形式
在进行新媒体文书写作教学时,笔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告诉学生这个内容要借助互联网、借助手机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学校有规定,上课时学生一律不准使用手机,各个班级也制定了具体的班规条款,明确上课期间手机统一放置,调为静音或关闭状态,所以当笔者这样告诉学生时,一开始他们以为自己听错了,接着又以为笔者是在开玩笑,等笔者把理由讲清楚,他们马上欢呼雀跃,争着跑上讲台取走自己的手机,兴高采烈地等待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为教学计划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导入新课环节,笔者将自己在问卷网上设计的《中职生使用网络语言情况调查问卷》网址粘贴到班级 QQ 群上,让学生进入班级 QQ 群,打开链接参与问卷调查,如实回答自己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由于这与传统问卷的调查手段不一样,学生一直处在兴奋的状态下参与教学活动,等他们提交了自己的问卷后,笔者从网络上看到全班学生回答情况的汇总数据并公布调查结果时,他们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全班同学使用网络语言的总体情况,可以说,这种教学方式比传统教学形式的效果要好很多,效率要高得多。之后笔者顺势引出新媒体文书写作这一教学内容,并告诉学生先放下手机,转移到课本内容上来,等把理论知识讲完后继续使用手机练习,学生听话地放下手机,并带着一种期待的神情继续学习。在讲解完新媒体文书写作相关理论知识后,笔者根据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理,布置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以“校园的美”为主题,选取校园里自己认为美的人、事、物、景、现象等内容,写一则不少于 200 个字的说说,并配上相应的图片。这种利用信息平台交互功能进行作文的方式,摆脱了传统写作工具—— 纸和笔,借助智能手机来操作,完稿后即可发表在网上,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再次拿起手机,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比平时高了很多,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无疑是创新教学形式带来的结果。
(三)融入爱的引导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书写新媒体文书,其实也是学生抒发情感的过程,相比传统作文,这个特点更加明显。因此教师要融入情感,用爱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巩固既定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有正确的情感指向,让两者结合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布置“校园的美”这一道练习后,笔者也随堂写了一则描写校园景色、抒发爱校情感的说说,并配上不久前在校园里拍下的一张枫树的图片。在 QQ 空间上成功发表说说之后,笔者用屏幕快照的方式将说说截图,然后将图片发送到班级 QQ 群里,学生直接在群里看到了笔者发表的完整说说。看到教师带头完成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的作业陆续完成并相继传到 QQ 群里,因为首次用这样的方式提交作业,大家成就感十足。而且由于作业是在 QQ 群上提交的,作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们自己也都能发现,这时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抓住点评这一重要环节,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属于理性層面知识总结的同时,还要走进学生在说说里所传递出来的情感世界,用爱心引导他们,让他们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巩固新媒体文书的写作知识。比如,肯定书写规范、情感表达合理、图片搭配得当的学生,指出格式不规范、情感表达不恰当、错别字等问题,让大家进一步明确新媒体文书的写作要求。整个教学活动顺利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有效课堂就此形成。
(四)体现正能量
中职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只会追星娱乐、沉迷游戏,他们也关心时政,关心社会问题,关键看教师怎样有艺术、有智慧地引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社交平台,不要在公开的社交平台上宣泄负面情绪,不顾新媒体文书的写作要求随意书写。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理性表达情感,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新媒体文书的社会作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个人力量。
有效课堂的形成途径很多,新媒体文书写作的教学方法也不仅仅拘泥于以上这些。只要不断探索,一定能够找到更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责编 郝 勋)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过程 传授 新理念 引领 文书写作下一篇:十八大以来,“诬告他人”首现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