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人们在享受技术带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时候,同样也受到了技术负面价值带来的影响。当技术已经完全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食品行业也不能例外。近几年食品行业陆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则是技术异化的一种表现结果。该文针对这种现象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出现异化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技术 异化 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196-01
近代工业文明以来,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类身处一个被技术武装的时代。就像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历史命运。”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技术开始出现了异化现象,使人类面临着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环境的污染等严重的生存危机。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本,技术在食品行业的表现同样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近几年市场上不断出现致癌大米、有毒奶粉、双氧水鱼翅、毒火腿等,表明技术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异化作用已经显现出来了,这使得我们必须开始对食品领域的技术异化进行思考。
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人民的食品安全情况做出如下调查:首先,我国人民的食品卫生知识比较缺乏,几乎都是通过生活中的经验积累而成,并且大部分人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该吃什么和怎么吃才安全。国家安全卫生组织对此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再加上学生在学校期间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第二,我国不少民众比较喜欢吃炸、熏、腌制等食品,但是,此类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多食此类食品易患癌症。第三,我国食品经营企业多为个体工商户,经营管理落后,缺乏良好的食品储备与运送的条件,甚至有些地方的食品批发市场条件简陋,并且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第四,国家某些管理部门管理的工作重点在于查处假冒伪劣的商品,很少和几乎不对食品的内在成分和含量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和检验。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食品的生物性、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的污染,在食物中毒事件中,大部分都是微生物中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污染有农药残留食品上或食物包装的材料质量低劣而污染食物等。第二,食品行业的新技术带来的食品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的食品生产加工技术会给食品质量卫生安全带来新的问题,比如转基因食品的开发和食品添加剂的大量使用等。
2 食品行业出现技术异化的原因
众所周知,技术与人是相互作用的,主体支配、使用技术的同时技术也会对主体施加影响。当技术的负面价值被无节制地扩大时,就会使技术发生异化。但当人们过度追求,超过技术正面价值所承受的范围时,其负面价值开始显现。食品行业出现技术异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追求数量增多。为了缩短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到达增加产量的目的,在种植业、养殖业中就会出现滥用激素、抗生素等现象。
谋求利益。不法商贩利用被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或者工业原料加工食品,故意生产制造假冒伪劣食品,用病死畜禽加工熟食肉制品,只考虑用技术为其牟利,却忽略了这些技术本身对人体的伤害。
食品生产行业者的准入标准低。我国对从事食品加工生产的人员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对他们的道德、职业技能、法律知识没有明确的要求,大多数食品生产加工的工人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对食品科学研究的投入不足。我国食品科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研究食品的科研机构较少,国家给予的经费扶持力度不大。
监管体系不健全。中国还没完全建立起一个可靠的食品生产安全标准,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让食品安全监控难以进行,执法人员在打击违法行为时到不到法律上的保障,使得不法商贩逍遥法外。
3 控制食品行业技术异化的对策
食品安全已经是关系全社会的生命安全和产业兴衰的根本问题,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是严峻的。我们要改善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状况,需要做到下面几点:首先,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并且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做好动态分析。其次,要进一步打击制造假冒伪劣食品的力度,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照食品的生产窝点。再次,我们需要提高全民素质,普及食品卫生知识。可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安排食品卫生的课程,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食品生产和管理的技术型专业,或者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大力宣传食品卫生知识,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素质。最后,大力发展食品科学技术,提高食品生产、加工、检测技术的手段和能力,并且建立全面有效的技术伦理评价体系。
4 结语
研发是一切产业技术的源头,因此科技专家是食品研发和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他们对公众的食品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科技人员应该具备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如果一旦科技工作者为了利益而丧失了应有的职业操守、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话,食品质量安全就会涉及到我国居民的安全,成为生活中的一颗定时炸弹。当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还需要通过消费者、企业、政府的共同努力。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技术”这把双刃剑,让其在设计、使用的过程中发挥最优效果,避免负面效应,让老百姓真正吃上放心的食品,生活的更加幸福安康,所以食品卫生安全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汤天曙,薛毅.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4):5-6.
[2]熊立文.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思考[J].中国标准导报,2010(5): 9-10.
[3]张红波.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15-17.
[4]吴永宁.现代食品安全科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权嘉黛.从食品安全问题看技术异化[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
[6]蔡支农,郑丰杰.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6(9):10.
相关热词搜索: 异化 浅谈 食品安全问题 技术下一篇:薯片如何成为垃圾食品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