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发现孩子的病情已发展成肺炎,必须住院治疗。半个月的治疗,足足花了陈艳秋近万元。出院的那一刻,陈艳秋知道自己必须要尽快赚到钱,否则她和儿子就得露宿街头了。
2007年1月下旬的一天,心情郁闷的陈艳秋碰到做保险时的同事韩素英,此时,韩素英也已离开保险行业,改做酒类促销。两人在做保险时关系不错,见陈艳秋一直为工作的事发愁,便怂恿她跟自己一起去做酒类促销。
想到做促销一般都是晚上上班,儿子没办法照顾,陈艳秋犹豫着说:“不行,我没办法上晚班。”
在韩素英的一再追问下,不知如何是好的陈艳秋,把在心里压抑了许久的事情全部倾诉了出来。
得知她当过别人的二奶,还有一个私生子,韩素英并没有表现出嫌弃:“那都是过去的事,既然都发生了,总得面对。”接着韩素英又建议她,把孩子送回老家让母亲照顾,她在这儿安心挣钱。
“可他是王振忠的儿子!”
“你对人不说是王振忠的孩子不就行了?你也真傻,自己的父母肯定会原谅你、帮你。而且在这边孩子没户口,也不能上学。”那天晚上,回到家里,陈艳秋一晚上都没法入睡,韩素英的话一直在她耳边回响。
就在此时,陈艳秋从网上得知,逃往美国的王振忠因情妇背叛,身患癌症死亡。那一刻,她终于下定了决心。2007年6月下旬,她把孩子送回老家,又把全部积蓄5000元留给父母,重新回到福州,开始做起酒类促销。
调整心态,终成销售王
经过公司半个月的培训,陈艳秋被公司安排去了位于五四路的一家促销点,这是一个有RTV、KTV的酒店。
虽然做酒类促销与酒店没有什么关系,但为了能更好地接触客人,她们也常常帮助酒店搞服务,乘机促销自己的产品。
6点多,来了3位40多岁的客人,当他们被店里的服务员带进包厢后,陈艳秋便主动上前去服务。有一位胖胖的客人,见陈艳秋走进包厢,眼睛便直勾勾地在她胸脯上游移,让陈艳秋感到非常不自在,但她还是硬着头皮把毛巾递给客人,送完毛巾,她刚转身,这位胖胖的客人,突然在她屁股上拍了一下。虽然以前也在这种娱乐场所工作过,但从来没遇见如此放肆的客人,她顿时脸红耳赤。可公司有规定,在酒店工作是不能得罪客人的,她只好逃也似的出了包厢。
可不久,陈艳秋遇见了一位更蛮不讲理的客人,那天晚上,来了几位20来岁的客人,陈艳秋去包厢促销,他们都说太贵没有喝。可过不了一会儿,这些客人又把陈艳秋叫了进去。没想到一进去,一位戴着近视眼镜的小伙子便很礼貌地问她:“你坐一次台要多少钱?”
陈艳秋听了对方的话,赶紧拒绝说:“我是做红酒促销的,不是坐台小姐。”没想到,这位看上去满脸斯文的小伙子发起怒来,把包厢门堵住,不让她出去。陈艳秋强装笑脸一再说坐台不是我的工作。这位小伙子却蛮横地说:“不行,今天晚上你一定要陪我坐台。”
陈艳秋回了一句:“不行也得讲道理。”小伙子一听便恼羞成怒,抓起桌上的烟灰缸就往她头上砸。幸而包厢外的服务员听到响声开门进来,陈艳秋才得以逃脱。
那天晚上,陈艳秋一夜无眠,一个人在没有灯光的房间里静静地回想着自己经历的一幕一幕:从当初的一名普通酒店服务员,到夜总会的模特,再到穿锦衣,吃玉食,享尽荣华富贵的公安局副局长情人,如今却成了看人眼色促销红酒的打工妹,她自己也没想到人生会如此起伏。凌晨三点多,无处倾诉的她,禁不住又打电话给韩素英。
“做什么工作不受委屈?不要说我们这样的打工妹,就是当官的也有受委屈的时候,要看我们自己怎么调整好心态。这种客人毕竟不是很多,今天遇见了,明天你就不一定还能遇见,何必为这种事耿耿于怀?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自重,自己自重别人才会看得起。”
听了韩素英的一番开导,陈艳秋的心情顿时开阔了许多。“是啊,自己走错了一步,不能再走错了。”此后,陈艳秋遇见这种情况,再也不会为此伤心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陈艳秋心底的伤痛也慢慢地平复下来,她的业绩也越来越好。
2013年9月的一天,她人生的转机再次出现。在一家酒楼做促销期间,她经常能见到一位中年客人请客户来谈生意,这位客人每次来都要喝陈艳秋的红酒。这天,这位中年客人私下找到陈艳秋,问她愿不愿去他的化妆品公司做营销员,他说:“我观察你很久了,你是一个很懂得促销技巧的促销员,去我们公司,肯定能做出很大的成绩。”
开始,陈艳秋并没有答应。直到2014年1月,经不住对方多次邀请,陈艳秋最终被他的诚心打动,去他们公司当上了业务经理。
2015年8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通过陈艳秋之手签下的业务合同,已达六千多万元,成为公司里的“销售女王”。公司不但给她奖励了一辆60多万的奔驰轿车,还提升她为分管销售的副总经理。
如今,陈艳秋已完全走出了笼罩在自己心里的那层阴影,正利用业余时间补习文化,准备报考福州大学的工商管理系。面对本刊记者的采访,陈艳秋表示,正是因为真正地放下了,所以她才能勇敢地说出这一段往事,也希望自己的真实经历能给社会上的一些女孩有所警醒,有所启迪!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处理) 编辑/贺长虹
相关热词搜索: 公安局长 逃亡 揭秘 秘密 生活上一篇:中国葡萄酒的国际化与中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