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云电视销售量已达51万台,占集团在中国大陆市场电视机总销售量的13%。
云电视就像一个大漩涡,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玩家。3月19日,同一天,小米第二次开放机顶盒申购,乐视网则宣布推出新机顶盒,从撞期再到较为接近的价格定位,火药味十分浓烈。
在业界所称的云电视粗略链条中,主要由互联网资源、机顶盒和电视机组成,机顶盒,是连接电视机和外部信号网络的设备,也是云电视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市场上传统家电厂商主推的云电视硬件,基本上全套都是由自己生产。
互联网企业在其中选择了切入难度最小的机顶盒入手,像乐视网刚刚将机顶盒以及之后的乐视超级电视机生产业务放给了富士康。刘步尘表示,互联网企业虽然是新手,但它整合资源的能力很强,就像和小米、360等做手机改变了传统的手机业,做云电视同样会带来小米手机那样性价比的惊喜,尽管大家都只是在布局,敏锐的业内企业都应该意识到行业又要不一样了。
云电视另一个虎视眈眈者是传统电视节目提供商或运营商,比如电视台,或者有线电视,在以往行业格局里,这些运营商近乎垄断中上游环节,把持着内容播放,并能影响相关收费节目的价格标准,现在他们也不得不重新抬头看看现在的变化。4月初,国内某知名有线电视运营商已经开始在所在省份全面更新原机顶盒设备,号称要开启全省云时代。
几天前,某电视生产商研发部负责人刘明,在北京坐出租车时,电台里正好在播周杰伦代言的某云电视广告,的哥一回头说:“小伙,普及下知识,啥是云电视?去年还有个智能电视,还有个什么互联网电视,都是啥?”
刘明解释了半天,到最后的哥也没太明白其中的区别。从2009年开始,彩电业已经先后出现了互联网电视、3D电视、智能电视、云电视四个概念,智能电视转到云电视,时间还不足半年。刘明表示,电视机有两类主流分法,从显示方式上分为3D电视和2D电视,从内容呈现上分为智能电视和非智能电视。
所以根本没有云电视这一门类,云电视充其量是智能电视的衍生概念,它的出现主要是受云计算的影响,近年云计算概念四处火热,无论何种都往往冠以云字,比如云空调、云建筑等等,这个名称很大意义上是厂家炒作的噱头和手段,智能电视只是加了一些低端上网、测试、交水电费、买火车票等功能,然后就到处是明星广告,网上也是铺天盖地的公关软文,卖场在拼命促销,其实性能并没有实质的变化。
这一点也得到了消费者杨晓的证实,他之前看中了创维两款电视机,3D款价格不到4000元,而同尺寸带有“云功能”的智能电视售价近5000元,图新鲜就买了云电视回家,朋友后来买了他看中的那款3D电视,相较之下,“除了像云健康这些没啥用的花哨功能,基本上没区别,上网还是一样的死慢”。
刘明表示,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在骂云电视,但是有一点云电视之所以比智能电视价格偏高,也在于厂家多花了成本进去,除去营销费用不说,在激烈的竞争下,众厂商的制作电视机硬件的水准在提高,无论具备何种功能,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都是平板电视。这两年,在大屏幕概念下,无论是超薄度还是清晰度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只不过,这离真正具备云概念的智能电视相去甚远。从技术层面讲,智能电视装载有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系统与手机相联结,这样就可以在电视上自由安装卸载应用软件,实现手机和电视的互通操作,也能够上网,不过智能电视偏重于单体内,就像一口口井。而云电视就类似于自来水,云是水资源,电视是一个个自来水管,而且电视单体之间资源要相互共享融通,就类似于,在电视上,一边可以看体育直播比赛,一边又能玩QQ,逛豆瓣,还要操作简单自如。
甚至有人设想,如果能够实现电视、电话、电脑三机合一,那样的云电视就真正超级实用和强大了。
去年优酷和土豆合并时,刘明并没有过多关注,在电脑视频端,其合并后已经占到三成市场份额,一骑绝尘,然而他认为未来最有价值的那块屏幕却是电视,这个“用户睡前3个小时”最关注的屏幕。
这一观点得到业界多数人士认同,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在去年曾言,智能电视将是IT产业的下一个5年主要战役,这一战役的核心要素为“占领”家庭。应用商店、互联网、移动、广播未来将被智能电视无缝融合。
像手机这类移动终端一样,电视机早晚也会开展一场桌面大战,最终将把电视机前走掉的观众拉回来,然而情况却是复杂的。
云电视的归宿在云,就是所提供的节目内容(无论是自制还是购买所得),电视只是管道,目前云电视内容仅有的卖点是连上互联网,像电脑一样看视频,或者点开PPLive,看电视,还有就是机顶盒生产商如乐视等,将自己的影片资源加入机顶盒,购买者可以点播观看。但各方心里非常清楚内容的意义,都在依托原有的优势,抢占先机。
传统家电厂家,不甘心只做硬件,通过绑定电视机,销售机顶盒,努力往内容方面延伸,互联网企业如乐视网,有较深厚的片源内容,从机顶盒开始,借助传统制造商和电商销售渠道,逐渐渗入整个产业链。其实这场电视革命,最受冲击者非有线电视公司、电视台等传统内容提供商或运营商莫属。
杨晓购买云电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线电视服务收费不低,而且服务差。北京市每月有线电视收费标准18元,一年下来超过200元,小米一个机顶盒才299元,一旦产业成熟,互联网内容冲入电视对以国企为主的原有广电企业将会造成根本的冲击,如湖北等许多地方的广电企业也纷纷打出云电视战略。
而影响行业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参与者,而是政策。电视一直以来是国家最主要的宣传窗口之一,数年来监管部门政策飘忽。
2009年,互联网电视兴起时,原国家广电总局发文要求无论是家电厂商,还是视频,要想进入互联网电视领域,必须要和获得了互联网电视牌照的公司进行合作,接受其内容监控,直到2010年才有央视旗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首家获得该牌照。而在2011年,广电总局突然明确视频网站不能给电视机顶盒提供互联网视频内容。
到2011年底,政策再度放开,目前所有销售自己机顶盒的企业都需要和七大国有互联网电视牌照公司合作,才有合法身份,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专业博士曹可健表示,目前云电视在技术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绝大多数云电视搭载的安卓操作系统本是为手机开发的,并没有根据大屏幕进行相应的优化和开发,像玩“愤怒的小鸟”,在电视上操作非常迟钝,而且目前连接速度普遍很慢,10兆的宽带都不能够支持云电视画面流畅等等。
由于国家政策控制,迅速改变现状的可能性很小。曹可健说,首先相关政策不稳定,无论互联网企业还是家电厂商,如果没有雄厚的实力,根本就玩不起,不会长期扎根投入研发,在这轮云电视风潮中,家电外企几乎就不见身影。即使能干,目前也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就连领头企业现在都无法看到未来的盈利模式,只是在布局。其次,传统广电企业政治背景强大,实力也非常强大,即使内容控制放开了,在新闻资讯、体育赛事,包括抢购热门电视剧等方面,视频网站还远远不能与电视台以及其他节目运营商相提并论,家电厂商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他未来更看好华数集团、歌华有线等国有企业,“尽管家电厂商、互联网企业一片嘈杂,但真正的实力派并没有急着发力,他们心里清楚,形势不会有多大变化,可以安稳坐江山,而借着这股风,淘宝网站上的山寨机顶盒却卖得火热”。
相关热词搜索: 之谜 火热 电视上一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下一篇:TV2.0新电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