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从家长评价的视角看地方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 浏览次数:

zoޛ)j馟it]4Mt_m5_tO4iM]6m5m5ըky计划(2011—2013年)”、“发展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在发展学前教育中的规划、投入、监管和保障公平等方面的责任” [3],为解决我省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家长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作为和履职状况有较为直接的认识和感受。家长参与评价学前教育,虽与政府自身评价维度不同,但家长的评价对全面了解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履职情况有较大的作用和价值。家长既是政府学前教育决策的监督者,也是参与政府决策的重要权利主体[4]。因此,在进行《县域幼儿园财政投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以家长为对象的调查,旨在通过家长的视角分析了解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并为地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过程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浙江省台州市H县为样本,分别选取H县城区、乡镇、山区的24所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H县是浙江省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县,民办幼儿园一直占据着该县的“半壁江山”。因此,本次调查的对象是17所不同规模的民办幼儿园及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同时还选取了城区的2所大型公立幼儿园。

(二)调查工具

调查采用自编的“幼儿家长调查问卷”进行,问卷共四个维度16个题项。第一维度有4个题项,是对幼儿家长基本情况的了解,如家长的学历、职业、单位类型等;第二个维度主要是了解幼儿家长对当前幼儿园收费制度的认识及承受度;第三个维度的问题是了解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经费分担的认识和态度;最后一个部分是了解幼儿家长对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三)调查方法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29份,问卷回收率为94.1%。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一致性,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幼儿家长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调查的幼儿家长文化程度以中专(高中)学历居多,占比38.4%;大专及以上学历为次,占比35.1%;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26.5%(见图1)。幼儿家长所从事的职业,以“企事业单位职工”最多,占38.8%;其次是“个体劳动者”,占比29.6%;再次是“农民”,占比16.4%;“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最少,仅占4.4%。而幼儿家长的就业单位,60%以上是“集体企业或私营企业”。可以说,此次调查的对象都是非常普通的幼儿家长,能够反映和代表H县广大人民群众对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一些普遍看法。

图1 幼儿家长的学历情况

(二)幼儿家长对当前幼儿园收费的看法和感受

1.幼儿园学年收费情况

调查发现,幼儿每学年保育费缴纳5001-7000元的幼儿园有三所(占12.5%),都是省一级园;占50%的幼儿园学年需缴纳3001-5000元不等的保育费。这样的收费标准与台州市有关部门公布的幼儿园收费标准相一致,略低于杭州、宁波等地省一级、二级园的标准,与椒江、路桥等地的同类型幼儿园收费并无大的差异。但是,学年收费低于1500元的幼儿园有一所(占4.2%),这样低的收费在台州各县市区也是为数很少的。学年收费在9000元的也有一所(见表1)。总体来讲,民办幼儿园的收费自由度较大,物价部门也缺乏管控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相应措施。

2.幼儿家长对当前幼儿园收费的看法

调查可见,有81%的幼儿家长对幼儿园当前的收费标准是能够接受的,甚至有5%以上的家长认为幼儿园的收费“再高些也能承受”。但还是有13.9%的幼儿家长认为收费稍高,只能“勉强承受”(见表2)。说明,H县“入园贵”的现象并不突出。在家长选择幼儿园的重要因素排序中,家长也没有把幼儿园的收费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仅占13.9%),而是把“幼儿园的地理位置”(65%)和“幼儿园的保教质量”(61.5%)分别放在第一和第二的位置。

表2 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收费的看法

[看法\&无力

承受\&勉强

承受\&可以承受\&再高些也

能承受\&合计\&人数\&11\&146\&915\&57\&1129\&百分比\&1%\&12.9%\&81%\&5.1%\&100%\&]

(三)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认识和态度

根据调查发现,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经费成本分担的知识较少。如,一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收费应考虑教育成本(39.3%);另一些家长则认为幼儿园不应该按成本收费(38.5%);还有7.7%的幼儿家长表示不清楚学前教育成本应如何分担。但是,大部分家长对学前教育中“政府”、“幼儿园的举办者或个人”、“家庭”三方如何分担教育费用还是有着比较一致的认识的。高达70%以上的幼儿家长认为政府应是学前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其次是幼儿园的举办单位,最后才是家庭或个人(见表3)。

表3 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认识

[分担者\&政府\&幼儿园举

办单位\&家庭\&不清楚\&合计\&人数\&816\&131\&95\&87\&1129\&百分比\&72.3%\&11.6%\&8.4%\&7.7%\&100%\&]

(四)幼儿家长对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认识和满意度

1.幼儿家长对地方政府在财政投入中发挥作用的认识

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家长都意识到学前教育是政府、幼儿园、家庭三方共同担负的责任,有56.5%的家长认为政府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中应起主导作用。但是,仍然有11.4%的幼儿家长不清楚谁应该在学前教育投入中起主导作用(见表4)。

通过卡方检测还发现,不同学历的家长对地方政府在财政投入中所起到作用的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学历越高的幼儿家长越认可政府应在学前教育投入中发挥主导责任,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的幼儿家长则倾向于不明确谁应起主导性。从家长的职业来看,政府工作人员与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对政府在财政投入中的主导作用有明确的认识,而农民及个体劳动者等学历较低的从业者,往往更倾向于不明确、不清楚的反应(见表5)。

表4 幼儿家长对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认识

[主导者\&政府\&幼儿园\&幼儿家长\&不清楚\&合计\&人数\&638\&229\&133\&129\&1129\&百分比\&56.5%\&20.3%\&11.8%\&11.4%\&100%\&]

2.幼儿家长对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满意度

从幼儿家长对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满意度来看,比较满意的仅占22.4%,表示一般或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到了77.6%(见表6)。调查还显示,41%的幼儿家长表示地方政府比较重视或十分重视财政投入学前教育工作,但是仍有28.7%的幼儿家长不认可地方政府的作为,认为不重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还有高达30.3%的家长“不清楚”地方政府是否重视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支持(见表7)。

表6 幼儿家长对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满意度

[满意度\&很不

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

满意\&合计\&人数\&85\&240\&551\&218\&35\&1129\&百分比\&7.5%\&21.3%\&48.8%\&19.3%\&3.1%\&100%\&]

表7 幼儿家长对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看法

[程度\&不清楚\&不重视\&比较重视\&十分重视\&合计\&人数\&342\&324\&288\&175\&1129\&百分比\&30.3%\&28.7%\&25.5%\&15.5%\&100%\&]

经过数据检测还发现,不同学历、不同地域的幼儿家长对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满意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从地域来看,城区的幼儿家长满意度较高,山区反而较低;从学历看,学历越高,满意度越高,反之越低(见下表)。

[\&\&满意度\&卡方检验 \&学历\&初中及以下\&32(10.7%)\&P≤0.01\&中专(高中)\&89(20.5%)\&大专\&72(24.8%)\&本科及以上\&38(35.8%)\&地域\&城区\&132(25.4%)\&P≤0.01\&乡镇\&58(14.1%)\&山村\&28(14.0%)\&]

我们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乡镇及山村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农民没有享受到国家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福利;二是学历越低的农民或个体劳动者,他们更需要政府在财政政策上对他们子女的入园成本进行分担,或提供政策性倾斜,使低收入者也能享受到国家财政政策的实惠。

3.幼儿家长对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存在问题的看法

从问卷开放题的检测结果发现,幼儿家长对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公立幼儿园太少、财政投入不足、财政投入公平问题、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滞后、民办幼儿园乱收费、民办幼儿园收费缺少监管等(见图2)。

图2 幼儿家长对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

存在问题的看法

幼儿家长反映最大的问题是城区公立幼儿园太少。近几十年来,H县城区没有一所大型公办幼儿园由政府投资兴办;有限的财政经费基本投向了城区已有的几所大型公办幼儿园,长期忽视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和投入。近四年来,地方政府采取奖、补、贴等方式对民办幼儿园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财政支持,但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园的教育成本分担及收费等问题,却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监管,出现“高价招生”与“低价竞争”并存的不和谐局面。许多家长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没有承担起学前教育的责任”,“监管制度缺失”,“监管措施不力”。

四、幼儿家长对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愿望和建议

根据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针对地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现状,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政府职责,强化地方政府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等以下的教育(其中包括学前教育)由地方政府管理。国务院13号文件则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的职责,地方政府承担着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双重责任[5]。具体来讲,地方政府的主要责任除了要重视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外,就是加大财政投入[6]。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指出,市、县政府对发展当地学前教育负主要责任,承担本区域学前教育事业的规划责任、投入责任、监管责任和推进均衡服务的责任。学前教育投入以区、县(市)财政为主,各区、县(市)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台州市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通知”明确表示,坚持实行县级政府统筹、乡镇政府管理为主、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承担起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负责经费筹措,园所建设,改善办园条件,推进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服务。

地方政府只有明确了自己在学前发展中的责任,才能有的放矢地在财政投入学前教育中出政策、出措施、出策略,做好公共财政服务学前教育发展的工作。

(二)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园所

财政投入是学前教育发展事业发展的保障,加大财政投入是加快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要解决“入园难”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对策是加大、加快对大型公立幼儿园的新建和兴办,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为更多的幼儿带来优质教育的福利。就当前的现状来讲,只有大力发展公办园所,实现以公办园为主的学前教育发展态势,才能带动民办园的健康发展,从而造就学前教育良性循环发展的环境。

在这一方面杭州市在落实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开了立法先河,可供各县市区参照。杭州市曾先后出台了《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和学前教育“1+4”新政,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财政支撑的保障范围,确保财政投入的到位和投入总量。当前,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采用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地方政府应分担的幼儿教育比例。如,挪威政府规定公办幼儿园成本分担的比例是:州政府补助36.2%,地方政府补助27.9%。对私立幼儿园成本分担的比例则是:州政府补助39.3%,地方政府补助8.2% [7]。

因此,我们应立足于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分阶段提高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争取早日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三)建立监管机制,保障财政投入公平

公共选择理论中有一个可供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借鉴的可行性思路,即“经济人假设”。它的引申意义是,若要政策符合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要求,就必须建立一套能够约束和监督决策者的有效机制,否则,决策就有可能偏离公共利益的轨道。而学前教育财政经费的惠及面取决于已有财政投入的规模和范围、公平和效率、社会的认同度等因素。

要保障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合理,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管体系。公共财政投入学前教育,一方面要顾及公立幼儿园和优质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对一些办园条件较差的民办园进行适度的财政政策倾斜,帮助民办幼儿园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使弱势幼儿园得到应有的发展,实现公共财政投入的“公民一体化”。地方政府亦可将学前教育经费单列,每年通过考核的形式对达到政府办园标准的幼儿园进行财政补助或奖励,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向着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

同时,要把好监管、监督的关口,确保财政投入投到该投的地方,使投入的资金落到实处,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加油泵”。

(四)实施多项举措,关照弱势群体利益

在调查中,许多家长表示幼儿园的收费应按家庭状况酌情收取,并适当减免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流动人口等处境不利幼儿的费用。在对幼儿园的调研中,部分幼儿园也采取了诸如对父母不全、下岗职工、特殊困难、残疾幼儿等减免或全免保育费的措施。

地方政府也可以借鉴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实施的“教育劵”制度,保证弱势群体儿童能够上得了幼儿园,实现教育公平。浙江镇海霞浦镇曾为辖区内的500名儿童每人发放360元的教育劵,由家长自主选择星级幼儿园使用,幼儿园再凭劵到区、镇换取等值的补助,也不失为一项保证学前教育就读公平的好举措。一方面,激发了幼儿园间的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促使幼儿园规范办园,注重提高自己的办园美誉度。

此外,对一些学前教育发展比较滞后的乡镇、山区幼儿园,可以实施补偿性投入。对农村留守儿童给予特别关注,可直接将入园资金发到该类家庭,保证他们能和普通幼儿一样正常入园就读,在源头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177∕201008∕93785.html.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EB∕OL].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177∕201011∕111850.html.

[3]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通知.[EB/OL].http:///news/20299.html.

[4]丁 静.家长视角下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5~6.

[5]刘占兰.发展学前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政府责任的确定[J].学前教育研究,2010,(11).

[6]沙莉,庞丽娟,刘小蕊.通过立法强化政府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职责——美国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7,(2).

[7]蔡迎旗,冯晓霞.论中国幼儿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重构 [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2).

相关热词搜索: 学前教育 视角 地方财政 家长 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