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免棱镜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中应用非常普遍,在隧道测量中应用优势也十分明显。本文介绍了全站仪免棱镜测量技术及其优势,分析了测量的要点,并探讨了其在在隧道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免棱镜;隧道;测量
一、全站仪免棱镜测量技术及其优势
免棱镜测量又叫无合作目标测量,是不需要反射棱镜而依靠被测物的自然表面反射光线来进行测距。免棱镜测距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脉冲法,另外是相位法,脉冲法用测量时发射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计算距离,多次测量得出平均距离。相位法测量使用连续信号,以不同的颇率来调制载波信号,测出发射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从而求出被测距离。一般来讲,在相同的条件下,脉冲发的测程远,相位法的精度高。以徕卡TCR系列仪器为例作一些测距原理的简单介绍。LeicaTCR1100系列全站仪EDM模块被集成在全站仪中,可以产生一束与望远镜同轴的红外激光IR,由红外激光发射管发射,作为相对于红外光束的一种选择。它还可以产生可见波段红色激光束RL,由红色激光发射管发出,相应有IR和RL两种测距方式,可通过全站仪键盘上的按键来完成两种测距模式的转换。
免棱镜测量有如下优点:
(1)测量速度快
掘进放样、断面测量、围岩净空位移量测等每一断面均可在几分钟内完成。
(2)准确
一是测设定点精度准确。其精度可依工程所需而定,可达几毫米的精度,完全可满足隧道施工的需要。二是固定性。程序编制时要求仪器自动寻找断面上相同的点(即虽掌子面里程不同,但所放样各点在隧道纵向上相对于隧道中线、轨面的位置固定),且各点在开挖轮廓线上间距一致,这为钻眼爆破带来极大便利——测点即是炮眼,炮眼间距固定。每茬炮钻眼在断面同一位置,为钻眼角度提供很好的参考方向,使整个隧道炮眼顺直,进一步减少超欠挖,減少安全质量隐患。同理,如有必要,也可将需要的爆破设计炮眼位置准确放样出来,如掏槽眼等,为提高爆破效果提供技术援助。
(3)灵活设站、适应性较强
全站仪通过后方交会程序进行设站,可根据现场不同的条件选择设站的最佳位置,以减少其他工序造成的影响。在较为危险的地带,满足通视和测程的前提下,可实现测量,降低测量对设备的依赖性;全站仪测量坑道点坐标时采用极坐标方式,可通过自身解析坐标,使曲线、曲墙、不规则工作面的情况不复存在,为隧道解析提供方便。
(4)可与其他工序同步作业
通过全站仪放样,在边墙附近安置仪器,装碴同时可实现隧道断面的扫描和碴堆以上的轮廓线开挖放样,装碴同时实现测量。
二、无棱镜全站仪使用中的问题
无棱镜全站仪在使用过程中,和全站仪基本相同,要根据其功能的不同,使用前测定作业环境的温度值、气压值,把温度值、气压值输入全站仪进行温度和气压的自动改正。作业环境温度值的大小,使用圆盒气压计测定,作业环境温度,用温度干湿计测定。温度和气压单位,根据仪器的功能不同,采用仪器要求的规定单位。否则,就会人为造成精度降低或粗差。
无棱镜全站仪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仪器和被测物体之间是否有移动物体出现,观测人员注意力要集中,否则,在仪器和被测物体之间有移动物体出现,而观测人员没有发现,就会造成测量数据失真。这一点,是与全站仪的最大区别,全站仪没有棱镜不测距,只有在有棱镜的情况下才能测量,有移动物体遮挡,测不出数据,不造成数据失真。观测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测量环境,注意不同的移动物。在城区测量,要注意行人、车辆等遮挡,在城区外田地或河道、道路测量,不仅要注意行人、车辆,还要注意风力的影响,风吹树摇叶动时,遮挡测量。
三、免棱镜测量技术在隧道测量中的应用
(一)工程概况
某隧道为双洞单向两车道隧道,左洞长5160m,右洞长5235m,总投资5.25亿元。全隧位于直线段上,最大埋深800m。左右洞中线间距为50m,洞身净宽10.5m,净高7.25m,设计时速为80km/h,隧道一般断面采用单心圆形式,应急停车带采用三心圆断面。设人行横洞和车行横洞共7个,紧急停车带左右洞各6个。另外在左洞设有两个斜井既作为施工辅助导洞又作为永久的通风洞。该段地质条件复杂,其中III类及以下围岩占全段的76.8%,成为该隧道施工的难点。隧道施工中掘进放样、开挖后断面测量及围岩监测等测量任务重,尤其是超欠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容忽视。对此,选择徕卡TCRA1101型免棱镜测距全站仪来进行开挖放样、断面测量及围岩净空位移量测等主要日常测量工作。徕卡TCRA1101型全站仪,测角精度为1.5〃,测距精度为2+2ppm,免棱镜测量标称距离为250m。采用导线测设中线或施工放样。
(二)测量技术
1、量测仪器准备
徕卡TCRA1101全站仪一台;反射膜片(贴片),选用Lecai尺寸为4×4cm贴片若干片;机载Deformation软件及围岩收敛分析后处理软件。
2、贴片安装
根据规范和有关要求及围岩条件、开挖方法等,确定围岩净空位移量测断面的位置及间距,以及每个断面的基线布置形式。贴片安装过程:对于完整性较好的岩石,可直接在其表面用贴胶贴上贴片,但安设贴片前必须清洗欲置贴片位置的岩面,粘贴必须牢固,能满足量测周期要求;对于不稳定岩石可用锚杆焊接角钢在角钢上粘贴贴片,或用膨胀螺栓锚固钢板以粘贴贴片。贴片表面法线方向最好垂直隧道轴向,以使仪器接收到最强的反射信号。
3、外业数据采集
因为量测内容主要是各量测点间相对距离,全站仪可以自由安置(对中整平就可以,不需要建站及大地坐标输入),但为了消除贴片倾斜对测距的影响,每次量测时测站位置应大致相同,同时为了加强反射片对仪器激光反射效果和量测准确性,应把仪器设置在量测断面前后5m内较为合适。
先选择适当的位置安置仪器,精确整平后,打开仪器电源,按仪器Prog键进入Deformation量测程序,按围岩量测参数规范要求对仪器各项参数进行调整。
4、放样
隧道进洞前工区测量组应放出隧道轴线,并且现场做好标记,标记清晰,便于检查。洞室放样根据设计开挖施工图纸和文件,使用免棱镜全站仪和TMS(TunnelMonitoring-隧道测量系统现场数据采集,现场分析,现场成图、报表,现场标注,实现内外业一体化。直观的图形显示,实时断面上任意点的超欠挖计算,所见即所得,隧道断面施工质量一目了然。每掘进一次进行放样一次,每次放样后对前一次开挖部位进行至少两点以上检测,检测完成后及时出具测量检测数据并绘制测量放样单,并现场交底给当班施工人员,达到设计开挖技术要求即进行下一次开挖进打钻。隧道掘进到一定深度,应通知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对隧道轴线进行不定期检查,保证隧道贯通误差。
5、贯通误差调整
(1)采用折线法调整直线段隧道的中线;(2)曲线段隧道,根据实际贯通误差,由曲线的两端向贯通面按比例调整中线;(3)采用精密导线测量延伸中线时,贯通误差用坐标增量平差来调整;(4)进行高程贯通误差调整时,贯通点附近的水准点高程,采用由进口分别引测的高程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隧道贯通后,施工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尚未衬砌的100m地段内(即调线地段)调整。该段的开挖及衬砌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及高程进行施工放样。
参考文献
[1]彭述,王志.全站仪免棱镜测量技术在隧道开挖净空测量中的应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0年2期.
[2]张东帅.全站仪免棱镜测量技术在隧道断面测量中的实际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3年12期.
相关热词搜索: 测量 棱镜 隧道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