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位于**县南部,毗邻广东连州大路边镇,总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47亩,其中水田面积1005亩,旱土面积842亩;山岭面积8400亩。全村辖**、张家冲、丫里、李家湾、溶水、上黄家寮、下黄家寮、水浸坪、牛破坳、界牌10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752户2640口人,主要产业以水稻、烤烟、生猪、甜玉米等种养殖为主。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550人,2017年贫困村出列,2019年实现整村贫困户脱贫。
**村党总支部现有党员52人、男性党员45人,女性党员7人,大专以上文凭11个,下设1个支部,3个党小组。2017年以来发展党员2人、预备党员1人、发展对象1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3人,党员文化、年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村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18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红旗党支部”,2019年被评为“红旗党支部”。按照上级党委要求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学习和研讨工作。
2015年10月市委派驻**村帮扶工作队一支,是中共郴州市委副书记的驻村联系点。牵头责任单位是市水利局,包村帮扶单位有市扶贫办、市水文局、市青山垅灌区水电管理局。驻村工作队长是市青山垅灌区水电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彭维亮,工作队员市水文局工程师王华、市扶贫办李文龙。所有贫困户都落实了结对帮扶,共有95名结对帮扶责任人对133户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厚爱和**党委政府的关心,在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支村两委和工作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战略思想,履职尽责,扎实苦干,把**村从一个“山上无资源、地下无矿产、农田大抛荒”的贫困村逐渐变成“烟稻轮作,果苗飘香,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
2017年元月,**村的扶贫工作获得了国务院扶贫检查组的好评;2017年3月30日,为全国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会提供了观摩现场;2017年6月15日,时任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我省视察期间,湖南卫视对**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现场同步直播;2017年7月28日和2018年5月11日,工作队在市委礼堂召开全市抓党建促脱贫会议上分别汇报了先进做法。2018年郴州电视台、郴州日报和郴州新报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给驻村工作分别做了专题报道;2019年10月8日出版的《光明日报》报道了驻村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故事。2020年5月13日《湖南日报》报道了驻村“水碗”变成“聚宝盆”发展壮大扶贫产业。
结合本村实际,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五站合一”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平台作用,切实提升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服务群众的水平。
二是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全村群众的满意度。
三是坚持“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丰富产业类型,带动村民及村集体增收。我村也是旅游扶贫村,既有区域和交通优势(靠着莽山邻近广东多条高速公路),又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高标准农田、李家湾岩洞、保存完整的**四堡黄沙堡)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业。
**县****村委会
2020年12月4日
相关热词搜索: 脱贫 工作汇报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