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目的:
1、初步了解样本市场中老年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劳动力的整体情况。
2、收集样本市场中老年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挑战。
3、了解样本市场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需求,特别是培训需求,对劳动力进行培训过程中的培训需求、培训供给形式、培训费用,并进行比对分析。
4、了解样本市场中老年以上劳动力的类型、习惯、男女比例、年龄层次等因素,挖掘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些心得、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
1、用人机构、培训机构的走访和调研;
2、与部分中老年劳动个体进行的单独访谈调研;
3、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进行补充。
三、调研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许多正值壮年的劳动力开始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向城市转移,但与此同时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制约和影响,无法对过多的劳动力统一管理和吸纳,这就出现了部分农村劳动力来到城市当中却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如何解决在发展过程中,中老年以上劳动力转移时会遇到的就业问题,就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时面临的就业挑战: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方法:
在调查过程中,涉及到培训费用的方面是劳动者很在意的内容,33.84%的被调查者不能承受目前的培训费用,54.59%的被调查者暂时可以接受当前的培训费用但是还是希望可以再降低一些。当被问及培训费用应该由哪方承担时,65.1%的被调查者希望费用由当地政府部门或用人单位统一支付,29.8%的被调查者希望由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自己三方承担,仅5.1%的被调查者愿意由自己承担。由此可见,目前政府的投入和资源已不能满足农民工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一问题的出现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体,企业参与为辅助,农民适当承担”的多渠道资金保障机制,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缓解农民因为培训费用而放弃接受培训的问题。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行业组织、大企业的重要作用,合理利用好培训资源,广泛吸纳社会多方资源,支持企业开展培训,鼓励有能力的社会志愿者加入到培训活动中来为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机械、运输、建筑”是最受欢迎的培训项目,通过培训农民们可以获得技能并找到工作。
(
在对涉及培训满意程度的调查时,被调查对象也反应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转移培训信息还不都公开化,不容易知道;培训过程中的针对性不强;培训内容太过书面化,缺乏实践性,农民们更希望可以去到现场学习,多一些实操性的实践活动。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要提高培训质量,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多的开展实践学习,可以安排学员先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然后去实地参观考察,最后在技能实训基地进行实操训练,帮助学员更好的掌握技能。
其次,对于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也不容忽视,农民的城市化不仅仅是工作的城市化,其生活方式、文明素质也有待提升改善,因此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融入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会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农民工的现实需求。
建立一个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将劳动力信息与就业信息相结合,为劳动力提供企业需求信息,为企业提高劳动力的培训情况。在培训过程中做好测评,在培训初期做好测评用于服务培训机构,帮助培训机构了解劳动力的初始情况,在培训结束之后再进行测评来观察培训进展以及劳动力的技能把握情况,这个测评也可以让劳动力自己客观了解自己的进步和对今后的就业方向提供参考。
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对培训效果反馈良好的培训机构进行奖励,给予税负减免的优惠或者补贴,对于学员,对培训过程中表现积极,起示范作用的优秀学员设立奖学金或者开放“企业直通车”,鼓励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学习的行列中来。
相关热词搜索: 精神文明建设 对中 过程中 农村劳动力 调研报告上一篇:关于预防发生生产事故的发言稿
下一篇:合格村医培训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