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县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有关工作要求,对我县2020年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推进。营商环境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县改革历史上的新举措,其目的是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方式、抢占区域高地,为凤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源动力。基于此情况,我主要讲以下四个方面的意见。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营商环境优化就会降低社会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生产力;营商环境也是竞争力。凤冈发展靠什么优势,自然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就会吸引人来投资,就能引入好的资源;营商环境还是吸引力。就算有再好的资源,营商环境不好,没有人来发展,凤冈就会落后,落后了就要挨打;营商环境更是凝聚力。营商环境优化,能够让老百姓办事更加方便,让企业发展更加顺利,让全县上下围绕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二、突岀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彻底推翻压在凤冈营商环境头上的三座大山
各级各部门必须持续开展“不诚信、不规范、不担当”三大专项整治行动,由发改局牵头整治“不诚信”问题,对应补未补的资金、应兑未兑的承诺再次清理兑现;司法局牵头整治“不规范”问题,对签订合同不规范、行政执法不规范的事项强化规范管理;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整治“不担当”问题,对干部履职不到位、服务群众态度差的行为要严查严惩,建立常态督查考评机制,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督导。同时,要加强督查考核结果的运用,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出现问题的严肃追责问责。
一是落实《凤冈县优化营商环境八条措施》,提升“帮商”的力度。主要领导要做到“三亲自”:亲自安排、亲自调度、亲自督促;帮扶企业要做到“三到位”:县级领导挂帮企业按季走访到位、责任部门包保企业按月走访到位、企业反映问题及时处理到位;政务服务要做到“四公开”:政策法规公开、权责清单公开、办事流程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服务企业发展要做到“强三手”:无事不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不松手;行政审批要做到“五减少”:减少事项、减少材料、减少时限、减少费用、减少跑路;行政执法要做到“三为主”:教育为主、帮助为主、解决问题为主;政策优惠要做到“重三不”:不打折扣、不找借口、不碰红线;受理12345非紧急类政府服务热线要做到“五限时”:限时接收、限时承办(转办)、限时核实、限时办结、限时回复。
二是提升营商环境十项指标,提升“便商”的速度。2019年在全省营商环境指标评估中我县排名第29位,同比2018年前进22位次,在完成预期承诺目标的基础上还有前进,其中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用水、纳税、市场监督、企业信心六项指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大家要持续巩固,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政务服务四项指标中的部分二级指标评估结果低于省、市平均水平,大家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快补齐短板。总之,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对照考核指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把去年考核丢的分补回来,把能加的分加上去。这里要注意:我们获得信贷指标的牵头机构由县金融办调整为县人行,企业信心指标的牵头机构由县投促局调整为县市管局,两家单位要与前面的牵头单位做好衔接与沟通;县工商联、营商环境建设局、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侵权投诉中心要抓紧动起来,快速启动联合办公工作,在企业走访、问题研判、联合宣传、追责问责上形成合力,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实现资源整合最大化、服务企业最优化;各成员单位更要通力合作,破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我县2020年指标评估再创佳绩。
三是做到“亲商”五条,提升“亲商”的温度。
各级各部门务必要主动作为、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带头干、负总体责任,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带头督、负分管责任,具体业务人员要吃透政策、熟悉业务、优化服务、负直接责任,在具体工作形式上要实现“七个转变”。一是从方便群众向打通堵点转变。打通堵点、消除堵点是营商环境成与败的关键。二是从点位服务向形成体系服务转变。在抓好“放管服”的同时,要与“帮”形成体系,用“帮”来解决问题,用“帮”来真抓实抓营商环境建设。三是从管企业依法经营向管行业主管部门履职尽责转变。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管的是职能部门,不是管企业,管职能部门是否履职到位,这就是一个转变。四是从被动服务向主动出击转变。对企业和群众既要主动服务,更要主动出击,抓两头,两不误。五是从线下为主向线上为主转变。服务上一定要大气地抓,有针对性地加大线上服务的精准宣传,从线下服务转到线上服务,以最便捷的方式满足企业、群众的办事需求。六是从面上为主向点面结合转变。之前抓营商环境是抓面的问题,现在着重是要点面结合,尤其是点,点就是抓龙头、抓关键、抓主要矛盾。七是从条块服务向集成服务转变。12345热线就是典型的集成服务,我们要用新的模式、新的方法推进新的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必须从全县发展的高度出发,全面落实“放”、切实抓好“管”、全力做好“服”,在改善“硬环境”的同时不断优化“软环境”,以“软环境”弥补“硬环境”,举全县之力打造法治化、开放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凤冈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追赶超越。
相关热词搜索: 县委 讲话 委员会 环境 建设下一篇:安全大反思大检查个人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