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些思考

| 浏览次数:

中国新能源汽车经历了“十五”以来的创新研发、试点示范,目前已经由产品导入期进入了产业成长期,政策体系日益完善,投资热潮正在兴起,资源整合和产业重组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晋城市是2013-2015年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2014年6月又被省政府确定为山西电动汽车产业基地。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不仅事关我市电动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更对我市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影响。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当今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0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发〔2012〕22号),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将新能源汽车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规定: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本规划所指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要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经过“十五”以来的持续研发,2009-2012年的“十城千辆”试点,2013-2015年的88个示范城市推广应用,国家从购置补贴、税费减免、研发支持、消费优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标准规范等各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鼓励和支持政策体系,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电机、电控、电池三大核心部件的核心技术均取得了明显进步,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到2015年底,我国已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9.7万辆,其中2015年产量达37万辆,占到当年全国汽车总产量的1.5%以上,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由产品导入期进入了产业成长期。随着今年国家财政补贴开始退坡,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力将由发展初期的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市场和政策双轮驱动,政策驱动的重点将由产品购置补贴更多的转向技术创新扶持,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在世界范围内构筑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汽车技术的电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网联化以及与新能源革命的结合,形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创新平台,一批互联网类企业的跨界进入,所谓“互联网造车”的兴起,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引进跨界的技术,在技术创新、产品定义、商业模式、融资模式等方面,带来新的突破。新能源汽车投资、并购、资源整合正在快速发生,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风口”。

(二)晋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晋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端于2009年,皇城相府集团2009年5月成立中道能源有限公司是标志性事件。皇城相府集团投资兼并重组山西宇星客车有限公司成立山西皇城相府集团宇航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投资xx亿元,建设年产5000辆新能源客车项目,目前已初步形成年产1500辆的生产能力,开发生产的纯电动客车系列产品已投放市场,自主研发生产的12米纯电动城市客车在“2013中国(深圳)首届公共汽车节能大赛”上荣获金奖,在“2013北京中国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上荣获最佳新能源客车奖。2015年生产销售各种型号纯电动客车106辆,2016年已签订产销合同或意向3000辆,作为我省唯一自有品牌的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该公司在深圳成立中德世纪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等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零部件及充电站技术等一系列产品和技术,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中道能源有限公司是我省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2016年4月进入工信部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三批),是全国前20个进入目录的企业之一,也是目前为止唯一进入该目录的我省动力电池企业。设计年生产能力4亿ah(安培小时),现已建成1亿ah生产能力,取得国家专利20多项,主要产品有18650圆柱型系列锂电池、60260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60260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已在宇航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纯电动客车装车使用,其153wh/kg的高能量密度,为宇航纯电动客车实现较大的续航里程提供了保障。通过上述一系列投资建设,皇城相府集团基本形成了以自主电机、电控、电池为基础,以新能源客车整车为龙头包括太原整车生产基地、晋城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和深圳研发基地的产业链布局,是我省最早具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能力的企业,为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6年,我市第一家电动汽车充电桩生产企业清瑞能源科技(山西)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充电桩已投放市场,进一步丰富了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品线。

截至目前,晋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总投资(包括高平唐一新能源公司的投资)已达20多亿元,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晋城市是国家2013-201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截至2016年7月底,全市共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330辆,完成《晋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规定的推广应用目标任务5000辆的6.6%。其中用于公共交通的纯电动客车187辆,占全部推广量的57%,是推广应用效果最为明显的领域。全市目前已建成高平、晋城中道能源、市客运东站、皇城相府、阳城新晨城市公交有限公司、沁水汽车站6个充电站,共有64个充电桩。正在建设的充电桩还有48个。由于推广应用车辆数量太少,达不到国家对示范城市的最低要求,晋城市未能获得国家给予示范城市的充电设施建设奖励资金。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不足。2009年国家开展“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时,晋城市就曾向国家有关部委申请试点城市,但未获得批准。2013年再次向国家有关部委申请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获得批准成为国家“2013-201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但由于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以及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认识不够深入,对国家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的意图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尤其是对借推广应用之力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的牵引作用缺乏足够的理解,导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形不成共识,在推广期内未能按国家要求出台相应的地方配套支持政策,使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初期失去了最重要的政策驱动,导致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未能达到国家要求的进度,推广应用也比较缓慢,未能发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示范作用,也未能享受到国家给予示范城市应有的补贴。

二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面临困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政策驱动。而我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较于全国其它示范城市,缺乏了地方配套政策的支持,在发展动力上明显不足,导致我市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乏力。在201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整车产销量暴涨,动力电池供不应求的行情下,我市新能源汽车企业却在一定程度上陷入经营困境。2016年初还曝出了多佛多集团将收购宇航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信心出现动摇,与全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热潮形成鲜明对比。

三是配套政策无法满足发展需要。从我市推广应用的实际来看,随着对新能源汽车认识的深入,加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巨额补贴,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日益增高,市场日益扩大。尤其是公共交通运输,采用新能源,既能享受购置补贴,又比采用燃油燃气汽车有更低的成本,使得这些企业更乐意选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在我市的使用“热”与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冷”形成明显的对比。在全国新能源汽车投资热潮逐渐兴起的条件下,我市社会资本想要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应用领域的愿望十分迫切,很多外地资本也想进入我市这一市场分一杯羹,这与我市目前缺乏配套政策体系,无法满足这些投资需求的现状形成了又一个明显的反差。

三、对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深化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凝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共识。密切跟踪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进度、趋势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鼓励支持政策的变化,站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大意义,在全市形成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共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大投入,以更大的合力支持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融入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培育我市具有特色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二是立足国家和省里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鼓励支持政策,制定与国家和省政策相互衔接、涵盖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产业发展、推广应用各个环节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配套支持政策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财税土地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搭建公共技术平台,推动深层次产业合作,优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环境,强化人力资源投资,支持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

三是依托皇城相府集团已初步形成的从整车到关键零部件的自主产业链布局以及技术创新平台,抓住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活跃、产业链加速形成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积极参与到国家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布局中,迅速扩大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大幅提升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后续发展能力,走一条开放创新的发展道路。认真贯彻落实《晋城市电动汽车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动力电池为当前发展的重点,优先做大做强动力电池产业。以电动汽车整车为目标导向,积极培育电池、电机、电控、轻量化材料、充电设备等产业链协调发展。发挥我市汽车配件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统筹协调推进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循序渐进发展整车。以市场化为导向,按照产业链发展需求整合配置资源,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电动汽车产业基地。

四是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力度。重点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山西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以公共服务领域、党政机关、高速公路为重点,加快建设覆盖全市、布局合理、高效智能的充(换)电服务网络,满足电动汽车推广应用需求。认真落实《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国管节能〔2014〕293号),加快各级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推广和应用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完善地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以及差异化交通管理、停车优惠、充电价格优惠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规模,逐步形成推广应用牵引产业发展的机制。

五是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依托中道能源有限公司,积极引入国内知名的动力电池科研院所,努力打造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动力电池研究中心。根据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逐步建立集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试验、检测、孵化、中试和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我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关热词搜索: 新能源 思考 发展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