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打赢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关系到城乡发展一体化,关系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农民幸福,意义重大。近年来,沂城街道多措并举,求实创新,狠抓落实,在农村各项工作中,不断取得新成绩。
在脱贫攻坚方面:
沂城街道重点采取“社会扶贫、资金兜底、光伏发电、电商扶贫、企业帮扶+脱贫攻坚数据平台”的“五位一体”措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通过社会扶贫搭台子,有力助推脱贫攻坚。发挥工青妇等行业部门管理服务优势,加强对各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科学指导,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就业、创业、科技等培训力度,实施了“雨露”计划、青年电商、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贫困母亲救助、贫困人口安康保险、妇女创业等项目,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金晖助老、“红马甲”等志愿服务,奏响了“爱心奉献,守望相助”的大爱旋律。目前,已有劳模、“两代表一委员”等115个志愿家庭(个人)与121户贫困户结成志愿帮扶家庭;慈善捐款58.55万元,救助近千名贫困群众,159个家庭得到“小药箱”、“小书包”、“爱心奶粉”等贴心服务;所有贫困老年人和子女签订赡养协议书8600份等等,社会扶贫工作效果明显。
二、通过专项资金兜底子,着力加快脱贫攻坚。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发挥金融扶贫政策优势,让众多贫困户受益脱贫,也让企业获得优惠的扶贫资金支持,实现精准扶贫和企业发展双赢。目前,12家企业完成富民生产贷xx亿元,涉及2020户(2017年新增4800万元,涉及960户),每户年收益1500元,其中1060户去年每户已收益750元和1050元;富民农户贷向99户贫困户发放贷款379.5万元。
同时,街道按照“街道财政为主,专项资金为辅”的建设思路,整合扶贫项目资金,立足做大做强扶贫产业经济,探索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建设投资2000万元(其中专项资金450万元)、面积110余亩、30000平方米的集农产品种植加工、生态旅游观光体验、农业技术研发培训为一体的“晟以水培高新技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从园区收益中,每年拿出103万元用于精准扶持街道的1470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700元。并且优先雇佣贫困户劳动力,也可以向贫困户提供栽培技术、出租种植单元,确保更多贫困户直接受益,获得长期收益。目前,街道利用10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撬动作用,先后投资xx亿元,建设了晟以水培、富众渔业、红旗山庄园等多个产业项目。
三、通过光伏发电架梯子,努力实现脱贫攻坚。街道紧盯光伏项目安装快、效果好等优势,通过“政府担保、集体贷款”方式筹措资金,在集体空闲地发展集体式光伏电站;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符合安装条件的贫困户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按照“政府流转、财政投资、群众受益”原则,利用集体荒山荒坡建设大型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目前,东山等7个村已建设集体式、分布式光伏电站2780kw,已安装光伏的460户贫困户年增收2000元以上,没条件安装的贫困户通过二次分配每年收益500元;面积150亩的5兆瓦级集中式张崮山光伏发电站,直接与1666户贫困户对接,按每户3kw分配到户、每户年收益3267元,扣除成本后纯收入2100元。
四、通过电商扶贫拓路子,快速拉动脱贫攻坚。街道从免费培训、小额信贷、信息服务、大数据平台等方面,推进扶贫与电商融合发展。在临沂博远电子商务公司建设了“沂城街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推出了产品展示、交易平台、电商培训三块业务,从电商美工设计、网店运营推广、产品包装运输、品牌培育、销售策划等方面,对贫困人员免费培训,提供电商一条龙服务。同时,将沂水食品和跋山芹菜、红旗山苹果等十大沂蒙优质农产品通过这个平台销往全国。目前,已在红旗山庄园、东山社区、松峰社区等地,成立了12家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形成了覆盖全街道的物流配送服务网络。
五、通过企业帮扶结对子,持续助力脱贫攻坚。街道发挥企业多、经济和党建强村多优势,由88家企业、12个强村对79个村居进行全覆盖结对帮扶,帮助强班子谋思路,夯实村居产业发展基础,增强集体自身造血功能。通过帮扶,可以迅速壮大一批村集体经济,借助“一载体两分离”机制,让贫困户享受集体发展收益。去年,有7家企业投入176万元帮助7个重点贫困村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户户通硬化路、扶贫生产车间、种植大棚等多个民生项目。街道已有22个村建立了“一载体两分离”工作机制,通过集体收益分红贫困户年增收300—1000元。
为更好凝聚力量构建大扶贫格局,街道开通了社会扶贫网,重点建设了数据信息平台、成效展示平台、慈善管理平台等3大平台和1套扶贫信用评价体系,为街道内各种社会力量搭建了发挥才能、服务社会、建功立业的平台,能更好地引导社会力量投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沂城街道高度重视,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进生态建设的有效载体,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发展档次”的目标,确立了牛岭埠、西朱家庄、大伴城、田庄、前石良、后贺庄、双龙、孔家庄、前古城、古城前、柏家坪、友兰官庄、前善疃、后善疃、冯家庄、前埠东、后埠东、小伴城、河奎、金牛官庄、荷叶官庄、东山、跋山店子、前晏家铺、后晏家铺、石山官庄、小梨行、七里堡子、燕家庄、徐家洼村等30个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村庄,对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街道生态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工作中,我们做到了: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街道专门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6人,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和《村庄卫生管理制度》、《环卫工人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多次召开各种动员会议,对工作任务目标、推进措施和工作要求做了全面部署,每个管理区和村庄确定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协调、督导和档案整理工作。同时,领导小组协同考核办对环卫一体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利用视频督导、微信群等形式对各村工作开展、整治进度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将美丽乡村建设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的典型经验做法及时总结,示范推广;对行动慢、力度小、效果差、重视不够的村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逐步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发展轨道。
二、加大投资力度,落实工作措施。一是街道每年投入480万元将辖区内所有村庄、道路、河道等区域的卫生保洁全部承包给县环境卫生管理处管理保洁;二是突出抓完善基础、巩固提高两项重点,先后投入400余万元,配备垃圾箱1200个,垃圾清运车4辆,按每个村300-400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要求共配备村级保洁人员396名,垃圾清运人员16名;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背街小巷硬化工程,硬化道路17万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村庄整体环境;投资130余万元,对重点村进行绿化,栽植各类绿化树木、苗木15余万株。三是建成并投入运行垃圾中转站1处、集中处理站5处,在街道初步形成了“集中收集、统一清运”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以“爱护环境卫生,共建美好家园”为目标,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大力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将各项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及相关知识作为重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报道。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悬挂宣传口号等形式,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深入人心,有效地提高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大大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进程。
目前,全街道共清理垃圾死角600多处,清运垃圾约xx万吨;清理河道卫生13公里;墙体刷白整治3.1万平方米;行道树刷白约1万棵;拆除危旧房及乱搭乱建3700平;整治广告标牌102处、墙体乱贴乱画小广告近1万平方米,乡村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净化。
在乡村振兴方面:
打赢脱贫攻坚,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部分,沂城街道在做好以上两项工作的同时,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还做好一下工作:
一、实现农业“新六产”加快发展。通过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村旅游业、扶持农村电商以及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三牌同创”,重点推动凯利达肉鸡、和君鸭业、金泉肉食等企业发展肉制品加工项目,打造沂水特色肉制品品牌;推动青援、鼎福、鼎邦、马奇、大仓等食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打造山东名牌产品;推动大地玉米等企业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以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和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沂蒙风情景区军事体验馆为重点打造红色旅游综合体,以雪山彩虹谷为重点,打造特色风情小镇,带动村庄连片整体开发。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抓手,培育一批特色电商项目、电商村。
二、不断提高乡村文化。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体现沂水特色的时代精神、改革精神。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以深化惠民殡葬改革为引领,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喜事新办、丧事俭办,引导群众建立文明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广泛开展宣传,持续开展“沂水好人”“十大孝星”、感动沂水人物、诚信沂水人等评选活动,深化文明村创建,加强动态管理,打造孝心村、和谐村、生态文明村、移风易俗村、兴业富民村等特色示范典型。二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儒家文化,传承发展红色文化,弘扬红嫂精神,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加强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村居,主打“沂蒙风情”文化品牌。
2019年,乡村各项工作进入提档升级阶段,沂城街道将继续围绕工作目标,立足全局,深入基层,狠抓落实,力争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更好成绩。
沂城街道办事处
2019年8月14日
相关热词搜索: 乡村 脱贫 攻坚 振兴 工作汇报上一篇:县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