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近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北戴河看望慰问暑期休假专家,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真情关爱。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更是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放眼全球,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他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我国人才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爱才惜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
用好人才、留住人才,须用“实招”去关心关爱。政府和用人单位要拿出最大程度的真诚,把关心关爱落到实处。全力做好人才的后勤保障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人才创造一个放心、安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推动关心人才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要从政治上进行关怀,尊重人才、礼待人才;工作上予以支持,如科研经费、场所、人员等的支持,给人才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生活上进行关心,关注人才生活需求,如安居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保障等;重视人才心理健康,关注人才情感生活,定期组织外出休养、体检、联谊等活动。尤其在基层,工作环境艰苦,基础实施差,更要加大对人才的爱惜,提高基层人员待遇,让他们安心留下来,留下来心安。
【篇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3日在北戴河看望慰问暑期休假专家,向各位专家并向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广大专家人才,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古往今来,大到国家小到店铺,都需要人才的支撑,有人才事业才能兴旺起来,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更需要多方面的人才。
惜才爱才重才,所以首先要培养英才,发现好的“苗子”,从小开始培养,如同奥运会,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项目得到奖牌,正是发现人才,把渴望成才的人培养成一个个世界冠军,在科技上、经济上乃至更多的方面我们都要有这样的“奥运精神”。发现每个人身上不一样的才能,发展培养这一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突出领域方面游刃有余。
惜才爱才重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了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有善于用人的伯乐,有识才的慧眼,有用才的胆识,有聚才的良方,习近平要求:“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只有善于用人才能集聚英才。
惜才爱才重才,留住英才、留住人才是一门管理学问,无论是企业还是机关,要留住人才才能不断发展,吸引来人才,却留不住也不能凝聚力量。所以要利用各种方法留住人才。
惜才爱才重才,要培养人才,善用人才,留住人才才能让国家发展民族振兴。
【篇三】
党的十九大以来,人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开展学习活动,学出了信念、学出了使命、学出了担当,牢记了“四个意识”,也坚定了“四个信念”。8月4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4日在北戴河看望慰问暑期休假专家,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专家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排头兵和领头雁,要想把队伍站齐领好,就要牢记“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信念”,要用思想武装头脑,用行动勇于担当,保持强烈的爱国心、坚定的报国志,把爱国奉献的热情转化为创新创造的不竭动力,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
作为新时代的专家人才,就要时刻牢记“四个意识”,就是用思想武装自己,始终对党绝对忠诚,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对党绝对忠诚。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一定要更加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爱国奉献的热情转化为创新创造的不竭动力,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
坚定“四个信念”,勇于担当尽责。当前我们正处在决战全面脱贫、共建小康生活的关键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不平等发展间的矛盾急需得到解决,专家人才在此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要言传身教、提携后学,满腔热情关心、引导、指导青年科技人才,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用智慧和温暖的双手,托起年轻人的未来,托起国家科技发展的未来。组织部门要结合职能,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老一辈的专家人做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用自身的优势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发现了新的人才,作为共产党人就要勇于担当尽责,识大局、顾大局,服从服务于大局。
【篇四】
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希、孙春兰出席北戴河重大活动,看望慰问暑期休假专家。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对专家人才的关心和重视,对人才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为全党全社会作出了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上多次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正如梁启超在《自由书》中曾言:“今日所最要者,则制造中国魂是也”。毋庸置疑,人才就是当代中国的“魂”,做好人才工作刻不容缓,须高度重视。
要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则关爱人才的工作要做足、做实、做细,发现培养、选拔任用、服务人才,建立健全、敢于创新相关机制体制。
培育人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时代在进步,不同时代对人才的能力及其他方面需求都会有所改变。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能为人才提供不断学习、成长进步的机会,让其有机会、有时间、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所需,更好地为国家、社会、百姓创造价值。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学习交流,创新培训方式,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
用好人才,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有识才之眼,怀爱才之心,转变传统观念,以解决“三唯”(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问题作为突破口,创新人才选拔方式,畅通人才晋升渠道,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根据岗位现实需求,科学合理选人用人,“不拘一格降人才”。做到“人岗”相适,给人才打造宽阔的平台,创造具有包容性、支持创新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其作用。
留住人才,建设人才服务体系。鼓励人才成就事业,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发挥其应有作用,须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氛围,完善薪酬福利奖励机制,保障人才能享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及福利待遇。从人才现实需求出发,急人才之所急,解决人才之所需,如提供相应的落户政策、子女入学保障、住房购房补贴、科研项目补贴等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稳住人才。
关爱人才,须牵稳健全机制这个“牛鼻子”,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
【篇五】
近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北戴河看望慰问暑期休假专家,并对全国各条战线、各领域的专家人才致敬慰问,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些国宝级人才的爱护、珍惜和尊重。
约1800年前的曹操为吸引人才曾发出“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的感慨。“得人才者得天下”早已成为人力资源和人才战略领域的共识。习近平主席也曾阐释“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番话再度重申了凝聚人才对于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重大意义,也清晰的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聚得英才。
如果说爱才、惜才体现为一种优秀的价值观,那么如何聚才、用才更考验我们的治理能力。“良禽择木而栖。”现代社会人力资本的竞争日趋激烈。创造良好的条件,完善相关的人才使用管理机制,让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才能吸引人才;付之以温情,动之以真情,情感有归属,生活有温度,让聚拢来的人才拥有认同感,才能留住人才,发挥其价值。
总之,我们只有不断优化人才工作政策环境,对他们政治上关心,生活上贴心,利益上倾斜,施以正确的用人之法和宽宏的容人之量,并积极营造“尊才、惜才、爱才”的良好社会氛围,相信我们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最终实现“人才强国”的宏伟战略。
【篇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4日在北戴河看望慰问暑期休假专家,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陈希强调,广大专家人才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保持强烈的爱国心、坚定的报国志,把爱国奉献的热情转化为创新创造的不竭动力,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要牢记时代使命、勇攀科技高峰,力求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努力实现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言传身教、提携后学,满腔热情关心、引导、指导青年科技人才,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用智慧和温暖的双手,托起年轻人的未来,托起国家科技发展的未来。组织部门要结合职能,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
在我们日常奋斗中,我们应该树立“四个意识”是弘扬优良作风、加强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性修养,核心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把好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四个自信”,既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胜利的必胜信念,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敢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担当。每一名党员都要做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
全体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强国 感悟 人才上一篇:党组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4篇)
下一篇:时代楷模余元君事迹学习感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