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关于**市停车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浏览次数:

一、基本情况

(一)规划编制情况

1.2011年6月,我市完成了第一版《攀枝花市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及《攀枝花市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草案)》,明确了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标准。《攀枝花建筑停车位配建标准》规定居住、商业、办公、医院等用地,每100平米建筑面积需配建0.5-1.0个停车位,远远大于国家标准。同时,提出了充分利用公共绿地的地下空间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建设立体停车楼的规划策略。

2.2015年我市组织修订完成了《攀枝花建筑停车位配建标准》。该标准按照各类建筑对停车位需求不同划分为住宅类、办公类、商业场所类、旅馆类、医院类、学校类、体育场馆类、影剧院类、游览场所类、交通枢纽类等类别进行停车位配建,各类建筑配建标准基本在2011年规划标准基础上提高约10%,达到每100平米建筑面积需配建0.9-1.5个停车位(详见附表1)。同时,出台了鼓励立体停车场建设的政策

3.2016年9月,我市对《攀枝花市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进行了修编,并于今年2月形成了规划初步成果。该规划主要对我市现状停车场进行调查和分析,合理预测停车需求,结合分析预测结论,提出我市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停车位配建标准、停车换乘系统和近期建设计划等内容。目前,市政府结合棚户区改造腾空区规划及现状调查资料对修编成果正在做进一步的梳理、修改、完善。

(二)停车设施现状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数据,市中心城区机动车拥有量约为12万辆,按照《城市停车规划规范》要求,我市中心城区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应在14万个。攀枝花市城区内现有停车场391处,设有73512个停车位(详见附表2),加上在建或已建但尚未使用停车泊位约2万个(如普达康养产业基地·康和人家、普达康养产业基地·康和南苑、金泰·观澜湾等项目),缺口仍有5万个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一)停车供需矛盾大,泊位总量不足,缺口较大。近年来,我市机动车增长速度较快,停车场的建设速度远低于小汽车增长速度,导致停车场(位),特别是城区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二)停车场结构失调,停车场、停车位的分布不均衡,老旧城区,特别是居住区停车难问题尤其严重;路内停车比例过高,路内乱停车现象严重。

(三)停车场建设形式单一化,公共停车场多为地面形式,缺乏布局灵活的小型停车设施,地面停车场占地多,与城区用地紧张相矛盾。

(四)部分停车场尤其是住宅配建停车场利用率不高,存在停车泊位闲置现象。为了营造更好地住宅环境和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新建住宅配建停车场一般以地下车库为主,辅助少量地面停车位,由于地下车库和地面车位停车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许多居民选择将车辆免费停靠在小区附近的道路或空地,造成停车场利用率不高,闲置车位过多。

(五)收费停车场设置较为混乱,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由于停车管理体制不健全,对市民遵章停车的宣传不到位,导致了市民遵章停车意识淡薄,违章停车现象严重。

(六)收费体制倒挂,路外停车场的利用率不高。路内停车不收费或低于路外停车收费,造成路外停车场周转率不高甚至闲置。

(七)高新技术应用少,与智能化停车管理方式还有很大的差距。机械化立体停车库尚未建立,停车信息系统相对其他城市较为落后,自动收费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停车预定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应用较少,与智能化停车管理方式还有很大差距。

三、建议

(一)认真研究政策,科学制定规划

2015年,国家七部委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确立了立足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统筹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着眼当前、惠及长远,将停车管理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手段,适度满足居住区基本停车和从严控制出行停车的总体思路。按照这个顶层设计,城市停车供给政策的实现途径应该是“坚持合理的停车配建标准,始终保持停车紧张状态,以规范停车为主、增加停车泊位为辅,充分利用路侧停车资源,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合理的停车供给水平和有序的停车秩序”。停车泊位的规划,要坚持以居住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外围轨道交通站点(p+r)①、医院、学校、旅游景点等特殊地区为重点《指导意见》。据此,市政府在规划中,要尤其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利用公共设施地上地下空间,人防工程等地下空间规划停车设施,增强土地的复合利用。在停车设施规划上,充分考虑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的停车设施。在当前,要抓住棚户区改造的契机,将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合理规划布局公共停车场,形成以配件停车位主体、以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以路内停车位必要补充的停车格局,既满足停车供求关系,又引导私人小汽车的使用,达到科学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的效果。

(二)制定投资引导政策,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

要以实现城市整体交通协调发展为目标,制定城区停车发展政策。停车不是基本公共服务,是具有公共服务的商品,基于停车泊位的属性定位,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制定引导政策,推动停车产业化、市场化。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公共停车场建设,鼓励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经济组织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比如:政府投资兴建委托经营的模式;政府平台公司企业投资经营模式;企业投资模式。结合我市实际,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金融服务、收费价格、运营管理等方面着力政策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有效吸引社会资本,为我市停车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走出一条合理的停车供给之路。

(三)强化监督管理,加强部门协作,循序渐进规范停车行为。

1.对停车实行差异化供给

针对基本停车位、出行停车位②的具体情况,市政府应对我市目前的停车现状,包括不同区域的停车周转率、停放时间特征、停放目的等进行全面、准确的掌握,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实行停车车位的差异化供给,以价格杠杆为主,灵活利用路侧停车③、单位、居民小区空闲停车泊位为辅,调节停车供求:通过提高或降低价格,分时段允许路侧停车和在单位及居民小区空闲停车泊位停车、路外停车场和路内停车场④实行不同价格等措施,对不同区域不同目的的停车需求进行随时调整,进而达到规范停车、维护良好停车秩序,还道路以通行的功能。

2.强化城市停车场综合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健全城市停车场指南和停车诱导系统,为汽车用户较为准确、快捷地提供全市或部分路段停车场位置、数量、空闲车位数量、车库路线等信息服务,满足有车族在工作日和节假日不同的停车需求,全面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

3.实行常态化的严格违停执法

严格执法既是规范交通秩序的要求,也是保障规范停车、良好停车秩序的要求,同时,还是保障停车场需求、提高停车场收益、实现停车场产业化的最重要前提。市政府要继续加大对违章停车、违法占用公共停车设施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停车秩序,提高停车场利用率,提升城区交通运行水平,逐步实现停车供给的市场化、产业化。

(四)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倡导公交优先,提高规范停车意识

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通过改造公交车专用道、开辟新的公交线路等,发挥公共交通主体作用,提高公交出行的舒适度和准点率;要通过宣传鼓励市民选择健康的出行方式,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小汽车在交通拥挤区域的使用;帮助市民树立规范停车、有偿停车的意识,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减少违章停车、占道停车等乱停车现象。维持动静态交通的平衡,保障城区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相关热词搜索: 停车场 调研报告 情况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