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自2014年县级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以来,在市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按照“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和“创新发展、真抓实干、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综合运用战略思维与系统思想,“放、管、服”相结合,以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安全监管、实施多元共治,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目前我县有七大类特种设备……
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双重预防体系,督促企业练就安全风险自辨自控,安全隐患自查自治的真本领,把事故隐患当做是自己眼里的沙子,怀里的炸弹,要及时有效化解,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落实“闭环”管理。2018年,我局共组织特种设备相关单位开展安全隐患自查排查400余家(次),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共收到自查隐患和问题100余例,并全部整改到位。
在坚持服务企业的基础上,我局始终以强化特种设备事中事后监管为落脚点。2018年我局共开展特种设备日常监督检查和各类专项检查211次,数量远超法定要求的检查频次和比例,所有检查均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期间共排查整治隐患200余例,进一步提升了我县特种设备安全水平。
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的基础上,我局立足实际,重点突破,大力实施电梯、液化气钢瓶、燃煤锅炉三大攻坚行动,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套牢电梯安全紧箍咒。于每年3月召开电梯使用单位和电梯维保单位工作会议,以会代训,会上普安全知识、谈事故教训、念行政处罚,强化电梯安全责任意识。
二是严格落实三个“百分百”。全县所有电梯使用单位、在用电梯,全严格落实电梯安全管理员持证上岗率“百分百”,电梯检验率“百分百”,电梯使用登记率“百分百”。
三是高位对接滁州市电梯应急处置平台。2018年,我局积极向县政府请示汇报,申请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建设专项经费17万余元,目前我县首批1241台乘客电梯已接入滁州市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此举为我县群众的乘梯安全又增加了一张“防护符”。
以实施“液化气钢瓶安全攻坚行动”和《滁州市液化石油气瓶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为契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全力推进我县液化气钢瓶安全专项治理。
近年来,我局积极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燃煤锅炉淘汰清理工作。通过宣传发动、各个击破,我县共淘汰燃煤锅炉28台,改造16台,目前我县仅有家县开发区1集中供热单位在用1台40蒸吨的燃煤锅炉,其余燃煤锅炉已全部改造为清洁能源锅炉或停用(注销、报废)。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我县燃煤锅炉节能减排工作,在市局的大力指导下,由省特检院免费对我县中圣清洁能源公司进行锅炉运行工况能效测试,我局积极推动我市首家锅炉系统安全节能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下一步:双随机一公开
问题和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事故率仍然较高,重特大事故仍有发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特种设备向大型化、高参数、高风险方向发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突出问题。一是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和监管水平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安全需求不适应;二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和检验力量与设备快速增长的客观需要不适应;三是特种设备监管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节能工作的需要不适应。具体表现为:一是虽然伤亡事故明显下降,但是大量的故障和隐患未能很好地控制;二是企业的主体责任未能充分落实,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够,相关方作用发挥不充分,多元共治格局未有效建立;三是监管方式、机制不够科学,工作体系还不完善,依法治特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上述问题需要通过加快推进安全监管改革加以解决。
相关热词搜索: 监察 工作座谈会 监管局 发言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