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委严格按照市纪委、监察局关于廉政风险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严查廉政风险、落实防控措施,夯实防控责任、动态跟踪管理,基本形成了全面覆盖、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防控有力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和长效机制,实现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发展改革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更加有效地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
一、严把"六关",确保排查风险全面无漏缺
"欲正其木,先端其本;欲清其流,先治其源。"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我们高度重视源头治腐,严把"六关",排查廉政风险:一是严把工作流程关。结合工作职能,梳理岗位职责,编制明晰、规范的主要业务工作流程,明确权力运行的基本程序。二是严把查找关。抓住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从班子成员、中层、工作人员逐级查找岗位、设权、制度、环境、操作、自律等方面存在的易发不廉洁行为的条件和因素,找准廉政风险点。三是严把风险等级划分关。严格按照风险易发点和后果危害程度,逐岗位对照划分风险等级:发生可能性大、后果严重的为一级风险;发生可能性较大、后果较严重的为二级风险;发生可能性较低,后果较轻微的为三级风险。凡涉及人权、事权、财权和项目审批、资金安排的岗位,一般评定为一级风险。风险等级由科室初步提出,岗位人员参与讨论、分管领导审查,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由领导班子研究确定。四是明确防控责任。一级廉政风险由委主要领导负责,二级廉政风险由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负责,三级廉政风险由具有一定管理职能岗位人员负责。五是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对照查找出的岗位廉政风险点及等级,制定了防控措施,制作了"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的岗位风险防控警示牌,摆放在每个岗位醒目位置。六是公示廉政风险管理目录。通过自己查、领导点、群众提、同事帮、组织审等一系列程序,形成了涵盖24个科室和单位、126项业务、53个廉政风险点的《廉政风险管理目录》和《廉政风险防范流程》,在委网站上公示。印制了《廉政风险管理手册》,发到科室和个人,增强了干部职工"人人都有风险点,个个岗位有风险"的防范意识。
二、落实措施,力促岗位风险防控显效果
1、开展廉政教育,增强岗位防控意识。根据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要求,我们制定了岗位廉政教育培训计划。在全委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组织学习《廉政准则》,记廉政笔记,写廉政心得,促进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参与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与此同时,开展了"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树形象、显作用"、"五带头"(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创建"党员示范岗"活动,经过严格考核测评,树立了8个示范窗口,17名示范党员,引导大家立足本职,廉洁从政;组织开展道德讲座、"清风伴我行"演讲和科以上干部赴xx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强化岗位责任意识,在全委形成了浓厚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氛围。
2、健全制度机制,制约规范权力运行。先后修订完善了12项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和《行政效能建设九项制度》;印发了《机关科室、委属单位主要领导向党组述职述廉工作实施办法》和《构建警示训诫防线工作实施办法》;制定并公示了《受理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工作流程与要求》,明确了各类投资项目受理范围、工作流程、工作时限;对来委办事的项目单位发放《审批(核准)事项明白卡》,告知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调整、招投标实施方案核准、竣工验收各环节的时限规定,防止了拖延不办、借机卡要等现象的发生。
3、推行"四公开"机制,提升风险防控质量。建立了决策依据、内容、程序、结果"四公开"机制,凡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审批和使用情况,由集体研究决定后,还要及时通报,动态跟踪;通过委网站咨询投诉、在线交流、领导信箱等互动栏目,倾听百姓呼声,广泛征询和听取人大、政协以及服务对象对我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勤政廉政方面的社会反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廉政风险防控水平。
三、突出重点,实现防控与项目建设两不误
紧密结合发展改革工作实际,突出对腐败易发多发领域和节点的廉政风险防控。特别是在项目审批中,我们对四个重点环节,提前介入、全程监督,使一些容易滋生违规违纪问题的重要节点得到了有效控制。一是严格初审,预防"人情"项目。对上报的项目逐个进行评选,凡不按照相关程序申报的、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手续不全的项目坚决不予以申报。二是现场检查,预防"问题"项目。在加强项目初审的同时,跟踪检查核实。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对规划、土地、环评、备案或核准、资金筹措等前期手续进行核查,对施工过程进行实地拍照留档备查。今年先后对水利工程,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文物旅游、以工代赈等领域的项目进行了实地核查,对项目管理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导纠正,提出整改要求。三是专家评审,预防"失误"项目。根据项目预审、现场检查情况,召开项目评审会,对项目逐个进行评审,防止决策失误。重点对深陕(xx)新兴产业示范园区、金堆城股份有限公司王家坪尾矿库等项目进行了评审,压缩了权力自由运行空间。四是科技防控,推进监督工作常态化、立体化。开通运行了全省首家以反映重点项目建设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网站--重点项目建设网,对重点项目实行了在线监测,随时随地掌握全市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以信息化手段助推项目管理水平提升。
四、动态管理,确保防控机制常态见实效
我委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高位推动,分级防控。委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与科室人员层层签定了廉政风险防控责任书,建立起个人自觉预防、科室监督预防、机关综合预防的"三位一体"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将廉政风险防控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考核中,对岗位履职行为、制度落实、权力运行过程定期督查、评估、考核,一旦发现廉政风险,及时预警,及时处置。先后对个别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人员,采取了批评教育、预期整改等方式早提醒;对教育类、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等项目专项稽察中发现的个别项目单位违规问题,采取专门召开约谈会,下发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等方式早警示,早纠偏。结合预警情况及时调整风险点和风险岗位,构筑廉政风险管理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的"三道防线",避免廉政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
廉政风险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扎实有力、持续深入地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全委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廉政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权力运行更加阳光透明、高效廉洁,形成了健康有序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机关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