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是xx省重点林区县和全国重点商品材基地县之一,生态优势是xx第一优势。我县要努力实现“四个目标”(即:要努力实现把xx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全省风力发电第一县、中国南方乳业第一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的奋斗目标),必须立足本地生态优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全力做好林业文章。
一、工作目标
3年人工营造林10万亩以上,力争到2015年,全县有林地面积新增3万亩以上,达到332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每年递增0.1个百分点,达到8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1200万立方米以上;林业年总产值达到xx亿元以上,林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50%以上,基本建成全省林业大县和林业强县。
二、努力方向
1、积极营造。一是要积极探索和推广造林模式。鼓励企业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统一栽植、分户管理造林,积极引进域外资金造林,扶助大户造林,支持有条件的村委会成立植树造林协会,实行规模化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杉、松和楠竹等速生丰产林,适当发展珍贵树种和名特优果树经济林。二是要坚持动员全民参与绿化建设。要使造林在我县成为一种潮流。除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年度更新造林任务外,建议从2014年起实施全县义务植树绿化费制度,全县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年义务植树不得少于3株,因故不能参与义务植树的,按20元/株标准交纳年度义务植树绿化费,由林业局收取管理并雇工代为植树造林。三是要加大北部乡镇造林绿化力度。我县西岩、茅坪、xx等乡镇,现有宜林荒山3万余亩。从 2013年冬季起,力争用3年的时间,规划在西岩镇、xx镇、茅坪镇、蒋坊乡、土桥农场管理区S219沿线两侧低山丘陵地带,营造优良无性系油茶林2.1万亩,每年营造0.7万亩;规划在S219沿线两侧中山地带,营造楠竹、杉木林0.9万亩,每年营造0.3万亩。坚持通过3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建成以“百里油海林带”为主的造林绿化工程,增加有林地面积3万亩,可使年产茶油增加100万公斤,吸纳2.2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规划区林农人均增收1000元,初步实现我县北部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解决我县北部乡镇林相差,生态脆弱,与林区县的地位极不相称的问题。四是努力提高城镇林业建设水平。提高城市周边、公路两边、河流(水库)岸边(“三边”)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建立县城区内方圆5公里的生态保护圈,逐步实现林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山水园林城镇建设目标。
2、科学管护。一是要加强封禁力度。全力提高山地林木保有量,实行严格的林木限额采伐管理,逐年减少林木采伐量,真正做到封好山,少砍树,多造林。对全县95万亩国家级、49万亩省级公益林以及尚未划入国家、省级公益林的自然保护区,公路沿线的第一层山脊,资、巫、浔、渠四水流域两岸,山塘水库周围及生态脆弱地带实行全面封禁。二是加强林政管理。严把流通关。加强竹木源头管理,做到每车木(竹)在源头严格按国标检尺,如实制作码单并打斧记。木材运输巡查大队坚持24小时上路巡查,将固定检查和动态检查有效结合,确保全县竹木市场井然有序。严把出口关。对出口的原木原竹一律加收60%的税费,派员指导竹木加工企业搞好进出口台账,促使企业依法经营并做大做强。严把征地关。切实增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加强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明白非法征占用林地后果的严重性。不定期对从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涉及林地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培训,强化源头管理工作,依法办理林地征占用手续,实行林地征占用定额管理,确保占补平衡。严把准入关。婉拒高能耗、高污染、年产值小于1000万元、税收低于100万元的项目;对全县企业每年进行一至两次清查,通过关、停、并、转,将全县竹木加工企业保持在50家左右,进一步降低林木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三是全力做好灾害防控。健全乡、村护林体系,实行群防群治。森林资源是一个“露天仓库”,护林的关键在村组,必须充分发挥群众护林的积极性。乡镇政府要组织林业管理站、森林派出所等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成立护林巡逻队,主要负责公路沿线的巡查,督促每个村(居)成立护林队伍,负责本村(居)山场的巡护。确保全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目标以下,实现森林防火“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无人员伤亡事故,无火烧连营”的“三无”工作目标;确保全县无大的森林病虫害发生,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成灾率控制在4‰以内,监测覆盖率达到95%以上,无公害防治率90%以上。四是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由县林业局牵头,整合全县森林公安力量,对林业治安秩序混乱的地区进行重点打击,加大侦破打击力度,抓捕一批违法犯罪分子。五是取缔武冈浪石木材交易市场。向邵阳市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汇好报,争取尽快取缔设在林区边界的武冈浪石木材交易市场。
3、合理流转。目前,群众森林资源管护观念还不强,森林资源管护的主要责任还在政府和林业部门肩上,受利益的趋使,少数林农滥伐林木,一些不法分子肆意盗伐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林木,森林资源管护难度还很大。建议规范贷款程序,扩大森林保险的覆盖面,启动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全面提高林农造林、护林、爱林的积极性。推进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合理流转,是盘活林地和林木资产的重要途径。作为林业部门,要围绕如何激活林权及林产品交易、流转、融资平台多做工作,拓宽林业融资渠道,改进林业管理方式,积极为林农提供政策扶持、林业管理、资源评估、林业技术、林权自由流动和投融资等社会化服务。提高林地流转效益,进一步释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作用。大宗林木交易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坚决杜绝“买卖青山”行为。
4、确保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的稳定与发展
一是努力打造国家战略木材储备基地。我县5个国有林场共经营森林总面积895940亩,其中商品林面积317540亩,占经营总面积的34.9%,生态公益林面积578800亩,占经营总面积的65.1%。活立木蓄积2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1.4%。充分利用国有林地优势,在5个国有林场、5个森工采育场建立国家木材储备基地,每年新造林2万亩,实施无节良材、优材更替3万亩,以满足国家战略木材储备的需要。二是抓紧组建xx林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市,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国有林区规模经营。三是成立有利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的稳定与发展的管理机构。根据《国有林场管理办法》“国有林场数量较多的地区,应当设立国有林场管理局或者总场,统一组织国有林场的生产经营”、“国有林场的经营范围和隶属关系,应当保持稳定,不得擅自变更”等规定,建议成立县国有林场管理局(财政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林业局管理),以便更好地引导国有林场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切实提高干部职工收入,推进改革和发展,为国家不断储备财富。省厅、市局均设置了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全省、全市森工行业管理。建议相应成立县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以减轻森林工业总公司的经济压力和更好地与上级主管部门衔接工作。四是要努力改变林区落后面貌。将森工、国有林场、林科所、苗圃场的道路、安全饮水、电网改造、通信建设等基础设施纳入新农村建设范畴,切实为其解决具体问题。
5、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一是大力推行复合经营。利用剩余土地和林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等,通过林禽、林药、林菌等林下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提高林地最大产出率,促进农村经济搞活。二是鼓励发展林下加工。重点扶持自主创新能力强、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的企业,引导企业向加工园区集聚,大力推进林业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科技含量,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林下经济效益。三是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我县森林生态旅游十分丰富,有十万古田、两江峡谷、金童山原生态、南山草原风光、长安营民俗风情、白云洞和白云湖水上休闲、沙角洞银杉森林公园等特色生态旅游资源,“东晋古杉群”是世界最早的人工杉木林,其中一棵为“中国杉树王”。充分发挥林地森林景观优势,加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森林公园的文化底蕴,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林业建设长效机制
完善林业工作绩效文明考核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为林业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严格实行年度森林资源消长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乡镇绩效文明考核责任书中的林业分值,将林业工作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林业工作的合力。
(二)加大财政对林业的投入
一是要确保营造林投入。实行资金集中投放和有偿使用,鼓励外商投资林业,引导大户造林,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闲散资本投资林业,促进社会造林;财政每年要安排300万元以上的资金用于营造林。二是要安排林业项目经费。对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县财政要按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三是要加大对森林植被恢复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费等林业专项规费、基金的征收。四是要积极向上级争取林业项目,获得国家对我县林业更大的投入。五是要调整财政税费政策。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全额用于全县林业生态建设;科学制定林业税费标准,每年下达的林业收费任务不宜超过800万元,促进“资源增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三)支持林业队伍建设
一是建议加大林业优秀人才的交流使用力度。按目前的人才交流体制,林业局的干部与政府其他部门基本上没有横向交流,林业系统内部的交流也只能下不能上,无法实现双向交流。局机关用人只能以借调的形式从事业单位选人,从而形成长久以来的混岗状态。请求县委县政府支持解决我局编制问题,并加大林业优秀人才的交流使用力度。二是建议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可以在本系统(机关、场、站、所、森工企业)择优调配使用。三是要保障林业工作人员的人头经费。林业工作经费要按县财政统一口径一视同仁对待,足额拨付。四是加强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培训,加强廉政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积极引导林业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懈奋斗,促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林业局 解放思想 座谈会 大讨论 局长
上一篇:检察院政工科中国梦演讲稿
下一篇:坚持群众路线是党建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