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议

| 浏览次数: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市政府决定从2012年起,用3至5年时间,按照“1+6”的模式在全市建设七大现代农业示范园,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科学的理念抓规划、现代的理念抓建设,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以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和项目推动为抓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使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全市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示范区、先进科技应用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市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以转型发展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家,其中省级21家、国家级1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13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区5个,认证“三品”2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7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2个。2011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的意见》,2012年,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淮南市特色精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意见》、《淮南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操作规范》和《淮南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决定从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作为园区发展引导资金,用于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奖补。按照“两型园区”标准,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上,本着“一年拉出框架、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要求,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科学的理念抓规划、现代的理念抓建设,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以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和项目推动为抓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使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全市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示范区、先进科技应用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市“1+6”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全部完成,园区规划范围内流转土地5.6万亩,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达6.54亿元;园区规划范围内招商引资项目30个,总额达xx亿元。
    二、加快建设“1+6”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成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指导全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园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各县区要把创建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引领和推进本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作为目标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精心包装一批农业招商项目,吸引先进的现代农业来我市发展,提升我市现代农业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易场所和及时准确的需求信息服务,促进农业小生产与农产品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升现代农业园区生产的整体效益。
    2、培育名品名牌,挖掘地方特色产品价值
    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大力度,做强优势品牌,对一些市场知名度不高、农产品种类相似的品牌实行整合,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采用现代营销手段,逐步扩大其市场知名度,对已有的优势品牌,加强质量管理,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上严格把关,确保产品安全,增强其品牌的溢价能力。把现有瓦埠湖芡实、施家湖大闸蟹等地产特色农产品打包营销,充分发掘生态、绿色等健康特性,开发出新的品种,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加强政策扶持,强化园区产业培育
    政府要协调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等部门,制定发展现代农业园区资金投入的扶持政策。充分利用财政投入、税收减免、信贷支持、保险保障的带动作用,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强农业园区产业发展后劲。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人才和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对于一线的农业科技人才要提高待遇,使其留得住、有成果,为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强化产业培育贡献力量。
    4、加强规划布局,强化区域带动功能
    根据我市农业资源环境特点,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和产业带,聘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科学规划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要科学规划以特色农业为抓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高投入、高产出、规模化、工厂化的设施农业和精品农业示范园区,使其成为精准农业的示范平台、农业装备的展示窗口、新型农民的培训基地和现代农业的样板区域。
    5、坚持科技进步,提高园区科技实力和经营水平。
    在加强农业技术引进、吸收、消化的同时,亦要注意加强园区之间及园区与有关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园区科研开发能力。注重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及农民素质的提高。要抓好园区的经营管理,加强对园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相关热词搜索: 现代农业 加快建设 示范园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