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梦承载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呈现出强大的凝聚力,激发出各族人民的奋斗热情。中国梦是历史的梦,时代的梦和未来的梦。从时代来看我们已站在发展的重要关口,有条件、也有能力实现我们自己梦想。过去美国梦、欧州梦曾主导着世界,我们相信今后中国梦也将会影响着世界。
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做好我们的工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粮食人来说,我们梦想就是千方百计保证人们有饭吃、吃好饭,我们的工作有位有为,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粮食安全基础。
马斯洛五个层次需求: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所以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支撑。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的努力。
我们的本职和最具实践性工作就是粮食安全工作。今年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黄旭明副省长指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怎么讲都不为过,并要求牢牢把握粮食工作的主动权,做到“四个充分认识”,即要充分认识粮食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国际粮食形势市场形势的复杂性,充分认识国内粮食供求形势的不确定性,充分认识xx粮食工作的特殊性。金局长对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工作做了部署。这些都是我们做好粮食工作的重要意见和依据。通过学习两位领导的讲话精神,自己有这么几点
体会:
第一、要深入把握粮食形势,增强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当前有几种倾向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是粮食生产轨点论。九连增、十连增后会不会出现轨点,什么时候出现轨点。如果出现后调整有多深。2003年到低点后产生的震动是很大的。二是粮食安全重点保障论。这指全国性的。由于我国耕地、水源有限,重点保证稻谷和小麦,其它可通过国市场调挤。大豆已既成事实,玉米面临挑战。现在谷物自给水平约98%,加大豆可能90%左右,有可能还要突破。选择重点保证可缓解资源压力和比效益低的问题。这种观点值得关注。三是粮食储备多元论。认为除国有企业承担外,可提倡社会多元主体承担。四是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万能论。认为粮食收与收不起,农民卖不卖得掉都是国有粮食企业的事。国有粮食企业收不收又是粮食部门的事。这实际上不是改革初衷所要求的。五是粮食质量监管无为论。认为质量问题能不管就不管。实际质量如有问题粮食部门都有是会迁涉到的,与其被动不如主动,明确职责抓好好监管。我们只有把握好这些动向的走势,在
工作中才有主动权。
第二、尊重市场规律,运用市场办法做好粮食工作。粮改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现在是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作用的同时,还有一双“闲不住的手”有人称是第三只手在作用。政府在不该管和管不好的领域和事情上硬要伸手去管。现在有些专家对国家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政策、包括保供稳价的一些措施提出了质疑。作为我们xx省来说市场发育越好,我们越有安全保证。我们供应首先靠得是多元主体,我们搞产销合作基础是开放有序的统一大市场。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我们才有结构调整的余地。所以我们应坚持市场改革的趋向,主动应对市场的变化,结合xx的实际做好粮食流通工作。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管好“天下粮仓”。一是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粮食行业发展水平;要加强信息纵向和横向联网工程、综合性数据库中心和统一信息处理平台建设,用信息化推进粮食流通管理水平的完善和提升。二是生态科学保粮新技术的应用。推进四项新技术在粮食储存保管中应用,用现代化设施和技术手段武装粮库建设,推进减损增较、减速员增较、减能增较和减本增效。四是加强粮食队伍建设,包括粮食行政管理队伍、粮食仓储保管队伍和粮食质检队伍建设。
第四、坚持省内省外、数量质量两手抓,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现在省内粮源我们紧紧抓住,关键是省外产销合作如何巩固和提高。极力让各级政府象抓省内粮食生产一样抓好省外粮基地的建设,引导多元化主体千方百计组织粮保障全省粮食有效供给和稳定。现在食品质量问题非常突出,在注重抓好数量的同时抓好质量工作。
第五、推进依法管粮,树立职权法定的思想。有人认为新一轮的改革将是以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经历了四轮改革,第一轮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的改革;第二轮改革是1984年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增强企业活力突破口或重点任务的改革;第三轮是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的改革;第四轮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突破口或任务的改革。下一轮不管是不是以法制建设为改革的突破口或重点任务,都需要各级领导
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工作的能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
环境。我们做粮食工作,要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
总工程师
理论学习
会上
粮食局
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