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新型社区建设纪实

| 浏览次数:

迅速掘起的七堰新型农村社区  

——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新型社区建设纪实  

   

七堰新型农村社区在省市各级领导大力关怀和支持下,以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为理念,以彻底改变山地危居为目标,以陕南移民大搬迁为契机,打破行政区域限制,采取集中移民统规联建一模式,历时一年多,彻底解决了汉滨区大竹园镇100多户在高山危地贫困农民的居住困难,让他们住进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备、具有城镇特色的现代小区,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凤凰网、陕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下,七堰新型农村社区从秦巴山水间走进全国人民视野,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掀起省内外学习热潮,同时也为省市移民搬迁树立了榜样,探索出经验。  

1、坚持科学规划。针对山区土地灾害不确定特性,区上聘请省市地质、规划院等专家对社区选址、规划、建设、户型设计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进行科学论证。通过论证,该社区规划总面积1平方公里,建成后可容纳800余户5000左右人口,项目预计总投资1.6亿元。第一期规划建房88户,重点安置去年四个村受灾严重的75户三无户和倒房户;第二期规划建房312户,主要对四个村及周边部分村危房户和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农户;第三期规划建房400套,依托市场运作,带动周边群众进社区居住。目前,一期工程全部竣工,二期、三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同时配套建设了街道、给排水、路灯、电力、绿化、堤防等相关基础设施。幼儿园、农贸市场、医疗、文化广场、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机构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到2012年底,一个设施齐备、宜居宜业、和谐安乐的新七堰将全面呈现。  

2、制定合理建设方案。区委、区政府为严格遵循社区建设规划,成立了区主管部门、镇、村三级部门组成的七堰社区园区建设管委会,制定了“以人为本、注重特色、统一规划、统规联建、分步实施”的 “20字”工作方案,提出社区建设“四统一”,即统一规划设计,对园区承担的功能进行板块划分;统一户型布局,新居户型按照75平米、100平米连体别墅和170平米、200平米的小高层两种;统一外观风格,参照徽派建筑风格,结合当地民风俗;统一建设管理,由园区建设管委会统一管理。拟建房农户在遵行四个统一的前提下,书面向社区建设管委会申请,村组公示无异议后,社区建设管委会审批。社区建设管委会按照拟建房户申请的户型、缴纳建房资金等情况,依据总规划布局和社区建房程序公开招标,确定有资质的工程承建单位,确保建筑质量和进度。  

3、严格落实扶持政策。一是整合民政、扶贫等区上主管部门农民灾后重建、移民搬迁扶持资金。通过整合,倒房户可领到民政部门的灾后重建补贴款1.7万元,符合贷款条件的重建户还可以申请3万元以内3年期政府贴息贷款;对统建或联建多层楼房,实行套房安置的受灾户,区财政再补1万元;对有人员死亡的“三无户”入区建房再额外补1万元,另外给入区按照统一标准施工上线建房的受灾户再补助一定建筑材料和5000元的宅基地平整补助。几项合计,受灾户最多可得7万元左右项目扶持资金,从根本上解决了大部分受灾户建房资金短缺的难题。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各相关部门落实捆绑项目,利用整合结余土地,在政府主导下探索走市场开发之路筹措建设资金不足。三是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结合社区总体规划制定出台合理的土地优惠政策,吸引配套服务部门入区建设服务机构。通过以上扶持和项目整合,既解决了受灾户建房难题,也有效解决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配套项目庞大的资金需求。  

4、拓宽产业建设渠道。为实现进社区农户“搬的下、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区上协同大竹园镇实施“ 1234” 的产业发展增收工程。一是建设一条绿色景观长廊。依托七堰沟地质灾害治理绿化七堰沟防洪河堤,形成一条绿色观光长廊;二是扶持建立两龙头大企业。依托地域和资源优势扶持两大龙头企业,即茶叶精加工企业和规范化无公害养猪厂;三是打造三个千亩示范园。在社区周边规划新建优质高产茶园3000亩,打造1000亩精品示范观光茶园,半山坡新建核桃园1000亩,山沟栽植樱桃园1000亩;四是培育发展四项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扶持发展设施蔬菜300亩,畜禽养殖大户50户,农家乐20户,技能培训转移就业300人。依托七堰社区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陕南民居、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社会影响,精心筹划打造“七堰一日乡村游”品牌。  

5、领导重视,社会参与。自“ 7.18” 洪灾发生后,七堰灾区重建工作牵动了省市领导、社会各界人士的心。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赵正永等多位省市领导多次到社区调研指导工作,现场解决实际困难,为迅速重建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汉滨区委、区政府派出以区委副书记王孝成为组长,抽调计划、民政、扶贫、交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工作组,驻村蹲点抓协调,促进度,保质量,推动各项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尊重群众意愿,依托先进典型,带动群众投身建设是取得成功主要举措。该村老板吴昌平放弃经营多年、年利润几十万元的矿石开采生意,积极回乡投身重建,并多次拿出个人积蓄,为受灾户垫付工程款;七堰村支部书记黄峰,灾后坚持吃住在工地,与受灾户同甘苦,用实际行动和语言帮助他们重建信心,抚平创伤。建筑工程队在开足马力搞建设的同时也狠抓质量管理,确保了每项工程的顺利验收。通过典型引导,凝聚了群众智慧,激发了灾区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了建设进度。  

七堰新型农村社区的迅速崛起,同时向世人证明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七堰人有信心战胜一切自然灾难,七堰社区的明天更美好。  

   

   

相关热词搜索: 纪实 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