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监察局关于当前反腐倡廉形势分析的调研报告

| 浏览次数:

  党的十七大以来,xx市按照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将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围绕经济建设,积极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一)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反腐倡廉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灾后重建等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平时有督促检查、年底有考核奖惩。认真落实“一岗双责”,逐级分解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不断健全。
  (二)宣传教育氛围进一步浓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不断提升。我市依托“大宣教”格局,浓墨重彩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廉政文化宣传强势。坚持将廉洁从政教育纳入市委党校干部培训和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必修课。以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大力开展廉洁从政主题教育、专题教育、正反典型教育,多次重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纪律要求,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近年来,我市开展了观看警示教育片、漫画展、廉政川剧、知识竞赛、征文等多种形式的廉洁从政教育活动,以及厉行节约、制止公款旅游等专项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参与教育活动受教育面均达100%,撰写心得体会上千篇,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接受监督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三)廉政制度进一步完善,惩防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我市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要求,大力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以制度反腐为基础的惩防体系建设,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近两年来,先后出台了多项有xx特色的规范化廉政制度规定和办法。如围绕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制度建设与工作推进同步进行,先后制定出台17项配套制度规范。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前期,以救灾资金物资为监管重点,制定加强款物监管的多项制度规范,用制度管财管物;后期,以灾后重建项目为监管重点,建立市级领导廉政包保责任机制,重大项目旬报、月会、季评、半年小结和年终考核等制度,有力保障了灾后重建的廉洁高效推进。围绕效能监察,制定出台重大项目管理规程、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构建招标评审制度规范。围绕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实施《关于对提拔任用局级领导干部实行廉洁从政党纪政纪法规考试的办法》,有效强化了领导干部廉洁意识。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制定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实行黄牌警告、红牌免职制度,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支持廉政建设意识不断增强。我市面向社会举办了反腐败五年成果展、张贴廉政公益广告上万份,下乡入户发放宣传单,与群众广泛互动,群众参与廉政建设热情高涨,普通群众、投资商、党员干部向纪检监察机关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意见。纪检监察机关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为出发点,开通电话接访、网络接访等多条诉求绿色通道。群众政治权利、民主权利意识更加浓厚,实现了三个转变:由被动监督转变为主动监督,由怕报复不敢监督转变为大胆的理直气壮的监督,由单纯维护自身权益为主转变为有意识地维护集体权益。2009年,我市受理群众信访诉求400多件(次),其中涉及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信访诉求占60%以上,群众对信访办结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五)惩治腐败力度进一步加大,廉政建设的威慑力不断提升。我市建立健全纪委与公检法、审计等单位查办案件协作配合制度,形成整体合力。对违纪违规行为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决不姑息手软,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铁案”。仅2009年立案查处违纪违规案件21件27人,移送司法机关9件9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74.7万元。为8名党员干部澄清了事实,保护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深入剖析案件,查找原因,督促发案单位查漏补缺、建章立制。采取拍摄警示教育片《弄权之祸》、通报批评处理等方式用身边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批的目的,对违纪违规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六)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廉政监督覆盖面不断扩大。针对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国有投资公司、指挥部等新生事物,我市将其一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监督检查范畴。因此,近几年来,我市廉政建设监督检查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充分渗透到党委、政府工作运作的每一个“细胞”。2010年,我市责任制分工涉及4个大项106个小项,惩防体系建设分工涉及6个大项56个小项,牵头单位38个,几乎涵盖了我市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七)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基础不断夯实。自去年以来,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我市完善农村基层民主监督机制,在253个村(社区)设立了村民议事会、监事会,建立健全“四会”制度(村组干部周例会、议事会成员月例会、党员议事代表季例会、村民代表年例会),保障群众享有“四权”(决策权、监督权、参与权和知情权)。尊重民意,抓住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这个关键,规范公开内容、拓宽公开载体、完善公开制度,实行定期公开、点题公开,大力打造基层阳光政务,保障村民民主权利。强化“三资”监管,建立了村组代理会计核算中心,实行银行账户开设、货币资金管理、票据管理、操作流程和预留印鉴管理五统一。
  (八)党风政风建设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市以提高干部执行力为主题,大力开展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健全完善中层干部轮岗制、行政问责制、作风巡查制、测评考核制、作风分析制等制度体系,加大不定期明查暗访的高压工作态势,坚决杜绝“两好”现象和“三不”作风,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今年,已对9名干部实施了问责,对工作不在状态的31名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加强行政效能和软环境建设,对相关单位行政审批事项基础台帐和优化审批流程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拓展电子监察政务审批平台建设,实现与成都市监控网的对接,对全市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流程实行网上监控。


  二、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对廉政建设的重视度尚需增强。一些单位的领导对廉政建设重视度不够,上级有要求才抓一抓,平时工作中很少过问;认识有偏差,认为抓廉政建设分散抓业务工作的精力,廉政建设可有可无;还有的对廉政建设工作敷衍塞责,不求工作创新有实效,把廉政建设工作等同于应付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被动。
  (二)制度执行力度尚需提升。制度执行不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难于持续。缺乏制度执行的刚性,特别是基层自行制定的制度,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摆摆架势,做做样子。执行走样。对制度的执行不严,想方设法打擦边球,回避制度。制度跟风。一些单位,不是按照自身实际制定制度规范和细则,而是直接套用上级的制度规定,搞上下一般粗,联系实际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
  (三)科技反腐的力度尚需加强。我市电子监察系统的开通,是运用科技反腐手段的飞跃。但基层单位由于自身条件所限,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理念不够,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手段引入反腐倡廉工作不够。
  (四)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的力度尚需加大。近年来,违纪违法行为总量呈下降趋势,也出现一些新特点:窝案、串案明显增多,往往是查一个人连带一窝,查出一案可能就会带出一串;违纪违法行为的隐蔽性增强;随着国家支农惠农力度加大,农村干部,特别是村(社区)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和职务影响以权谋私问题比较突出,涉农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成为违纪违法案件的高发领域。要分析研究违纪违法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加大查处力度,有针对性地重点查办案件,提高查办案件的社会效益。
  (五)干部作风尚需改善。干部作风我市年年都在抓,年年都在强调,但一些干部身上还存在以下问题:履职意识差、作风不扎实,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等问题;急功近利,思想浮躁,习惯做表面文章;群众观念淡漠,服务意识不强,遇事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以权谋私;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按部就班;习惯当“好好先生”,对工作要求标准不高,对分管干部管理不严,遮掩矛盾和问题;自律意识差,工作不在状态,对工作纪律置若罔闻。
  (六)监督机制尚需健全。随着改革的深化,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着监督盲点问题,体现在五个难:“一把手”监督难,同级监督难,“八小时外”监督难,纪检监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之后体制外监督难,以及对一些专业性高的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监督难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责任追究,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对分管范围出现违纪违法行为的实施责任倒查制,严格问责。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开展民意测评,测评结果纳入考核范畴。
  (二)完善廉政教育机制,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坚持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建设。今年重点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大治庸治懒力度,以优良党风政风促民风。开展重点岗位领导干部针对性教育,运用警示教育基地优势,加强警示教育
  (三)突出监督重点,构建权力运行的“阳光”机制。坚持办事公开,深入推进政务、党务、信息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发挥组织监督、人大和政协监督,以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把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作为重点,规范权力运行。今年是我市“产业升级发展年”,要建立重点工程权力运行有效监督机制,保障工程建设廉洁高效。
  (四)实施民心工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做到以人为本,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教育、医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纠风工作的重点,开展行风评议,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坚持抓好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土地、建设领域和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坚持畅通诉求,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下访机制,听民声、察民情,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深化惩防体系建设。坚持把廉政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健全完善廉政制度规范,构建按制度管人办事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使违纪违法倾向者“不能为”。建立健全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机制,经常了解和掌握反腐倡廉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在制度落实过程中顶风违纪的行为严肃查处,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六)实施源头治理工程,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纪检监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七)深化基层民主,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围绕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完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加强廉政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正确行使“主人翁”权利。加强农村“三资”监管,重点加强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财政性补贴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建设群众满意的“廉洁乡村”。
  (八)加强素质建设,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战斗力。积极引入金融、财经、信息技术等专业性强的特殊人才,优化纪检监察干部知识结构。加大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力度,优化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坚持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轮岗工作制、竞争上岗工作制,使纪检监察干部在术业有专攻的基础上能够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中独挡一面。
 

 

相关热词搜索: 监察局 反腐倡廉 调研报告 形势分析